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为什么有维生素E和K,但没有维生素FGHIJ?

来源:果壳
对于维生素ABCDE我们都很熟悉 , 然而要再往下接 , 维生素家族的下一个成员就直接到维生素K了 。 中间的维生素FGHIJ都去了哪里?
让我们从“维生素”这个名字说起 。
喂鸡发现了维生素
1886年 , 脚气病(不是脚臭)在荷兰士兵和海员中泛滥 , 因此 , 科学家克里斯蒂安·艾克曼(Christiaan Eijkman)选择用鸡做实验 , 以寻找可能的致病菌 。
接下来就是科学史上著名的歪打正着 。
艾克曼发现 , 鸡饲料一度从糙米变成了精米 , 而小鸡的脚气病症状正是在吃精米时出现 , 喂糙米时消失 。

新浪科技综合|为什么有维生素E和K,但没有维生素FGHIJ?
文章图片
图1/4
糙米 , 那时候应该便宜适合喂鸡;现在贵了适合喂人丨wikimedia commons/Dan McKay 
最终 , 艾克曼确定在糙米里存在可以治疗脚气病的物质 。 1912年 , 卡西米尔·丰克(Casimir Funk)成功分离出了这种物质 , 并把它命名为“维生素” 。
维生素最早写作“Vitamine” , 即拉丁语中的生命“vita”+胺“amine” , 大概意思就是生命所需的胺类(但后来发现维生素里不只有胺 , 就把e去掉 , 改叫Vitamin) 。
你看 , “维生素”这个概念刚出现时 , 定义就非常宽泛:生命所需的胺 , 那得有多少物质符合条件啊 。
曾经计划的维生素A~Z
在此后的数十年里 , 有很多人都声称发现了新的维生素 , 这里面有不少是不同团队各自独立发现的相同物质 , 或者实际上是混合物 , 总之都给套上了一个时髦的“维生素”名头 。
这也不能怪他们 。
最早 , 维生素指的是生命所需的胺类;现在 , 我们认为维生素指的是三大营养素之外(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体内微量但对正常生理功能非常重要的物质 , 人体自己的合成量往往不能满足需要 , 可是一旦缺乏就会引发特定的疾病 。 维生素一直都不是“乙醇”或者“2-甲基-1 , 4-萘醌”这样严谨的化学名 , 而是一个广阔的营养学概念 , 在化学结构、理化性质上都没有什么相似点 。

新浪科技综合|为什么有维生素E和K,但没有维生素FGHIJ?
文章图片
图2/4
在图库中搜“vitamin” , 出来的甚至都是食物 , 而不是什么化学式丨pixabay网页截图
因此 , 曾经有过许许多多被叫做“维生素xx”的东西 , 就如同你我曾经叫过“葬爱xx” , 后来又换了别的体面网名一样 。
不过 , 在发现维生素的历程中 , 人们也有过一套起名计划 。
1915年 , 人们发现 , 丰克所命名的“维生素”实质上包含了脂溶性和水溶性的两种物质 。 这两种物质分别被命名为维生素A和维生素B 。 当时人们决定 , 以后如果发现了新的维生素 , 就按着字母表A到Z这么排下去 。
从维生素F开始的混乱
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都按着这个规律乖乖出现了 , 然而到F时出了问题 。
20世纪20年代 , 人们发现维生素B不是一种物质 , 而是一群物质 。 科学家很快找出了其中2种 , 并把它们叫做“维生素F”和“维生素G” 。 不过 , 由于这2种物质都是从维生素B里分离出来的 , 所以很多人也叫它们“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 。
1927年 , 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下属的食品附加因子委员会直接肯定了“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的叫法 , 而“维生素F”和“维生素G”的称呼就没人用了 。
不久后 , “维生素F”又被捡起来 , 作为人体必需脂肪酸的名字 。 随着研究的扩展和深入 , 人们又意识到必需脂肪酸实际上是脂肪的组成成分 , 而脂肪不算是维生素 , 因此必需脂肪酸被剔除出了维生素的行列 , “维生素F”这一名称再次被废弃 , 直到现在也没有正式场合再用 。
最乱不过维生素B家族
如果说维生素F是被始乱终弃 , 那至今尚存的维生素B一家则是维生素界的AKB48 , 成员来来往往如流水 。
在发现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后 , 维生素B家族不断添丁 。 B3、B4、B5、B6……B17陆续问世 , 其中B12又收了B12a、B12b、B12c这3个小弟;还有人因为发现其中一种因子是鸡需要的 , 就把它命名为维生素Bc(“c”就是英文单词“鸡”的首字母) 。
不过 , 现在你知道的维生素B , 大概只有B2、B6和B12 , 其余雨后春笋一样长起来的B族维生素们又纷纷消失了 。 论其缘由 , 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它们实际上是其它维生素的混合物 , 同时也存在不同研究者重复命名的问题 。
维生素B10和B11可能是同一类由叶酸和B12组成的混合物;
维生素B7和维生素I也指向同一种混合物;
维生素Bc被发现和维生素M其实都是叶酸 , 所以这两个名字后来都被废弃;
另外 , 有的维生素顺应了潮流 , 被命名为大家更习惯的名字了 , 比如“泛酸”实际上是维生素B5 , “叶酸”实际上是维生素B9;
有的维生素则与商业存在关系 。 例如“维生素U”是一种可能有抗溃疡作用物质 , “U”来自“溃疡(ulcer)”一词的英文首字母 。 但并无证据证明它是人体必需的 , 所以也不是正儿八经的维生素 。 目前有些含这种物质的药物还在使用“维生素U”“维U”这样的名字 , 可能是因为“维生素”三个字听上去就阳光亲切——一个猜想 , 不一定对 。

新浪科技综合|为什么有维生素E和K,但没有维生素FGHIJ?
文章图片
图3/4
肯定有很多人第一次(也许是唯一一次)听说维生素U是来自三毛的《悬壶济世》丨《撒哈拉的故事》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编辑拍摄
另外 , 在搜索“维生素U”相关信息的时候发现一张图 , 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

新浪科技综合|为什么有维生素E和K,但没有维生素FGHIJ?
文章图片
图4/4
挺好挺好丨amazon/Wicked Hearts Treats
好了 , 总结一下:维生素FGHIJ以及后面的维生素大部分因为重名、实质上为混合物、不符合维生素定义而被开除了“维生素籍”;少部分拥有了更潮的名字 , 比如泛酸、叶酸、生物素 。
整顿维生素
【新浪科技综合|为什么有维生素E和K,但没有维生素FGHIJ?】由于维生素的命名历史是如此的混乱 , 看不过眼的国际营养科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Union of Nutritional Sciences ,IUNS)终于接管此事 , 并于1978年确定了现在的维生素命名原则 。 原则太长 , 比如规定“烟酸”是吡啶-3-羧酸化合物及其具有烟酰胺样生物活性的衍生物的总称……总之 , 维生素家族的混战就此终于告一段落 。
最后 , 给可能已经昏头转向的你一份维生素家族现役成员简表:
维生素A
维生素B1(硫胺)
维生素B2(核黄素)
维生素B6(吡哆醇)
维生素B9(叶酸)
维生素B12
维生素C
维生素D、D2、D3
维生素E
维生素K、K1、K2
烟酸
泛酸
生物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