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中网|瑞幸内讧再起:CEO遭“逼宫” 陆正耀不想放手?

作者:柴佳音
1日之内 , 瑞幸的“内斗大戏”接连上演 。
2021年1月6日 , 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中爆料称瑞幸七位副总裁、所有分公司总经理和核心业务总监签署联名信 , 指控郭瑾一涉嫌贪污腐败、滥用权力铲除异己、能力低下等问题 , 集体要求罢免现任董事长郭瑾一 。
随后 , 郭谨一发布全员信称 , 举报信是在2021年1月3日陆正耀、钱治亚等组织并主持起草 , 部分当事员工不明真相 , 被裹挟签字 。
2021年1月6日晚间 , 对于郭谨一全员内部信 , 瑞幸副总裁周斌、李军发文反击称 , 几乎所有的中高层业务骨干都在请求罢免郭谨一的请求信上签字 。 但是董事会和大股东没有给任何正面回复 , 也未采取任何行动 。
时隔1年 , 瑞幸的内部动荡本已随着相关惩罚政策的落实而逐渐平息 。 但是 , 此次的内斗风波 , 无疑将这家风雨飘摇的企业再次推到风口浪尖 。
夺权之争打响?
2021年1月6日 , 社交平台上爆出的联名信指出 , “由于现任董事长和CEO郭谨一的无德无能 , 公司已经到了存亡的边缘” 。
对于此次的最终诉求 , 联名信中表示 , “为维护广大员工、消费者和投资人的利益 , 郑重请求董事会和大股东立即罢免郭谨一的董事长兼CEO职务 , 并尽快任命新的公司管理层 。 ”
在联名信的末尾 , 共有24人的签名和手印 , 包括7名副总裁和多位总监以及各分公司总经理 。
随后 , 郭谨一迅速发布全员信 。

投中网|瑞幸内讧再起:CEO遭“逼宫” 陆正耀不想放手?
文章图片
图1/2
【投中网|瑞幸内讧再起:CEO遭“逼宫” 陆正耀不想放手?】
郭谨一在全员信中表示 , 已第一时间提请董事会成立调查组 , 将全力配合调查 。
“本人自任职以来 , 所作所为问心无愧 , 也提请董事会对此次举报的组织者和过程动机进行调查 。 ”他还透露称 , “公司现在经营稳定 , 收入向好 , 是一些造假出局人绝对不想看到的 。 ”
郭谨一称 , 恶意挖角 , 不断造谣 , 企图破坏公司、祸乱团队 , 请全体瑞幸人有正确的认识 , 公司将持续不断的强化产品品质 , 坚守品质标准 , 并向外界公布我们的供应商名单 , 让广大消费者放心 。
此外 , 公司治理和改革必须坚决推进 , 和旧势力彻底切割 。 “公司现在经营稳定 , 收入向好 , 是些造假出局人绝不想看到的 。 ”
很快 , 矛盾再度发酵 。
2021年1月6日晚 , 周斌、李军陆续发布声明反击称 , 郭谨一不但没有反省 , 反而在全体员工面前极力狡辩 , 混淆视听 。
周斌表示 , “诋毁我们不明真相 , 污蔑我们是要玷污瑞幸毁掉公司 , 还居然要求董事会反过来调查我们!更可笑的是还甩锅给陆总和钱总?!”

投中网|瑞幸内讧再起:CEO遭“逼宫” 陆正耀不想放手?
文章图片
图2/2

公开资料显示 , 在瑞幸财务造假曝光后 , 2020年5月 , 时任瑞幸董事、高级副总裁的郭谨一被任命为代理CEO , 两个月后的2020年7月 , 其被正式任命为瑞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至今 。
此前 , 郭谨一于2016年至2017年担任神州优车公司董事长助理;自2017年10月起在瑞幸担任负责产品和供应链的高级副总裁 , 2018年6月起担任瑞幸董事 。
11月有超六成门店实现盈利 , 瑞幸战斗力不减?
2020年12月 , 瑞幸联合清算人向开曼群岛大法院提交了首份报告(下称报告) , 其中透露出瑞幸未经审计的最新财务信息 。
从数据上看 , 瑞幸2020年前三季度维持增长 , 但增速放缓 。 截至2020年11月30日 , 瑞幸门店数减少至3898家 , 前三季单季收入分别为5.65亿、9.8亿和11.45亿元 。
不仅如此 , 报告显示 , 在瑞幸目前的3898家自营商店中 , 超过60%的商店已在2020年11月实现盈利 。
在审查商业计划之后 , 瑞幸联合清算人对公司修订后的扩张计划是可实现且合理的感到满意 , 因此他们预计商店层面的盈利能力将继续提高 。
彼时 , “瑞幸已逐渐走向正轨”的声音不绝于耳 。
就公司整体发展趋势而言 , 报告称 , 从2020年4月到2020年11月 , 瑞幸公司的净收入和每家自营商店的收入持续增长 , “主要是由于我们的交易客户数量增加、每个客户的购买频率提高 , 以及提高现制产品的有效销售价格 , 并加大力度丰富产品组合” 。
疫情之下 , 2020年5月 , 瑞幸曾表示计划关闭北京近五分之一的门店 , 以纠正早期选址重叠错误 , 并对现有亏损门店进行止损 。
不过 , “开店”依旧是瑞幸2020年不容忽视的主命题 。
报告显示 , 在2020年前三个季度 , 瑞幸新开张的门店数字分别为69家、134家和133家 。 瑞幸希望到2023年 , 直营门店数能够扩张至4800到6900家 。
值得注意的是 , 过去一年 , 在瑞幸公司保持运营的同时 , 由于其造假而引发的一系列惩罚措施也在逐一落实 。
2020年10月12日 , 市场监管总局宣布 , 对瑞幸(中国)有限公司和瑞幸(北京)作出行政处罚 , 罚款人民币200万元整 。
2020年12月16日 ,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表示 , 针对造假指控 , 瑞幸同意支付1.8亿美元(约合11.75亿元人民币)达成和解 。
SEC称 , 从2019年4月至2020年1月 , 瑞幸通过关联方虚假交易伪造了超过3亿美元的销售额 。 瑞幸在和解中既没有承认也未否认美国监管机构的指控 。
彼时 , 瑞幸官方微博对此发布声明称 , 公司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已就部分前员工涉嫌财务造假事件达成和解 , 目前公司和门店运营稳定、经营正常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