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资讯|北京寒夜里,到底谁在抢夺充电桩?( 四 )
从做货车司机的第一天开始 , 程野的时间就变得细碎和零散 , “一天里有好长时间都在车上 , 回家就六七个小时” 。 有同行在夏天把房子退了 , 直接睡在车里 。 程野的车上也放着一床被子和一只靠垫 , 工作人员装货的时候 , 他把车停好 , 躺在座位上短暂地睡一觉 。
把燃油车换成电动车后 , 时间再次被挤压 。 因为要充电 , 程野凌晨三点才能到家 , 早上八九点再起来 。 站在顺义杨镇的充电桩前 , 程野说:“如果是燃油车的话 , 谁会半夜来这?应该是直接就回家了 , 那就多一个半小时的睡眠时间 。 ”
真正的里程焦虑
政策、行业、时代的变化 , 并不会均匀地落在每个人的身上 , 那些在深夜充电的人 , 有时对变化感受得更多 。 对他们而言 , 用电车之后 , 他们才最真切地体会到了什么是里程焦虑——尤其是在冬天 。
滴滴司机周木发现 , 天一冷 , 车充电的速度就变慢了 , 夏天一个半小时可以充满 , 冬天要两个小时 。 车的仪表盘上总是显示满电可以跑300公里 , 但实际上只能跑200公里 。 把车停在外面一晚上 , 又没了十几公里 。 车只剩下40公里的时候 , 周木就不敢再跑了 , “就得琢磨着要不然回家 , 要不然回公司充电” 。
有一次周木从昌平出发去首都机场接人 , 到T3机场时还剩下20公里 , 他吓坏了 , 赶紧搜索最近的充电站 , 直到开出去7公里远看到充电桩 , 才稍微松了口气 。
王皓曾有同事因车没电而停在路上 , “最后是拿拖绳拽了回来” 。 他的送货范围涵盖顺义、朝阳和丰台 , 跨过了半个北京市 。 时间久了 , 王皓会在电量还剩30%时就寻找充电桩 。
为了省电 , 大家想出来一套方法 , 最基础的是关掉空调 , 或者开一会儿 , 让车厢暖起来 , 再关掉 , 用余温支撑几个小时 。 然后是开省电模式 , 让车速降到每小时70公里左右 。 王皓非常得意 , 他说自己曾经用50%的剩余电量跑了100公里的路 , 只是车速十分缓慢 , 窗外的车飞驰而过 , 都嫌他慢 , “按喇叭嘀我” , 还有一些车猛然超过去 , 吓王皓一跳 , “太危险了 , 容易追尾” 。
还有更高阶 , 但也更危险的办法——路程远的时候不开大灯 , 离红绿灯还有几百米的时候就放下油门 , 让车自己滑行 , “还能蓄点儿电” 。 每个司机都跟同事或同行有微信群 , 互相交流 “车还有没有电”“哪里的充电桩是好的” , 他们获得的信息App或小程序上显示得更准确 。
一个电动车的司机要精心计算车的电量、耗电的速度 , 只有精准把握这一切 , 才可以有一点得来不易的安全感 。
但在跑多少里程这件事上 , 很多人是矛盾的 。 为了省电 , 他们得少跑 , 为了赚钱 , 这辆车不能停下来 。
推荐阅读
- 市场资讯|“真·网红”马斯克:一个特斯拉哨子30万,大红内裤遭秒光
- 年味|冬奥会闭环的年味
- 市场|刘作虎:一加达成了一个小目标
- 市场|圈层社交的高光与隐忧:小天才电话手表真能挑战腾讯?
- 市场|圈层社交的高光与隐忧:小天才电话手表会跑偏吗?
- 市场资讯|遍知教育升级D2C平台战略,发布爱奇艺遍知App
- 市场资讯|Wood Mackenzie:疫情阻止了可再生能源成本的长期下降趋势
- 市场资讯|产业链消息称台积电预计今年营收将增长30% 但利润增长面临挑战
- 新京报|5G能护航,AI会翻译,揭秘北京冬奥赛场背后的黑科技
- 市场资讯|电动车造出来就能卖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