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智慧医院如何“智慧”?“AI+医疗”助力解决分级诊疗难题( 二 )
2021年9月1日长宁卫生信息共享平台上线——“AI自动审方+人工审方”相结合 。 至今 , 系统审核处方30余万条 , 其中人为人工审核通过9000多条 , 拦截2100多条 , 处方合格率从过去85%提高到95% , 药师干预成功率达到90% 。
文章图片
在揭牌仪式现场马骏谈到 , “目前我们已经是长宁区影像诊断中心、病理诊断中心、心电诊断中心 , 接下来我们还想把超声诊断中心也落户在这个平台上 。 以影像中心为诊断中心为例 , 我们通过与社区的packs系统相联通进行图像传输和远程阅片 , 每天为他们进行质控或报告的评估 。 我们基本上能做到一小时以内发送报告 , 每年可以审核基层医院影像报告4万余份 。 ”
除此之外 , 在慢病管理方面 , 通过“家庭医生+穿戴式设备” , 对患者的远程随访监控变得简单 。 “比如省防中心通过用药的分析 , 突然发现某一个街道社区的房产病人特别多 , 他就告诉我们的心内科医生 。 那么我们就会去和社区的家庭医生结合 , 对其中的房颤病人进行规范化系统管理 , 这样的管理就更高效及有针对性 。 随着数据呈几何倍数增长 , 一个系统的数据分析就极为必要 , 人工智能就会起到很大帮助 , 而不是简单只有质控的支持 。 ”马骏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 。
文章图片
覆盖全长宁区的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管理系统也是一个非常直接的例子 , 马骏介绍道 , 在这个平台上 , 患者可以通过穿戴设备或人工进行手指测血把这个数据上传 , 患者本人、家庭社区医生和同仁医院区医疗中心的专科医生都能完成数据共享 , 从而规范、精准、长效地管理病人 , 实现有效控糖降糖及减少并发症的目标 。
文章图片
过去完成这样的工作可能遇到家庭社区医生的不配合 , 马骏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提到了这项工作过去的困难 , 也讲到了现在的变化 , “现在有一个共享的数据平台 , 双方都有了‘抓手’ , 整个过程‘看得见摸得着’ 。 我们在数据分析报告上可以传递给家庭医生慢病病人管理的重点 , 这能够帮助家庭医生减负 , 他们也会欢迎 。 当信息共享、资源共享之后会发现 , 大家是共赢的 。 另外从政府层面 , 一次投入能够解决区域内整体的问题 , 效率也更高 。 ”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
- 办证|成都温江公安预约服务小程序上线 让智慧政务服务触手可及
- 保障|【Touch Beijing 双语新闻】冬奥会通信保障“智慧大脑”正式开启 、非遗精品扮靓冬奥签约酒店场馆....
- 媒体滚动|告别“僵尸状态”,互联网医院要走亲民路
- 影像|智慧医疗需要这样的一片“云”
- 建设|面对机遇期,互联网医院切莫“僵尸”
- 实时|智慧集市 大数据防控疫情
- 验收|正元智慧图智校园服务平台落地
- 保障|保障冬奥会通信“智慧大脑”顺畅运行,青年成中坚力量
- 硬件|松鼠Ai推出多款硬件产品,转型智慧教育、智能硬件、职教及海外业务
- 数据|平潭智慧体育公园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