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糖电饭煲是黑科技还是智商税?

低糖电饭煲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米饭中的含糖量 , 但这与降低人体血糖完全是两个概念 。 如果有相关产品以降血糖为卖点 , 消费者就要特别小心 。 如果产品宣称的降糖率过高 , 或是以与实际降糖效果核心指标关系不大的降低淀粉率做宣传 , 消费者也需谨慎 , 应科学看待低糖电饭煲的功能效果 , 必须清楚食用低糖饭不能作为降血糖的主要方式 , 特别是不能替代药物 。  
◎采访人员 张 蕴 
“春天不减肥 , 夏天徒伤悲” , 每年的这个时候 , 减肥都被爱美人士提上日程 。 最近 , 被誉为“减肥利器”“降糖神器”的低糖电饭煲在电商平台颇受欢迎 , 销售成绩十分亮眼 。 该产品广告声称 , 此类电饭煲可通过“溶、离、焖”三步或依靠人工智能技术 , 将米饭中所含淀粉全部或部分分离出去 , 使其含糖量降低约50% , 进而蒸出所谓的低糖饭 。 此外 , 该产品广告中还称 , 此类电饭煲能提升米饭中镁、锌、钾、钙等元素的含量 , 甚至可以给米饭增加一种名为“高抗性淀粉”的物质 。  
在该商品的评价区 , 不少购买者称 , 吃低糖饭能达到“减重”“降血糖”的效果……那么 , 这款“煮饭神器”真有如此奇效吗?它究竟是黑科技还是智商税?对此 , 科技日报采访人员采访了相关专家 。  
降低米饭含糖量不等于降血糖 
在国内某大型电商平台搜索“低糖电饭煲” , 界面中出现了价格从300元至2000多元之间的上百种产品 , 且多数销量不俗 。 科技日报采访人员观察发现 , 这些产品虽然功能、原理稍有不同 , 但其卖点都是“低糖、分离淀粉、降低血糖” 。 那么 , 这类电饭煲是如何蒸出低糖饭的?这种电饭煲真能降血糖吗? 
中国首批注册营养师李园园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米饭是淀粉类食物 , 淀粉是高分子碳水化合物 , 是由葡萄糖分子聚合而成的 , 它是米饭中糖分的主要来源 。 其中的淀粉分为两种:一种是容易被水浸润、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对人体血糖影响较大的支链淀粉;另一种是不易被水浸润、人体消化吸收速度慢、对人体血糖影响相对小一点的直链淀粉 。  
“低糖电饭煲就是让米饭中的支链淀粉脱离 。 ”李园园说 , 该类电饭煲蒸低糖饭的过程比较简单 , 就是把米煮到半熟 , 然后经过滤器把米汤和大米分离 , 再把分离后的大米蒸成米饭 , 同时把米汤滤掉 。  
“煮米饭时 , 部分支链淀粉会被溶解到水中 , 如果把水滤掉 , 这些支链淀粉也会随之不见 , 米饭中就会剩下直链淀粉和残余的支链淀粉 。 至于能否达到广告宣传中所说的降糖50% , 无法判定 。 这是因为 , 首先不同大米当中的支链淀粉含量区别很大 , 其次不同电饭煲的性能差别也很大 。 ”李园园解释道 。  
2020年 , 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以下简称广东省消委会)对20款不同品牌的低糖电饭煲进行了比较试验 。 结果显示 , 其中18款样品在低糖档位蒸出的米饭与普通米饭相比 , 还原糖含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少 。 而还原糖是指具有还原性的糖类 , 如葡萄糖、果糖、半乳糖、乳糖等 。 因此 , 试验结果说明大多数低糖电饭煲可以减少米饭中糖类物质的含量 。  
不过 , 值得注意的是 , 该比较试验未测试人在食用低糖饭后的血糖 , 即虽然上述低糖电饭煲能在不同程度上减少米饭中还原糖的含量 , 但这并不等于食用低糖饭就能直接降血糖 。  
因此 , 广东省消委会提醒消费者 , 该产品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米饭中的含糖量 , 但这与降低人体血糖完全是两个概念 。 如果有相关产品以降血糖为卖点 , 消费者就要特别小心 。 如果产品宣称的降糖率过高 , 或是以与实际降糖效果核心指标关系不大的降低淀粉率做宣传 , 消费者也需谨慎 , 应科学看待低糖电饭煲的功能效果 , 必须清楚食用低糖饭不能作为降血糖的主要方式 , 特别是不能替代药物 。  
滤掉米汤也带走了有益的物质 
此外 , 低糖电饭煲能否真如广告中所说 , 能提升米饭中镁、锌、钾、钙等元素的含量 , 又能给米饭增加名为高抗性淀粉的物质? 
对此 , 李园园表示 , 理论上 , 在把米汤滤掉后 , 不仅大米饭中的糖分减少了 , 其中一些对人体有益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实际含量也会有所下降 , 如维生素B1等 。 “因此 , 米饭中镁、锌、钾、钙等元素的含量 , 也会降低 , 提升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 ”她说 。  
而广告中所提到的高抗性淀粉 , 是抗性淀粉中的一种 , 这种淀粉不能被淀粉酶分解为葡萄糖 , 即不容易被人体吸收 , 它的热量值比好消化的淀粉低一点 , 因此受到不少瘦身人士的青睐 。 它常被视为膳食纤维 , 很多谷物和薯类中都含有该物质 。 米饭在蒸煮过程中 , 一部分直链淀粉就有可能被转化为抗性淀粉 。  
“低糖电饭煲在滤出米汤后 , 就会减少该米饭中支链淀粉的含量 , 随之会提高直链淀粉和抗性淀粉的所占比例 。 而米饭中直链淀粉所占比重越大 , 就会越有助于抗性淀粉的生成 。 不过抗性淀粉的生成不仅受到直链淀粉所占比例的影响 , 还会受到烹饪的温度、淀粉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淀粉与脂质的相互作用等因素的影响 。 在家庭环境下蒸米饭时 , 直链淀粉转化为抗性淀粉的几率并不大 , 低糖饭中抗性淀粉含量也不会太多 。 ”李园园说 。  
李园园特别强调 , 虽然抗性淀粉热量低 , 对控制血糖有一定功效 , 但要其发挥功效 , 量也很重要 。 有研究证明 , 如果想要控制血糖 , 抗性淀粉摄入量至少要占总膳食摄入淀粉量的14% , 低于这个量效果甚微 。 而仅凭吃低糖饭 , 是难以达到这一标准的 。  
与其谈“糖”色变不如合理搭配主食 
“低糖电饭煲备受追捧 , 与近年来网上刮起的‘戒糖’风潮有一定关系 。 ”李园园说 。  
近几年 , “戒糖”成了网络流行趋势 , 大量文章不断向人们“科普”:只有拒绝摄入一切糖类物质 , 才能减重、养生 。 而米饭被一些瘦身人士视为“含糖大户” , 令人避之唯恐不及 , 许多明星甚至二三十年都不吃一粒米 。  
“米饭中的主要糖类物质——淀粉 , 其在胃肠中被消化、吸收后 , 会被转化为葡萄糖 , 进而导致人体血糖升高 。 ”李园园表示 , 要想进一步解释米饭的升糖原理 , 就不得不提到GI值(血糖生成指数) , 它是反映食物引起人体血糖升高程度的指标 。 米饭中的淀粉由于极易被消化、吸收 , 会使人体血糖快速上升 , 因此米饭属于高GI食物 。 资料显示 , 通常白米饭的GI值为85 , 而低糖米饭只是减少了部分淀粉 , 不太可能使其从高GI食物变为低GI食物 。  
米饭虽然位列高GI食物排行榜前列 , 但李园园并不建议大家不吃米饭 。 “对于普通人 , 完全禁食米饭等主食的行为是不科学的 , 更是不健康的 。 由于糖类是大脑等很多人体器官的重要能量物质 , 因此不吃米饭等主食可能会导致大脑能量供应不足 , 出现记忆力下降、内分泌失调、疲劳、抵抗力下降等问题 。 我们不要谈‘糖’色变 , 人体适量摄入淀粉 , 对维持血糖稳定、保证大脑能量供应等 , 都是有好处的 。 ”她说 。  
【|低糖电饭煲是黑科技还是智商税?】“当然 , 主食不能吃得太精了 ,  一定要注重粗细搭配 。 ”李园园建议 , 尤其对于糖尿病患者及肥胖人群 , 要注意合理搭配饮食 , 应适当减少摄入精米等升糖较快的食物 , 同时增加全谷类、杂豆类以及薯类等食物的摄入量 , 这样血糖自然就能平稳下来 , 也有利于控制餐后血糖上升速度 。 此外 , 多摄入粗粮、谷物等食物 , 不仅有利于控制血糖、体重 , 还能增加膳食纤维、矿物质和B族维生素的摄入 , 一举多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