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在输电线路智能巡检研究中取得进展 , 相关成果发表在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上 , 并申请系列专利 。
架空输电线路是电网的核心 , 其安全稳定运行关系到整个电网的效益和稳定 。 作为架空输电线路的重要部件 , 绝缘子串是输电线路目标和缺陷识别的难点和重点 。 目前 , 对于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定位和识别方法 , 需要以特定点为中心 , 通过对特定长宽比和尺度的区域进行分类来完成目标识别 。 对于大长宽比的目标 , 受角度未知的影响 , 识别过程中需要沿着特定基准方向对检测区域进行旋转来完成 。 然而 , 基准方向的个数的确定和如何降低由于多方向检测导致的高计算量成为难题 。 例如 , 对于未知角度的输电线路绝缘子串的识别和缺陷检测 , 需要沿着所有可能方向进行检测 , 这将提升模型计算量 , 因此 , 不适合无人机等资源受限的前端设备 。
沈阳自动化所边缘计算课题组研究员宋纯贺等在分析了检测区域与目标实际区域的夹角对识别结果的影响 , 进而确定了对于大长宽比目标识别时的最少检测方向 。 在此基础上 , 提出面向大长宽比旋转目标识别的超轻量级方法 。 其核心思想是首先对目标进行方向预估计 , 此后仅沿预估方向进行检测 , 可以在不损失识别精度的条件下降低90%以上计算量 。 同时 , 在高精度目标识别和分割的基础上 , 提出了轻量级高可靠的绝缘子串缺陷识别方法 。
沈阳自动化所边缘计算课题组长期专注于电力、油田、矿山等系统的数据分析 ,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Applied Energy(2017、2018)、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2018)、IEEE Sensors Journal(2019)、Complexity(2020)、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2020)上 。
文章图片
复杂背景下的绝缘子串位置估计方法
来源: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检测|输电线路智能巡检研究获进展】[责任编辑: ]
推荐阅读
- IT|8号线、14号线将全线贯通 北京地铁?今年开通线路段创纪录
- the|美CDC:抗原检测的“黑洞”可能隐藏着COVID-19“冰山”
- 带动力|自带动力“机器人管道工”现高交会,从事水下检测,全球首款
- 中心城|上海轨交全自动线路规模首度跃升世界第一
- 地下车站|深圳地铁首条全自动驾驶线路开通初期运营
- 检测|机器人产业基础薄弱何解?工信部:补齐核心元器件等短板
- 检测|多款人工智能领域创新成果现身第二十三届高交会
- 疫情|西安经开区企业助力西安新一轮全员核酸检测
- Type-C|华为鸿蒙手机可检测到数据线降低充电速度
- 检测|基于双目视觉的目标检测与追踪方案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