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博物馆要当好学校的第二课堂

博物馆要当好学校的第二课堂
“我那个小孙子才几岁 , 却有1000多个恐龙模型 , 有些我都叫不出名字 , 模型中还有很多科普元素 。 ”1月5日 , 贾跃明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一些我们认为很高深的科学 , 就像这些恐龙模型一样 , 其实可以变成很形象很生动很具体的东西 , 这样有助于学生从小就开始接触、了解科学 。 ”他表示 , 科普的最高境界就是注重对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问题和科学追求的探索 , 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性 。
作为中国地质博物馆前任馆长 , 贾跃明认为 , 要把博物馆作为学校的延伸或者第二课堂 , 着重于科技知识的传播与传授 。
“隐藏”的教育资源
2017年 , 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 把博物馆列入了综合实践活动;2020年10月 , 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 , 提出要着力推动博物馆教育资源开发应用 , 拓展博物馆教育方式途径和建立馆校合作长效机制 。
博物馆是学校的重要资源之一 , 但在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中 , 却容易被忽视 。 相较于传统课堂教学 , 利用博物馆进行教学活动 , 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兴趣特长 , 潜移默化地进行知识积累和兴趣培养 。 此外 , 学生能够在更加开阔的环境中 , 通过更加形象、鲜明的教学资源 , 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索知识经验 。 这种方式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 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让知识记忆更加深刻 。 因此 , 博物馆的巨大教学价值以及独特的教育方式是不可替代的 , 需要建立一套与之相匹配的教育模式 , 把这个被“隐藏”的教育资源重新利用起来 , 完善当代教育体系 。
深圳古生物博物馆馆长傅晓平告诉采访人员 , 该馆与深圳南山区学校开设博物馆课程 , 打通课内—课外、学校—社会、中小学—高校的学习壁垒 , 以学生立场、生活视野、故事表达为理念 , 线上与线下融合 , 虚拟与现实交错 , 让学习在自主实践中真实发生 ,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围绕博物馆的古生物资源 , 他们还开发出有着博物馆特色的历史、艺术、地理、生物、科学、外语等课程 , 并利用微信小程序等开展体验式、项目式学习 , 形成“博物馆+”的新课程形态 。
“最近我们学院新引进了一位年轻老师 , 他说他在小学的时候就听过我的讲座 , 这让我十分感动 , 我才发现原来我们做的东西是有意义的 。 ”谈及自然博物馆的教育 , 中山大学生物博物馆馆长庞虹想到了这个鲜活例子 。
不能忽视大学生群体
【恐龙|博物馆要当好学校的第二课堂】庞虹认为 , 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教育教学 , 不仅要面向中小学生 , 大学生群体也不能忽视 。 “我现在把它作为第二课堂来打造 。 学校有第一教学楼 , 第二教学楼 , 第三教学楼 , 校长说这里就是第四教学楼 。 也就是说 , 一些相关的基础课程以后要放到博物馆来上 。 ”庞虹说 。
浙江自然博物院副院长金幸生对2017年以来的“恐龙大复活”“来自星星的你”“流光溢彩”3个特展进行分析发现 , 并不是投入多、内容多就能吸引学生 , 恐龙等古生物主题更受喜爱 。
他总结认为 , 自然博物馆要吸引人 , 不仅要展品有特色 , 标本数量多 , 还要有故事 , 展览也要接地气 , 能够与学生互动、接触 , 通过文创等方式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并爱上自然科学 。
傅晓平建议 , 国家应该在博物馆体系建设和博物馆功能宣传上 , 将青少年的教育放在首要位置 , 针对青少年的教育方式应更平实、更丰富、更灵活 , 使博物馆真正成为传统教育的理想场所和第二课堂 。
同时 , 博物馆必须适应变革 , 实现社会教育和传统文化的传播教育使命 。 加强博物馆在教育育人、塑造人 , 以及传播历史文化知识的作用和地位 , 为民族的复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 发挥巨大的正能量 。
本报采访人员 张 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