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技术|护航5G健康发展,从规范业务数据发布开始
春节前夕 , 工业和信息化部(简称:工信部)官网发布了《关于提升5G服务质量的通知》 , 针对当前5G套餐推广中暴露出的片面夸大5G优势、误导用户“被5G”、下架4G套餐等问题 , 明确要求通信运营商必须“健全四个提醒机制 , 充分保障用户知情权”和“严守四条营销红线 , 切实维护用户权益” 。工信部的通知对于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5G营销怪现象给与了及时关切和回应 , 所提出的改进措施切实可行并布置了后续监督落实机制 , 值得点赞 。
在规范运营商5G用户发展工作的同时 , 工信部在通知中还特别要求“各基础电信企业要按照要求做好5G业务发展数据报送工作” , 虽然其对于“5G业务发展数据报送”的具体要求是什么未作详细说明 , 但从目前运营商用户数据发布中存在的标准不一、注水宣传等种种问题来看 , 这一要求的出台也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 。
首先 , 运营商用户数据发布标准混乱 。
三大运营商每个月都会在其官网公布用户数据;工信部下属的运行监测协调局也会基于三大运营商的用户数据报告例行发布月度的《通信业经济情况运行》和年度的《通信业统计公报》 , 形成具有高度权威性和行业指导性的官方数据 。然而 , 由于三大运营商的用户数据发布标准不统一 , 导致其与工信部的官方数据之间经常出现矛盾和冲突 。
三大运营商中 , 中国移动分别公布每月的“移动业务客户总数”、“4G客户数”和“5G套餐用户数”;中国电信则“仅披露5G套餐用户数和移动用户数 , 不再披露4G用户数据”;而中国联通仅“聚焦于出账的移动用户(一般指当月有收入贡献的用户)和4G用户(持有4G终端并使用公司4G网络的出账移动用户)” , 并注明“移动业务数据包含5G用户数” 。
由于中国联通不像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一样公布“5G套餐用户数” , 所以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的《2020年通信业统计公报》在5G商用一年多之后仍无权威的5G用户数据发布 , 而仅披露2020年全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和4G用户总数分别为15.94亿户和12.89亿户 。
但工信部通信业统计公报里的移动电话用户总数 , 与三大运营商分别公布的移动用户总数之和 , 并不一致;考虑到除了三大运营商之外 , 工信部统计的移动用户总数应该还包括三大运营商之外的虚拟运营商的放号用户 , 那么工信部的数据应该高于三大运营商的数据才算正常 , 然而工信局统计公报的全国移动用户总数竟然比三大运营商的移动用户总数之和少了468万!
文章图片
这少掉的468万用户相对于近16亿的用户总数虽然占比很小 , 但绝不是个小数字 , 从工信部公布的电话用户分省情况来看 , 西藏全省的移动电话用户是322万 , 青海全省的移动电话总数也不过659万 。所以 , 工信部的统计数据和三大运营商的公布数据之间的偏差并非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
【通信技术|护航5G健康发展,从规范业务数据发布开始】此外 , 三家运营商中虽然只有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披露截止到2020年底其5G套餐用户数分别达到了1.65亿和8,189万 , 但对于其与4G用户的关系 , 两者的标准似乎也不尽相同 。
中国移动公布其2020年移动业务客户总数为9.42亿 , 其中4G客户数为7.75亿;工信部统计2020年全国4G用户总数为12.89亿户 , 中国联通公布其4G用户数为2.7亿 , 则可以推算出“不再披露4G用户数据”的中国电信的3.51亿移动用户中应有2.44亿4G用户 , 根据这些数据 , 显示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的移动用户结构如下图所示:
文章图片
可以看到 , 中国电信的用户数据和占比结构比较合理和客观 。截至到2019年底 , 中国电信公布的4G用户数为2.81亿 , 其他2/3G 用户为5500万;经过一年的发展到2020年底 , 其移动用户总数从3.36亿增长到了3.51亿 , 虽然仅新增了1545万用户 , 但由于有8650万用户转为5G套餐用户 , 其4G用户从2.81亿下降到了2.43亿 , 其他2/3G用户则从5500万下降到了2124万 。
反观中国移动的用户占比结构则显得很不合理 。中国移动公布的截止到2019年底的移动业务客户总数为9.5亿 , 4G客户总数为7.58亿 , 也就是说其在2019年底还有1.92亿其他2/3G客户 , 然而经过一年发展到2020年底 , 中国移动的移动业务客户总数从9.5亿下降到了9.42亿 , 除新增了1.65亿5G套餐用户外 , 4G用户也从7.58亿增长到了7.75亿 , 此消彼长之间 , 其他2/3G客户竟然能从1.92亿骤降到161万?
由于中国移动并未在2020年发布任何2/3G用户转网的重大营销举措 , 所以1.92亿2/3G用户凭空消失显得极不合理 , 而有可能的原因则是业界推测的:中国移动公布的5G套餐用户 , 同时也被统计为4G用户 , 二者是包含和被包含关系 , 而不是如中国电信一样是并列关系 , 这样再来看中国移动的用户占比结构才更为合理 。
文章图片
由此可见 , 对于用户数据的统计口径 , 工信部和三大运营商之间仍然存在着偏差 , 而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对于4G用户和5G套餐用户的关系标准也不统一 , 这些偏差和不统一对衡量我国移动通信事业发展的用户数据的客观性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
其次 , 运营商5G用户发展数据注水严重 。
自5G全面商用以来 , 包括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在内的通信运营商创造性地以“5G套餐用户”为业务指标 , 并通过资费限时优惠等营销手段 , 截止到202年底 , 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发展了2.52亿“5G套餐用户” , 以宣传其5G业绩 。
然而对照中国信通院权威发布的5G手机国内市场出货量报告 , 可以看到自2019年7月启动5G手机入网以来 , 截止到2020年12月底 , 我国国内市场上的5G手机出货总量不足1.77亿部 。
也就是说 , 在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公布的2.52亿5G套餐用户中 , 至少有超过7500万用户没有使用5G手机 。从下图的数据对比来看 , 我国国内市场5G手机出货量在已公布的5G套餐用户数中的占比 ,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维持在70%左右 , 所以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的所谓“5G用户”宣传至少存在着30%的注水成分!
文章图片
这些不使用5G手机的所谓“5G用户” , 没有接入运营商的5G网络、没有享受运营商的5G服务 , 仅仅是作为5G的宣传业绩为运营商营造了一种虚假的5G繁荣而已 。
最后 , 5G行业数据统计口径缺失 。
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公布的2.52亿5G套餐用户中 , 究竟有多少用户接入了运营商的5G网络 , 是业界关注中国5G发展的重要指标 。在2020年12月24日召开的国新办发布会上 , 工信部原新闻发言人闻库给出了一个新的说法 , 宣布“我国5G终端连接数已超过2亿” 。
2021年1月18日 , 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2020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 , 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宣布 , “我国5G终端连接数已超过2亿 , 居世界第一” , 由此 , “5G终端连接数超过2亿”成为了高规格的官方统计数据 。
但是 , 无论是工信部还是国家统计局 , 均未对“5G终端连接数”给出一个具体的定义和范围界定 。按照中国信通院的权威发布 , 截止到2020年底我国国内市场的5G手机出货累计总量为1.77亿部 , 即使这1.77亿部5G手机全部被投入使用 , 其在网连接数也不足2亿 。因此 , 可以判断出官方统计口径中连接入网的5G终端范围要大于5G手机 。
按照赛迪智库的报告介绍 , 5G终端除了智能手机之外 , 既包括室内外CPE、模块、热点、适配器等传统终端 , 也包括5G机器人、无人机、工业CPE、车载模块等行业应用终端形态 , 而这些行业应用终端在医疗教育、超高清制播、工业互联网和车联网等领域内的广泛使用 , 恰恰标志着以5G为代表的通信技术由To C消费市场转向To B行业应用 , 赋能垂直行业的重要指标 。
正如工信部原部长苗圩所说 , “对广大用户而言 , 4G手机够用了 , 大部分应用4G足够了;5G真正的应用场景 , 80%应该是用在物与物的通信 , 如工业互联网领域” 。5G在中国所承担的使命是作为构筑万物互联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 赋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 , 通过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 , 为垂直行业奠定通信基础 , 促进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产业的升级换代 , 推动中国相关产业的发展和成熟 。
所以 , 相较于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注水”的5G套餐用户数量 , 5G终端连接数 , 特别是非手机的5G终端连接数 , 才是对衡量中国5G产业发展状况、指引中国5G产业发展方向具有更加重要的战略意义的指标!
因此 , 肩负着“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职责的工信部 , 非常有必要在“各基础电信企业要按照要求做好5G业务发展数据报送工作”的通知中 , 强调非手机的5G终端连接数的重要性 , 要求电信企业做专项统计并面向社会进行公布 , 这对于相关通信企业和垂直行业加大5G技术为行业所用、为工业所用、为产业所用的推广力度 , 是一种强有力的推动和督促 。
【结语】
新春伊始 , 万象更新 , 我国的5G产业发展已执全球之牛耳;但登高望远 , 承担引领全球5G产业发展使命 , 更需做好5G等通信业务发展数据的报送和统计工作 , 确保数据发布的客观度和公信力 。因此 , 在为工信部的通知点赞的同时 , 也希望工信部的通知能发挥其应有的行政效力 , 为5G等通信业务的健康发展起到纠偏和护航的作用 。(本文作者老解为资深通信业人士)
访问:
阿里云 - 最高1888元通用代金券立即可用
推荐阅读
- 建设|这一次,我们用SASE为教育信息化建设保驾护航
- 玩家|电竞手机行业标准升级 升级版引领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 风险|筑牢安全线 打造防护堤 中国移动为5G业务发展保驾护航
- 趋势|2021生活家电好物盘点:舒适、智能、健康成趋势
- 睡眠不足|日均步数 6611,人均睡眠不足 7 小时:华米发布 2021 年健康报告
- 医疗|数坤科技与美年健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预定|我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九号
- 步数|华米科技2021健康报告:国人日均步数小幅上升 睡眠不足更严重
- 全年|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九号成功发射 中国航天全年发射次数世界第一
- 可持续性|人工智能将重塑健康管理,业内专家认为可持续性是最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