新浪科技|虾米老友:口喊“爷青结”,难寻“乌托邦”|观潮
文章图片
图1/4
新浪财经 李诗韵
一个月后 , 运行服务了12年的虾米音乐 , 即将结束属于它的时代 , 一代人的青春记忆随之落幕 。
音乐平台被用户称为“精神世界乌托邦” , 面对虾米音乐的关闭 , 千万的用户感慨万千 。 但不舍之余 , 他们也会自我疑问 , 要去哪里寻找下一个承接音乐记忆的“乌托邦”?QQ音乐、酷狗、酷我还是网易云音乐 , 亦或者是其他应用呢?
文章图片
图2/4
歌单为何“变灰”了?
时间回溯至2007年 , 阿里前员工的王皓创办了虾米网前身“EMUMO” , 取的是EARN MUSIC&MONEY的意思 , 志在扶持原创音乐 , 让清苦的歌者们仍能保持着对音乐宗教式的信仰和追求 。 2008年虾米音乐正式上线 。
随着时间推移 , 虾米音乐凭借优质内容、出众算法和创新服务 , 吸引力一波粘性强的用户 。 当时 , 用户还可以在平台上传喜欢的音频并编辑主题歌单 , 而国内外独立音乐人创作的小众音乐被发掘、被传播、被热爱 。
5年后 , 虾米遇见了阿里 。
阿里收购虾米是其发展路上最关键的节点 , 搭在巨人肩膀的虾米也意味着需要承担更多开疆拓土的责任 。
当时的虾米音乐注册用户数超过2000万 , 每月被收听歌曲量超200万首 , 是最受欢迎的在线音乐软件之一 。 阿里看中虾米高质量、拥有高购买力的潜在用户 , 以及其产品的算法能力 。 而虾米也需要阿里这样雄厚的资金注入 , 帮助自己解决高昂的版权费用 。
在阿里大文娱布局思路中 , 虾米音乐需要承担撬动音乐业务发展的杠杆责任 。 因此 , 2015年3月 , 阿里将旗下的虾米音乐与天天动听合并 , 组建阿里音乐 。 同年7月15日 , 高晓松、宋柯、何炅正式加盟阿里音乐 , 将“天天动听”改版为“阿里星球” , 大刀阔斧进行改革 。
文章图片
图3/4
(阿里音乐“铁三角”高晓松、宋柯、何炅亮相)
阿里星球自此成为了一款承载粉丝社交、直播、音乐播放器以及交易体系等多功能、重运营的产品 。
瞄准粉丝经济蛋糕、建立音乐生态圈、挖掘打造艺人商业化价值……阿里在音乐上的野心初现 。 但“阿里星球”这一款饱受用户诟病的产品 , 距离正式上线才过去7个月 , 便宣布全面停止服务 。
在阿里星球上耗费心思、倾轧资源的阿里音乐 , 回过头来看虾米音乐 , 于音乐服务战场中已失去了一个关键节点 。 2015年7月 , 国家版权局发布《关于责令网络音乐服务商停止未经授权传播音乐作品的通知》 , 要求无版权音乐作品全部下线 。 版权之争 , 才是同行们关注的重点 。
在线音乐服务行业腾讯系、阿里系、海洋系三足鼎立的格局从彼时出现拐点 , 那两年 , 本就是音乐版权公司起家的海洋音乐 , 将酷狗和酷我音乐收入麾下 , 并与后两者成立了海洋音乐集团 , 拥有2000万首作品 。
据媒体报道 , 后起之秀网易云音乐在2014年开始公开招募独立音乐人 , 2016年推出“石头计划”扶持独立音乐人 , 至2020年 , 平台上聚集的原创音乐人总数破20万 , 上传至平台的原创音乐作品总数超150万首 。
据艾瑞咨询《2016年中国在线音乐行业研究报告》 , 2016年 , 酷狗、QQ音乐、酷我音乐在音乐版权的覆盖率共为90% , 而阿里音乐只有20% 。 失去版权 , 歌单列表“变灰” , 意味着用户也会逐渐流失 。
坚守原创有错吗?
在虾米音乐官微、App评论区 , 可以看到用户不断倾诉自己不舍、难过以及遗憾的情绪 。 偏爱“小而美”是虾米成功的标签 , 但小众的音乐往往吸引的群体有限 , 这也是促使虾米走向衰落原因之一 。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表示 , 从初创开始 , 虾米就致力于扶持原创音乐和音乐人 。 可以说 , 国内最早的一批独立音乐人 , 都是靠虾米整个平台 , 才让更多人听到了自己的作品 。 但是十几年来 , 一直缺少创新 , 始终坚守原创的意识 , 变成了一个小众社区 。 “网络音乐只是个小众市场 , 养活不了太多平台 , 很容易出现赢家通吃 。 ”
“爷青结”、“恨我没有更有钱 , 支持我爱的东西”、“充钱可以让你留下吗?”这一句句评论 , 引起不少网友共鸣点赞 。 说到底 , 在线音乐是一项烧钱的产业 , 高昂的版权费劝退了不少玩家 。 对比竞手而言 , 虾米音乐用户付费率并没有明显的优势 。 更重要的是 , 虾米音乐并没有找到“造血”商业模式 , 支持它一直“烧下去” 。
自2016年 , 腾讯与海洋音乐集团合并成立为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即“TME”)
。 可以说 , 在线音乐服务行业之争市场已被腾讯占据大半壁江山 。 而2014年 , 腾讯推出的全民K歌为其带来新的盈利点 , 促使腾讯音乐可以自我造血、继续烧钱 。
根据2018年TME招股书 , 报告期内腾讯音乐总营收为人民币189.9亿元 , 其中社交娱乐服务及其他业务134.5亿元 , 占总营收比例达70.9% 。 其中社交娱乐业务的付费率、客单价均高于音乐付费 。 2020年第二季度 , 腾讯音乐总营收为69.3亿元 , 同比增长17.5% 。 其中 , 在线音乐订阅收入同比增长64.7%至13.1亿元 , 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为9.39亿元 。
文章图片
图4/4
TME崛起 , 让虾米音乐的阵地不断失守 , 用户亦在不停流失 。 这也体现在一则用户报告中 , 据艾媒咨询报告显示 , 2019年12月中国主流手机音乐客户端月活跃数 , 酷狗音乐为2.68亿 , 酷我音乐为1.17亿 , 网易云音乐为8千万 , 而虾米音乐拥有2817万 。
谁将承接虾米用户?
如果说虾米音乐是阿里“练废了”的大号 , 那么网易云音乐可能是它的后手 。 2019年9月 , 网易与阿里共同宣布 , 阿里作为领投方参与了网易云音乐B2轮7亿美元的融资 。 网易当时表示 , 融资后网易仍单独享有对网易云音乐的控制权 。
财经评论员周延聪认为 , 网易云音乐的社交能力是成功关键 , 符合当下用户要求 , 互动和交友功能是很好的体验度 。 另有业内观点认为 , 与QQ音乐和网易云音乐相比 , 虾米音乐平台用户较窄 , 集中在专业人士领域 , 缺乏大众化用户基础 , 可能是被放弃的原因 。
虽然网易云社交功能十分出圈 , 但用户使用音乐平台归根到底还是要听音乐 , 是否拥有版权牵动用户的去向 。
从2018年开始 , 在国家版权局的推动下 , 腾讯音乐与网易云音乐就网络音乐版权合作事宜达成一致 , 相互授权的音乐作品达到各自独家音乐作品数量的99%以上 。 但业内认为 , 这剩下的不足1% , 往往是具有巨大号召力的歌手的作品 , 是差异化竞争的关键 。
从用户数据上可以看出 , 即便承接虾米音乐用户 , 网易云音乐与腾讯系产品间仍有较大差距 。 此外 , 网易2020第二季度财报显示 , 网易云音乐所在的创新业务二季度的收入为37亿元 , 同比增长38.7% , 毛利率由上一季度的15.8%上升至本季度的18.5% 。 营收来看 , 仅为腾讯同期收入的一半 。
虾米音乐上千万月活跃用户 , 或许将带着不舍与难过 , 继续在音乐的海洋中寻求“乌托邦” 。 相信在近期 , QQ音乐、酷狗、酷我、网易云音乐等 , 必将展开抢夺用户之战 。
结语:
尽管再不舍 , 告别的那天终将来临 。
在旧版官网中 , 虾米是这样介绍自己的诞生 , 2006年的第一场雪 , 一群爱音乐的人在杭州的一家小咖啡屋开始了他们的追梦旅程 。 他们有着这样的音乐烦恼 , “听者和歌者 , 为什么巨大的市场需求却无法很好养活一个为我们带来生命升华的创作群体?”
【新浪科技|虾米老友:口喊“爷青结”,难寻“乌托邦”|观潮】也许 , 在14年后的冬天里 , 他们疑惑又多了一项 , 这样的市场为何也无法养活一个音乐服务平台?
推荐阅读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机身重量|黑科技眼控对焦23年后回归,升级! 江一白解读EOS R3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