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观察|云南建水紫薯“变形记”:从深山滞销的染料到城市餐桌“网红”
因为一个小小的紫薯,95后电商小伙徐志远、70后红河州资深养殖户,和建水县深山农户产生了交集……此前一直被视为染料和饲料的建水紫薯,也顺着社区电商链路,走上城市餐桌成为新晋“网红” 。
信心:滞销紫薯变“网红”,每公斤多赚5毛
2020年12月,李红妹家晚种的紫薯终于成熟 。她说,陆陆续续来了一些收购的商人,一公斤有人给8毛,有人给1元,也有些看了就没出价 。徐志远到地里看了,给了最高的价格:目前是紫薯落潮期,大多地方都没货了,这时上线美团优选,供不应求,在地里给到农户的价格是每公斤1.3元左右 。
文章图片
(图为李红妹在地里挖紫薯 。)
建水紫薯皮薄肉厚、粉甜香糯,富含丰富的花青素、膳食纤维、维生素等,作为粗粮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深受城市居民厚爱 。但令人惊讶的是,在建水多年销售渠道中,却主要以染料和饲料原材料为主 。
李红妹是建水县青龙镇白尼伍村村民 。日前恰逢李红妹家18亩紫薯开挖,采访人员一大早从建水县城驱车前往,尽管只有五六十公里的路程,但由于路窄、弯道大、村庄多以及路面坑洼等,花费了两个小时多才到地里 。据徐志远介绍说,由于交通闭塞以及紫薯自身附加值不高,很多人不愿意前来收购,这也是当地紫薯一直不好卖的原因 。
还好,社区电商很大程度上扭转了这样的颓势 。去年下半年,美团优选正式启动“农鲜直采”计划,通过加大源头直采量、简化供应链等方式,推动优质农产品上行 。去年12月,云南省驻京办与美团优选签订合作协议,将依托美团优选“农鲜直采”计划推动更多云南特色农产品“出滇”,助力农民增收、乡村振兴 。
美团优选云南团队了解到当地情况后,迅速组织专人前去调研 。很快,当地紫薯就实现了从田间地头直达城市餐桌 。据悉,通过美团优选已经卖出一两千亩地的建水紫薯,消费者也对它颇为青睐,最多时一天能卖出10余吨 。目前建水紫薯主要发往昆明等省内城市,下个采挖季将拓展周边省份市场 。
李红妹还告诉采访人员,给社区电商渠道的紫薯都是精选过的,美团优选等在品质管控方面管理非常严格,单个果大小在150-400g之间,不能带虫眼不能有端头 。余下的,再分级卖作染料和饲料原材料 。“不像以前那样,好的赖的都是一个价,现在精品价格上来了,我们的收入也就增加了 。”她说 。
转型:95后电商小伙扎根田间地头,70后养殖户拥抱社区电商
如何卖出更多建水紫薯,是1998年出生的徐志远一直思索的问题 。出生在建水县青龙镇的他,两三年前在当地做起了电商 。在天猫、京东等传统电商平台上,他经营着紫薯等当地农特产“一件代发”的生意 。
文章图片
(图为袁军(中)和徐志远(右一)在紫薯地里调研 。)
由于当地像他一样的电商走量十分有限,经常出现农产品滞销的情况 。“在九、十月份时,滞销情况更为严重 。”由于徐志远家有很多亲戚家也种有紫薯,他开始着急,一边到田间地头了解紫薯品质,一边前往开远等地寻找收购商 。在那趟旅途中,98年的徐志远和70后养殖专业户袁军一拍即合 。
袁军是红河州华农融合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公司前期以养殖业为主,近些年来也开始转型整合资源,做红河州一些农产品的供应链建设 。2020年,受疫情影响大量农产品滞销,也让他们越来越意识到,探索高效产销对接的新电商之路,意义重大 。
“这是一次意义重大的转型,从农民手里收购后当地就就进行分级、分拣、品控、加工,直接运输到城市社区,大大简化供应链,能实打实地让农民增收 。”袁军说,社区电商这种新业态带来了新希望,因为它们流量大、流通效率高、销路宽,容易实现规模化增长 。目前公司供给社区电商的农特产单品多达50余个,建水紫薯是其中很好的案例 。
信心:订单农业初显成效,“多种个三五亩”
文章图片
(图为建水紫薯通过美团优选“农鲜直采”专车迅速从原产地抵达城市社区 。)
采访人员了解到,加上打包费、运输费,每公斤成本升至两三块,通过社区电商的销售价格是每公斤3-4块,次日便可以送到消费者手中 。而通过传统的层层批发商,市场批发价每公斤3块钱左右,再到消费者手中流通成本都不止3块钱,再加上损耗等,卖家没个6元就要面临着大亏 。
“大大简化供应链、少了不少上车、下车费,能让消费者买到便宜又优质的农产品,这是社区电商渠道明显的优势 。”袁军说,“对农民来说,一方面是拓展销售渠道、卖的多了农民自然能增收;二是跟以往比,农民种植更有信心、更有盼头 。以前销路不稳定,经常会烂在地里,或直接贱卖到批发市场 。农民辛苦一年没赚到辛苦钱,更不敢扩大规模 。”
【视点·观察|云南建水紫薯“变形记”:从深山滞销的染料到城市餐桌“网红”】“紫薯不愁卖,还能卖出更好的价钱,这个年能过得好嘞!”采挖的间隙,李红妹多次露出爽朗的笑容 。“明年我们打算多种个三五亩紫薯!”她说 。
推荐阅读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视点·观察|张庭夫妇公司被查 该怎样精准鉴别网络传销?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
- 科技创新平台|云南:打造世界一流食用菌科技创新平台
- 陈明永|行业观察|OPPO陈明永:对的路,不怕远
- 视点·观察|2021车市拐点之年:芯片荒、交付难、投诉多
- 视点·观察|今年的圣诞C位属于元宇宙
- 视点·观察|2021年清洁能源行业开始认真应对采矿问题
- 视点·观察|HDMI 2.1a规范或让用户购买HDMI线缆更复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