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图1/1
从港股到科创板 , 通过资本市场 , 联想试图给自己披上一层科创外衣 , 将自己从过往的泥沼中“整活” 。
文丨benbei
科创是个筐 , 谁都想往里钻 。
1月12日晚 , 联想集团发布公告称 , 拟发行以新发普通股为基础证券的中国存托凭证(CDR) , 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申请CDR上市及买卖 。
从港股到科创板 , 通过资本市场 , 联想试图给自己披上一层科创外衣 , 将自己从过往的泥沼中“整活” 。
“全球最差科技股”
2018年“中兴事件”后 , 市场对中国科技行业担忧加剧 , 引发了全球投资者对硬件制造企业股票的抛售潮 。 叠加国内的种种舆论风波 , 联想股价遭遇重挫 。
2018年4月24日彭博社报道称 , 联想集团系其统计的171支全球科技股中表现最差的一支 , 股价跌幅超过世界上任何一家科技公司 。 6月4日 , 联想集团被从恒生指数50只成份股中剔除 。
2020年2月 , 联想再遭国际知名沽空机构Bucephalus Research做空 , 3月份其股价一度跌至3.259港元的低位 。
东方财富数据显示 , 2020年大部分时间 , 联想的股价都在3-5港元区间徘徊 , 市值在千亿港元左右 。 相比之下 , 另一家PC厂商惠普的总市值约为2500亿港元 。
股价不振、市值低迷、“全球最差科技股” , 为什么联想这么惨?
评估一只IPO标的或上市公司 , 首先要评估的是其所处的赛道及前景 。
如果是身处存量市场 , 意味着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你死我活 , 其中任何一家企业市场份额的扩大都意味着竞争对手的损失 。 在这样的赛道上 , 低价竞争是主旋律 , 企业利润难以增长 , 即使是市场第一 , 也难以获得高估值 。
而在增量市场中 , 企业共同做大蛋糕 , 合作多于竞争 , 利润共同增长 , 相应地也容易获得高估值 。 对于存量市场的企业而言 , 20倍的PE已经算高 , 但在增量市场中 , 200倍PE也算不上很高 。
因为身处存量市场 , 联想无法享受高市值 。
2005年 , 联想收购IBM PC事业部 , 成功进入国际市场 , 2013年联想PC销量反超惠普成为全球最大的PC生产商 。 但经过长期普及 , 以及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冲击 , 全球PC市场在2011年创下3.64亿台的最高出货量后 , 连续7年负增长 , 进入存量时代 。
在进行完赛道前景的研判之后 , 接下来的一步是对公司“护城河”的判断 。
技术型的公司“护城河”深 , 估值也相应高 , 而核心竞争力在产品、贸易端的公司 , 则难以获得高市值 。 正如资本市场给予英伟达、高通等技术型公司的市值 , 远远高于惠普、戴尔等贸易型公司 。
联想也是一家典型的贸易型公司 。 上世纪90年 , 联想提出“贸工技”路线 , 即先通过贸易把国外先进的产品引入国内 , 再用获取的利润研发核心技术 。 但这条路联想只走了一半 , 在贸易成功后 , 联想并未切入核心技术环节 。
赛道市场饱和 , 业务没有技术含量 , 联想一直被市场视为硬件组装公司 , 也就难以在资本市场上获得高估值 。
试图切换估值逻辑
好在科创板来了 。
2019年11月 , 金山办公在科创板上市 , 盘间涨幅最高达215% , 开盘当日市值为582亿元 。 而其母公司 , 在港股上市的金山软件股价却一度下跌超8% , 最终市值仅剩215亿元 , 为金山办公的1/3 。
从港股到科创板 , 市值倒挂背后 , 正是估值逻辑从存量到增量的切换 。
在分拆前 , 金山软件的业务为三部分:游戏业务(西山居)、云业务(金山云)及办公软件(金山办公) 。 其中 , 游戏业务由于中国游戏行业竞争激烈 , 腾讯、网易占据了龙头地位 , 金山软件很难突围 , 资本市场对其不看好 。
而金山办公却抓住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的时代机遇 , 成功转型为一家互联网云办公服务提供商 。 公司主要产品WPS Office月活跃设备数目前达到4.5亿 , 在Android、IOS等平台上的用户量都稳居第一 。
近年来 , 企业数字化浪潮下线上办公需求激增 , 疫情更是让线上办公成为2020年少有的逆势增长的行业 , 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
从存量市场到增量市场 , 加之科创板的估值溢价 , 金山办公脱离母体 , 反而实现了市值的蜕变 。
2020年7月 , 港股上市公司中芯国际也回归科创板 , 实现“A+H”两地上市 。 在港股 , 中芯国际的市值在千亿港元左右 , 而科创板挂牌首日 , 其A股市值就突破6000亿元人民币 。
中芯国际的市值暴涨 , 还隐含着一层政策因素 。
一直以来 , 正如联想被诟病的一样 , 中国缺少核心技术 。 科创板的设立 , 正是从资本的角度鼓励、支持我国在关键领域实现核心技术的重点突破 , 解决“卡脖子”问题 。 包括中芯国际 , 凡符合国家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基建发展浪潮的企业 , 都在科创板获得了高估值 。
联想拟在科创板上市 , 也是想披上一层符合政策鼓励标准的科创外衣 , 以摆脱电脑组装厂的标签 , 从过往的低市值泥沼中挣扎出来 。
数据中心的蛋糕不好切
这件外衣就是数据中心 。
2014年联想收购IBM System x业务 , 借助这一产品线成为全球服务器的核心供应商 。 2016年6月 , 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联想科技创新大会”上 , 联想宣布成立数据中心业务集团(DCG) , 取代之前的联想企业级业务集团(EBG) , 并希望DGG能成为公司增长的新引擎 。
经过几年的发展 , 数据中心业务已成为联想集团成长最快的业务 。 联想最新财报显示 , 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20/21财年第二财季 , 联想集团数据中心业务营业额同比增长11% 。
其中“云服务IT基础设施”业务实现强劲增长 , 营业额同比增长超过34% 。 软件定义基础设施业务同比增长22% , 存储业务同比增长15% , 软件相关同比增长47% , 服务业务同比增长11% 。
数据中心作为新基建的一种底层基础设施 , 确实迎合了智能化、数字化升级的科创趋势 。
并且 , 随着企业上云进程加快 , 数据量指数级增长 , 数据中心的底座作用愈发明显 , 未来市场空间巨大 。 据IDC数据显示 , 未来新基建有望带来9289亿元的市场机遇 , 其中数据中心市场机会约为955亿元 。
另外 , 一直以来低毛利是联想PC业务被诟病的重点 , 联想也想借助数据中心摆脱低利润之困 。
在2018年的联想创新科技大会上 , 联想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就表示:“联想将重点发力ToB业务 , 数据中心业务未来的利润比PC还高 。 ”
2020财年Q3季度 , 联想营收为人民币993亿元 , 净利润同比增长10%为人民币18.18亿元 , 但利润率仅有1.8% 。
相比之下 , 数据中心的毛利率确实高很多 。 比如光环新网 , 从2015年至今 , 其IDC及增值服务的毛利率在50%-57%之间;再比如数据港 , 其IDC服务业毛利率在近4年都处在37%-42%之间 。
新基建、高毛利 , 数据中心这层外衣的科创属性是有了 , 但联想能否穿好?
数据中心的壁垒并不低 。
数据中心建设是一项重资产业务 , 建设周期往往需要1年半到2年 , 具备前期投资大、回报周期长的特点 , 因此融资能力是数据中心行业的壁垒之一;由于建设数据中心极耗能源 , 能耗指标的获取也是一道壁垒;除此之外 , 大客户合作关系、技术能力、运营等方面均有较高的门槛 , 这决定了不是所有参与者都能分到一块蛋糕 。
目前 , 数据中心的战场上玩家众多 , 且都实力非凡 。 传统的三大电信运营商占据约六成的市场份额;万国数据、光环新网、鹏博士等第三方服务商深耕行业多年;近两年来 , 以往为数据中心付钱的互联网巨头也开始亲自下场做数据中心 。
就融资能力而言 , 数据中心建设1万个机柜大概需要20亿元的前期投资 , 需要玩家有强大的资本实力或融资能力 , 这也是联想想要回归科创板加强融资能力的原因之一 。
从能耗指标获取来看 , 一线城市电力资源稀缺、管控严格 , 电力能耗指标逐渐成为新建数据中心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 , 头部公司在能耗指标的获取上有一定优势 。
数据中心也具备一定的技术壁垒 。 阿里巴巴集团的服务器多达上万台 , 而谷歌的服务器超过了50万台 , 如此规模庞大的设备要实现高效管理 , 背后需要完全虚拟化各种IT设备 , 实现较高的模块化程度、自动化程度 。
而研发投入低一直是联想的弊病 , 在数据中心业务上能否摆脱以往“贸工技”的惯性 , 加大技术投入 , 也是联想需要重视的问题 。
【亿欧网|科创板是个筐,联想要往里装】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 转换资本市场 , 让自己重回往日荣光 , 显然联想的路才刚刚开始 。
推荐阅读
- 网络|天津联通全力助推天津市入选全国首批千兆城市
- 最新消息|世界单体容量最大漂浮式光伏电站在德州并网发电
- 网络化|工信部:2025年建成500个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 视点·观察|张庭夫妇公司被查 该怎样精准鉴别网络传销?
- 数字货币|币安在法国扩张业务 项目规模1亿欧元
- 技术|脉冲+推揉 全能按摩手 SKG G7 Pro颈椎按摩器参加科创奖评选
- 养殖|科创信达冠名!第二届智慧养殖高峰论坛帷幕:推动畜牧行业新升级
- Tesla|网传特斯拉等新能源汽车保费上涨超50% 多家车险公司回应不实
- 上海|上海供水热线与城投水务官网合并上线,一站式服务更便民
- 数字化|70%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到2025年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