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苏大|用算法创作影视就能成功吗?

【用算法创作影视就能成功吗?】洞见计划智能算法规则下诞生的影视作品往往有着“吸金体质” 。 算法显示 , 影视作品要想上热搜 , 引发舆论讨论 , 设置具有话题度的“热搜工具人”角色是比较稳妥的方法 。 于是 , 家庭剧里总要有个重男轻女、一味索取的长辈 , 或好吃懒做、依赖他人的兄弟姐妹;情感剧里一般都会出现看似楚楚可怜却工于心计的第三者 , 或者自私懦弱、处处留情的渣男;还有霸道总裁、玛丽苏大女主等 , 作品虽然题材各异 , 却都在算法的指导下 , 为脸谱化的人物设置程式化的剧情 , 打造一系列吸引眼球的话题标签 , 收割极为短暂的市场热度之后只留下一地鸡毛 。 在算法规则里兜兜转转的“热搜定制爽剧”千人一面 , 套路雷同 。 难怪很多观众会吐槽 , 虽然市场上的热播影视剧一直在变 , 眼前一亮的惊喜和实质性的获得感却越来越少 。 长此以往 , 势必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 。 在利益的驱动下 , 越来越多的影视创作者会仿之效之 , 一味地通过智能算法来编织影视作品的骨架和肌理 , 无条件地迎合和满足大众的喜好 , 不仅将会使影视创作走入机械重复甚至倒退的“死循环” , 而且将带着观众在“娱乐至上”的歧途中走入钳制自主思想的泥淖 。 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存在的智能算法 , 本身是没有任何价值取向的 。 让其产生“异化”的是那些妄想用算法走创作捷径、迅速在市场中捞一笔热钱的浮躁心态 。 这必须引起业界的警惕 。 对于创作者而言 , 应当辩证地看待应用智能算法 , 在充分发挥创作主动性的基础上 , 真正让智能算法为影视创作锦上添花 。
【玛丽苏大|用算法创作影视就能成功吗?】
玛丽苏大|用算法创作影视就能成功吗?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