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国家网信办出台公众账号管理新规:打击虚假信息、虚假流量等

_原题是:国家网信办出台公众账号管理新规
国家网信办1月22日发布新修订的《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 自2月22日起施行 , 重点强调打击虚假信息、虚假流量等违法违规行为 。
对比2017年10月8日起施行的原规定 , 此次发布的新规定条目增加至23条 , 特别针对部分公众账号信息服务平台和生产运营者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自律和他律意识淡漠、缺乏内容审核把关机制等问题 , 增加了相应监管内容 。
在打击虚假流量问题方面 , 新规定指出 , 公众账号信息服务平台应当建立公众账号监测评估机制 , 防范账号订阅数、用户关注度、内容点击率、转发评论量等数据造假行为 。 公众账号生产运营者不得操纵利用多个平台账号 , 批量发布同质信息内容 , 生成虚假流量数据 , 制造虚假舆论热点;不得编造虚假信息 , 伪造原创属性 , 标注不实信息来源 , 歪曲事实真相 , 误导社会公众;不得以有偿发布、删除信息等手段 , 实施非法网络监督、营销诈骗、敲诈勒索 , 谋取非法利益 。
据国家网信办有关负责人介绍 , 新规定进一步明确扶持和保护责任 , 引导和鼓励公众账号信息服务平台和生产运营者大力生产向上向善、求真求美的优质信息内容 。
【新华社|国家网信办出台公众账号管理新规:打击虚假信息、虚假流量等】新规定指出 , 在内容安全方面 , 生产运营者建立健全编辑策划、制作发布等全过程审核机制 , 加强内容导向性、真实性、合法性等“三个把关” , 以维护良好传播秩序 。
在账号运营方面 , 生产运营者建立健全公众账号注册使用、运营推广等全过程安全管理机制 , 依法文明、规范运营公众账号 , 以维护良好社会形象 。
在禁止行为方面 , 生产运营者不得从事虚假冒名注册、违规采编新闻、制造虚假舆论、恶意营销诈骗、抄袭伪原创、煽动网络暴力、非法买卖账号等违法违规行为 , 以维护良好网络生态 。
新规定的发布和施行 , 有利于规范和引导公众账号信息服务平台和生产运营者更加自觉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价值取向 , 更加积极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巩固壮大网上主流舆论 , 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
文/新华社采访人员 余俊杰 (据新华社北京1月23日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