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 , “2020年度科技让生活更美好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路演活动”举行 。 活动以“科技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 , 围绕服务民生改善、产业关键技术突破和产业转型升级 , 向社会发布一批中国科学院应用科技成果 , 促进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 ,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
本次活动发布了“合成气制备乙醇技术”、“黑水虻转化有机废弃物”、“非结构化大数据智能分析处理”、“碳化硅晶体生长和加工”、“龙芯处理器”等一批技术转化成果;线上平台集中展示了中科院百余项最新的科技前沿技术成果 , 覆盖生物、芯片、信息、材料、能源、制造等公众关注领域 。
科技赋能美好生活——碳化硅晶体生长和加工
文章图片
“碳化硅晶体生长和加工”覆盖“设备研制—原料合成—晶体生长—晶体切割—晶片加工—清洗检测”的碳化硅晶片生产的全流程 , 新半导体碳化硅材料将驱动5G通信向着更小功耗、更大带宽、更高功率领域挺进 。 源自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科技成果产业的天科合达 , 目前已建成年产4万片碳化硅单晶衬底生产线 , 实现大尺寸碳化硅衬底产品的规模化供应 , 为国产碳化硅材料在功率器件和微波射频器件等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
科技重塑未来城市——非结构化大数据智能分析处理
文章图片
未来城市的塑造离不开科学的解决方案 。 “非结构化大数据智能分析处理”项目聚焦互联网多语言、跨模态内容智能理解与处理 , 让大数据与AI技术与行业应用场景更好地结合发展 , 已在安全、媒体、政务、金融等领域形成规模效益 。
“合成气制备乙醇技术”取代依靠粮食发酵的传统工艺路线 , 为燃料乙醇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可行路径 , 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粮食安全及改善空气质量 , 都具有战略意义 。
科技引领绿色发展——“黑水虻转化有机废弃物”
文章图片
“黑水虻转化有机废弃物”研发的黑水虻生物转化技术可避免对餐厨垃圾进行离心、分层、脱水与匀浆等复杂的垃圾预处理环节 , 将10吨餐厨垃圾在8至10天内就可以转化为2.5吨高价值虫体蛋白与2吨左右的优质有机肥 , 实现了有机废弃物的回收和处理真正走向减量化 、无害化 与资源化, 支撑城市的绿色发展 。
【主战场|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 中科院集中发布一批应用科技成果】无接触式生活方式迅速发展 , 红外热像仪、人脸识别、AI智能分析、无人机等技术的应用也加速了智能安防行业的应用落地与创新 , 医疗保健行业迎来全产业链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 极大提升了人们对于绿色、健康、安全、环境的关注和需求 。 (总台央视采访人员 帅俊全)
推荐阅读
- 区块|面向2030:影响数据存储产业的十大应用(下):新兴应用
- 运营|Yiwealth面向百家金融机构免费提供百万元智能内容产品及服务,打造财富管理行业智慧运营新基建
- PHILIPS|飞利浦面向中国市场发布配备紫光展锐芯片的新机PH1
- nVIDIA|NVIDIA新发布的RTX 2050 GPU可能面向更多中端笔记本产品提供
- 硬件|十铨宣布面向工业服务器的DDR5 ECC/R-DIMM内存产品线
- 最新消息|11月国民经济继续恢复 汽车行业缺芯状况有所缓解
- 世代|夸克面向Z世代总结十大年度关键词,破防、YYDS等入选
- 系列|一加 8 周年,首次面向用户推出盲盒产品:可获得 2022 年新机等
- 方面|万兴科技:内部成立元宇宙研究院 将“内孵外购”推进面向元宇宙创作者产业生态
- 中国科技馆|中国科技馆“地面课堂”面向观众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