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圈|“建圈强链”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
【生态圈|“建圈强链”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面对墙上密密麻麻的企业标识 , 成都锐成芯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向建军向采访人员介绍 , “这400多家集成电路设计企业都是我们的客户” 。
锐成芯微公司是集成电路知识产权即IP核产品设计、授权及制造服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 IP核是啥?“对于芯片技术来说 , IP核就像孩子们玩的积木 , 积木可以拼成房子、汽车等 , IP可以根据物联网、智能家居、汽车电子、可穿戴等领域的不同需要组成各种芯片 。 ”与锐成芯微合作的企业有多家落户成都 , 围绕这家工信部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形成集成电路产业生态圈 。
成都高度重视产业生态圈建设 。 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朱健表示 , 成都市部署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 , 进一步增强产业生态集聚力、产业链建构力、高端要素运筹力 , 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 为城市发展提供持续动能 。
近年来 , 成都着力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 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项目 , 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新型材料、绿色食品五大支柱产业加速成型 , 形成了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 围绕这五大支柱产业 , 锁定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等14条先进制造业产业链实施精准招商 。
通过抓龙头、育重点 , 成都产业集聚度不断提升 , 产业链上下游聚集力不断增强 。 截至目前 , 已培育千亿企业3家、百亿企业14家 。 以龙头企业为牵引 , 成都市推动产业链配套企业聚集 , 逐渐形成产业集群 。 依托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都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 , 28家航空大部件和零部件配套企业在成都聚集;围绕中车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等企业 , 成都引进培育了440家轨道交通上下游企业 , 轨道交通产业本地配套率从2017年不足10%提升至目前超40%;2020年 , 成都电子信息产业成为首个万亿级产业集群;生物医药、轨道交通装备纳入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 , 软件和信息服务、成德高端能源装备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决赛优胜者名单 。
成都市通过集聚集群发展 , 促进产业在同一区域形成生态链的探索取得成功 。 成都高新区(西区)作为成都电子信息产业核心区和引领区 , 现已形成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 。 2020年 , 成都高新区(西区)电子信息规上工业产值超3778亿元 , 占全市电子信息制造业的85%以上 , 为成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破万亿元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 2021年前11个月 , 实现产值4259.01亿元 , 同比增长25.3% 。
成都通过培育生态圈构建完整产业链的另一个成功案例是在龙泉驿区集中发展汽车产业 。 在这里 , 年汽车产量已超过100万辆 , 年产值突破2000亿元 , 汽车产量占四川省90%的份额 。 一期投资100亿元的中航锂电项目、新签约引进总投资200亿元的亿纬锂能动力储能电池项目和总投资100亿元的雷丁新能源汽车总部及生产基地等重大产业化项目 , 正带动上下游企业加快聚集 。 目前 , 华为5G车联网创新中心、腾讯智慧交通创新中心、驭势科技自动驾驶应用创新中心等行业领先研发企业已相继签约落地 。 (经济日报采访人员 钟华林)
推荐阅读
- 市场资讯|“真·网红”马斯克:一个特斯拉哨子30万,大红内裤遭秒光
- Samsung|三星电子延迟发布最新智能手机AP“Exynos 2200”
- 安全|温州一超市遭“比特币勒索病毒”攻击,储值系统瘫痪
- 视点·观察|新华社:数字虚拟人频频出圈,能在多大程度上替代真人?
- 大餐|把温暖“爱心餐”送到防疫一线 美团助力天津抗疫
- 创事记|圈层社交的高光与隐忧:小天才电话手表会跑偏吗?
- 一财网|28页文件“上书”英国监管机构 英伟达收购Arm进入最后博弈
- 产业|“抢早”打下第一桩!上海三大先导产业强势开局
- 识别|外卖界又一黑科技 饿了么计划2022年覆盖100000顶智能头盔
- 张江|人工智能岛:洞见未来,高能“岛核”带动周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