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知乎的那些人和那些事
文章图片
图1/15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左林大叔
来源:左林右狸(ID:Left-Right-007)
左林大叔蹭热点今天八一八知乎的那些人和那些事 。
知乎被称为中国版的Quora, 我们与Quora的人聊过 , 问过一个问题 , 他们为什么不做个中文版 , 回答是 , 英文表达的门槛更高一些 , 中文版容易水化 。
不过 , 对于知乎的起源 , 除了早期融资要借Quora这个概念说事外 , 周源提得最多有二 , 一是他在老东家《IT经理世界》做的N3—一个新技术、新商业、新趋势的网站 , 当时和周源一起做这个网站的还有3 个人 , 《商业价值》杂志的技术总监林森;小米生态链的产品总监夏勇峰;成远则成为知乎早期创始团队的成员 。
二是Apple4.us 。 Apple4.us由当年颇有影响力的商业杂志《环球企业家》的主编助理张亮在2007年底创办 , 主笔胡维是张亮在《环球企业家》的实习生 , 也是一位忠实的“果粉” 。 胡维是张亮的个人博客“旁观者的奇思妙想”的读者 , 也是在张亮的博客上看到《环球企业家》要招实习生 , 于是胡维给张亮写了很长的邮件申请加入 。
文章图片
图2/15
张亮
负责搭网站的是Woody , 他当时在搞工业设计 。 Woody在张亮博客下面留言 , 两人因而结识 , Woody还给Apple4us设计了那个苹果里加两点当眼睛的logo 。 张亮在《环球企业家》的同事黄继新也被张亮拉了进来 , 但就这两三杆枪要做一个科技博客还是不够 。 张亮随即想到两个人 , 一个是自己很多年前就认识、当时正给上海很多大众读物写科技专栏文章的负二 , 一个是知名博主飞猪 。
这是一个流行用Google Group(谷歌论坛)邮件组的时代 , 某种意义上 , 中国移动互联网的萌芽来自两个邮件组 , 一个是吴宏创建的天朝安卓开发者邮件组 , 另一个是Apple4.us的邮件组 。
不鸟万如一、Willow、木遥、李如一、Rio、李楠等等 , 都齐聚Apple4.us的Google Group邮件组 , 经常分享有趣的想法 。 王兴也在这个邮件组里分享他师兄做多点触控(Multi-touch)的信息 。
文章图片
图3/15
Apple4.us作者
2009年夏天的某个晚上 , 张亮、黄继新和飞猪3人在西单的马路牙子上聊天到半夜1点多 , 围绕科技人群的T恤碰了好多设计思路 。 于是一个名为Da Code的项目启动了 。 最初的工作流程和分工如下:3人定期见面海聊一番 , 然后飞猪把聊出来的想法做成设计 , 张亮负责联系生产 , 黄继新负责客服 。 后来为配合Da Code项目做网站 , 飞猪又找了他的一个朋友帮忙 , 这个人就是后来成为豌豆荚CEO的王俊煜 。
Da Code当时有个竞争对手Hellotee , 也是做针对科技人群的T恤设计的 , 创始人是戴雨森和杨远骋 。 后来戴雨森与陈欧联合创办了聚美优品 , 杨远骋作为联合创始人创办了街旁 。 这个世界不大 。
文章图片
图4/15
Dacode的设计
周源也是Apple4.us的成员之一 , 按照张亮的说法 , 周源信誓旦旦的说一年要20更 , 但最后只更新了一篇 。
周源和黄继新都是贵州人 , 是高中校友 , 黄继新比周源大三届 , 同一个语文老师 , 读中学的时候周源就听过黄继新的名字 , 因此2005年来北京后周源就找上黄继新 , 也由此认识了黄继新在《环球企业家》的同事张亮 。 周源准备创业前 , 张亮也想过请周源加入《环球企业家》 。
2008年夏天 , 在黄继新选择去搜狐做财经主编后不久 , 受当时淘宝CTO路鹏的影响 , 当时周源与他在杂志《IT经理世界》的同事杜晨一起创办了一家SEM(搜索引擎营销)公司Meta , 周源的中学同学、当时在谷歌中国工作的李大海 , 担任他们的技术顾问(李大海后来加入知乎担任CTO) , 这家公司的起家客户是茅台酒厂 。 这个单子与周源的长辈与茅台酒厂的密切交往有关 。 这家公司维持了两年的时间 , 2010年年中 , 周源与杜晨分手 。 杜晨转身去了360 , 成为360公关“天团”的成员之一 , 在3Q大战中也出力不少 。 而周源则与妻子一起去了一趟西藏 。
2010年8月第一个周六的中午 , 张亮和刚从西藏回来的周源在清华科技园楼下的干锅居吃饭喝酒 , 周源说 , 自己有可能去一家公司当产品经理 。 两人聊了很久Quora(一个问答SNS网站) , 越谈越兴奋 , 饭毕 , 张亮说 , 你还是别去当产品经理了 , 我们仨(还有黄继新)还是一起做个中国版的Quora吧 。
黄继新很快通过自己在搜狐的同事于威找到于威的前老板现代传播董事长邵忠做天使投资人 , 并借了现代传播在三里屯SOHO的几个工位 , 周源召唤回了自己Meta搜索的搭档李申申以及王电轻、马骁等旧部(另一位Meta联合创始人白洁稍晚些加入) , 李申申在Meta旧部的基础上补充了杨昆、奚衡、安江泽、董成城等人形成知乎的早期技术班底 。
文章图片
图5/15
李申申等人合影
张亮则鼓动短暂在《创业家》栖居的胡维成为知乎的004号员工 , 按照知乎官方的描述 , 胡维是第一位运营 , 但当时知乎还没有上线 , 胡维本人又对产品设计有浓厚的兴趣 , 于是胡维在知乎上线前其实是承担产品经理的角色 。 上线后不久 , 从大学时代就活跃在社交网络上写得一手好博客的黄海均应周源的邀请 , 从网易微博离开 , 加入知乎 , 成为知乎的第一任产品经理 , 黄海均今天是职人社的创始人 。
文章图片
图6/15
黄海均
知乎早期员工中还有一位Apple4.us的主要作者陈青 , 与胡维几乎同时加入 , 不过因为个人原因 , 陈青在知乎呆的时间不长 , 只呆了6个月后就离开北京回到厦门 。
文章图片
图7/15
陈青(左三)
知乎很长时间都是邀请注册 , 所以 , 胡维的运营工作里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是邀请码的发放 。 开始是给高质量的用户发一些数量的邀请码 , 让他们来邀请;之后首页提供了一个申请入口 , 用户填写理由 , 胡维负责审核 , 至于给谁发 , 全凭胡维的主观判断 , 原则只有一个 , 比较有趣的人会发 。 其中有一个人写的是从三联苗炜的微博看到过来的 , 胡维一看 , 是自己安徽大学的校友 , 就给她发了 。 后来胡维还把她找来知乎实习 , 这个妹纸就是知乎很重要的一个运营顾惜朝 , 顾后来去了字节跳动做产品经理 , 这是后话 , 容后再叙 。
文章图片
图8/15
顾惜朝
除了胡维和顾惜朝 , 早期知乎的内部运营团队还有李奇、黄捷文等 。
知乎运营团队的工作第一是提问 , 给重要大 V 定制匹配问题邀请问题 , 请他们回答 。 胡维的几个账号都有上千个提问;其次是编辑问题 , 确保每天 3000 左右问题本身的内容和语法都正常 。 同时整理前 10000 个高质量用户擅长的领域 。 同时还需要结合新闻热点的问题和精彩回答 , 运营微博 。 Apple4.us是胡维的重要题库来源 , 胡维从这里整理了几百个问题 , 成为知乎最开始的题库 。
文章图片
图9/15
胡维
胡维2012年4月离开了知乎 , 他在知乎上披露上自己离开的原因 , 因为两地分居 , 2012年清明 , 胡维在杭州给老板黄继新打电话 , 表示自己回不了北京 , 胡维在杭州后做了一段时间设计的工作室 , 之后去了淘宝 , 2012年年底 , 他结婚了 。
同样是因为家庭原因 , 黄继新也淡出了知乎 , 接替他担任知乎首席运营官的是周源在Meta的合伙人白洁 。 黄继新的另一个出圈行为是参加了相亲节目非诚勿扰 。
文章图片
图10/15
李申申、黄继新与周源合影
知乎的第二位运营人员也是外部运营团队的牵头人成远也是最后一位三里屯知乎成员 , 如前所言 , 成远之前和周源是《IT经理世界》的同事 , 周源看中Quora时就与成远交流他要做这件事 , 后面产品出来 , 周源邀请成远作为首批用户进入测试 , 成远不仅仅自己用到上瘾, 还利用自己媒体背景拉一些大V和对知乎早期有帮助和指导的人 , 所以等周源提出邀请时就欣然答应了 。
按照成远的回忆 , 自己正式被说服来是周源和开复老师谈好的那天 , 开复老师和周源两人谈完 , 随后开复去见邵忠 , 调整知乎股权架构 , 便于后续VC机构进入 , 而周源则找到成远 , 表示现在知乎开始已经准备起飞 , 欢迎其加入 。
创办知乎的时候 , 张亮和黄继新已经在创新工场做投资经理 , 但当时知乎并不在李开复和汪华制定的移动互联网投资赛道里 , 所以他们很明确地和张亮说创新工场不投 , 这才有知乎种子轮黄继新找邵忠 , 邵忠三分钟决定投150万占40%的故事 。
文章图片
图11/15
邵忠、周源与李开复上市日合影
邵忠之所以愿意做知乎的超级天使 , 与其对知乎这个团队的认可有关系 , 与当时微博大热有关(邵忠自己也说如果要不是社交网络兴起 , 早半年不会对知乎感兴趣) , 也与当时还在其旗下的沈一鸣团队的风生水起小有关联 。 这是另一段故事 , 有兴趣的邻里可以等大叔马上要出版的《沸腾新十年》上卷 。 多说一句 , 这几天 , 邵忠在上海以知乎上市名义连番请客吃饭 , 想想知乎上他至少几千倍的回报 , 比他在现代传播上赚到的钱也有几十上百倍之多 。
按照周源自己披露的 , 知乎上线时间是拿到邵忠投资后6个月上线的 , 其实只有4个零10天 , 邵忠答应给钱是8月9日 , 2010年12月19日 , 知乎上线 。 之所以提前上线 ,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听闻对手要上线 , 想抢先推出 。 李申申回忆里 , 张亮当时在三里屯办公室看着漫画书做监工催进度 。
文章图片
图12/15
知乎上线周源被抹蛋糕
三里屯时期知乎的老人还有测试工程师谭柯以及远程做设计的杜潇 。
知乎上线后很快就引爆中文互联网 , 张亮黄继新周源利用他们的人脉邀请诸多互联网产品经理和创业者加入 , 包括著名的PonyMa都是知乎的首批用户 。
百度产品部的老大边江也是知乎的前50号用户 , 这位百度贴吧百度知道的重要推动者对所有信息获取类产品都有天然的兴趣 , 他不仅是早期知乎的重要答主 , 也对社区治理给了很多建议 ,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做好基础建设不要为管理而管理 。 百度贴吧当年也是重点做好发帖速度快和反垃圾即可 。
张亮也与饭否的和菜头交流社区管理的经验 , 和菜头滔滔不绝 , 其中一句不要涉政说者无意 , 但张亮和周源听者有心 , 知乎一开始就不让讨论政治相关话题 , 避免麻烦的同时也让自己更加聚焦 , 正好keso在新浪微博因涉政话题封杀 , 知乎把他请过来 , 由于规则事先明确 , 氛围也很好 , keso很快有了900多的话题 。
阿北同样被张亮请到知乎来做交流 。 周源提到的要去读城市治理的书目来自阿北的启发 , 左林右狸频道去小红书交流 , 小红书的CPO邓超也提到这本书 , 好吧 , 社区人员培训课程里是不是把这本书列进去啊 。
很快 , 到了2011年春天 , 就有投资人找上门 , 比较积极的有两位 , 一位是当时还在红杉的曹毅 , 另一家是陈小红 。 也许是因为有比价的原因 , 最终开到投后1000万刀的term 。
张亮去请教汪华 , 此时的知乎值多少钱 , 汪华回答也就200-300万刀 。 张亮听完就不说话了 , 等到汪华得知知乎外部报价到1000万刀的时候 , 汪华不说话了 , 1000万美元已经超出了创新工场的射程 。
这让创新工场多少有些被动 , 第一是知乎这个项目是两位当时仅有的投资经理肉身参与的项目 , 自己还投不了;第二是要面临投资团队重建的风险 。
创新工场并不想失去张亮和黄继新 , 但又不想为知乎改变自己的原则 , 最后创新工场以800万美金的投后Close知乎的天使轮 , 同时受让了很大比例邵忠以及张亮黄继新的老股(同时约定张亮必须再工作一段时间 , 张亮之后也没有全职加入知乎 , 但他的游戏公司和知乎楼上楼下) , 大叔听到的版本是100万美金拿到超过20%以上的股份 , 当然老股部分并没有坚持到上市 , 在之后的轮次里早就卖掉了 , 创新工场的600倍回报的说法也是基于50亿美金首日发行价与天使轮800万美金相除来对应的 。
创新工场的这轮投资虽然钱不多 , 但对于知乎还是蛮关键的 , 李开复2011年2月注册成为知乎用户 , 很快成为超级大V , 同时李开复的金字招牌对于知乎招募工程师还是帮助蛮大的 。 知乎也从三里屯搬到中关村的第三极大厦 。
文章图片
图13/15
知乎在创新工场
创新工场连续投了知乎5轮 , 知乎也成为创新工场最重要的标杆项目之一 , 如果大叔没有数错的话 , 这应该是创新工场第一个在美国上市的IPO 。
有了知乎这个先河 , 张亮就此开了一个移动互联网外的赛道 , 游戏和文娱内容方向 , 今天游戏和文娱TOP级的投资辰海投资合伙人陈悦天就是当年张亮团队成员 。 张亮把所有的社交游戏玩家聊了一遍 , 最后找上唐彬森 , 但唐彬森的智明星空当时已经开始赚钱 , 本身也出了创新工场的射程 , 但聪明人张亮很快想出办法 , 与唐彬森共同成立一家海外游戏发行公司行云 , 也就是因为这层关系 , 创新工场跟着唐彬森还投了沐瞳 , 在40亿人民币轮次一起出售掉 。 关于沐瞳的故事 , 左林右狸频道最近会有篇文章 , 尽请关注 。
文章图片
图14/15
左林大叔与张亮合影
回来讲知乎 , 在拿到创新工场的天使轮后 , 2011年下半年 , 启明以2000万美金的投后估值做了一个A轮 , 在左林右狸频道看来 , 这个轮次是赌性最大的一个轮次 , 这个时候知乎也就10万注册用户 , 因为没有开放注册 , 所以用户增长速度快不到哪里去 , 唯一亮点是用户留存率很高 , 月留存率在80%以上 , 季度留存率在70%以上 。 不过 , 启明还是下注了 。
话说 , 启明是对社区有偏好的一家基金 , 特别是在甘剑平主持工作以及胡斌回归的那几年里 , 知乎这个案子应该是胡斌的Social和甘剑平做的决定 。 大叔好奇的是 , 甘剑平和胡斌新基金和启明谁会继续占据社区向投资的第一高地呢 。
文章图片
图15/15
胡斌、周源与甘剑平上市合影图
除了知乎 , 启明压中的社区类项目还有B站、最右 , 如果再往前数 , 还有马蜂窝和开心网以及博客中国 。 当然启明也有错过 , 譬如小红书 , 这个是童士豪的心头肉 , 也是童从启明转投GGV后的里程碑案子 , 启明很难抢到 。 再譬如快手 , 启明当时重注了美图 , 美图同期的美拍压了快手一头 。 也正是美拍逼着阳陆育朱骏二人出海做了Music.ly , 对了 , 启明也投了Music.ly , 这段故事大叔在《沸腾新十年》里有详细阐述 。
知乎之后的投资虽然不能说一马平川 , 但远比启明这个轮次要顺利很多 , 毕竟相对明牌 。 知乎的尴尬是 , 不增长愁死 , 增长则丑死 , 但不管怎么样 , 在有质量的图文内容生产这块 , 知乎是头一份的 , 这种稀缺性保证了知乎的自我成长 , 也能迎来风险投资和战略资本的追逐 。
所以知乎后面的融资 , 1亿美金轮次是软银赛富领投(羊东也是博客中国的投资人 , 他对社交网络也是真爱啊) , 3.5亿美金轮次是腾讯领投、搜狗参与;10亿美金轮次是今日资本领投 , 老股东们跟投;上市前这轮则是快手百度 。 一轮VC , 一轮战略 , 在风口和产业竞合中左右摇摆 , 螺旋上升 。
今日资本的这个轮次 ,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沾了美团的光 , 徐新老师在压中美团后有段时间醉心于超级平台这个词 , 于是在知识付费这个小浪潮起来后开始寻找这个领域的超级平台 , 有江湖传言是徐新也和得到聊过 , 但得到是人民币结构 , 而今日资本是美元基金 , 所以徐新转投知乎 。
徐新老师对知乎超级上心 , 沈丽从美团出来 , 被徐新邀请加入今日资本 , 然后被徐新当半个知乎的执行董事用 , 知乎的商业化这个事情上 , 沈丽也参与蛮深的 , 包括阿乐等一票人都是沈丽在百度的老部下 。
2016年果壳姬十三推出的语音社交产品分答 , 立成现象级产品 , 对知乎的冲击不小 , 坊间传闻 , 分答最终下线 , 是知乎的举报 , 从动机上合情合理 , 但知乎对此的回复是分答类产品其实知乎早就有筹划 , 没有及时推出也是在监管上没有想清楚 。 而左林右狸频道与当事人获取的信息是 , 让分答翻船的是某位地产企业家的过激语音言论 , 不是潘十一 , 而是另外一尊大炮 。 这段故事 ,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等待《沸腾新十年》下卷 。 多说一句 , UGC产品在2016年后几乎没有什么亮眼的产品 , 即刻算半个 , 也来回折腾得够呛 。 一起等待吧 。
知乎能拿到快手百度的融资 , 很大程度与知乎在与头条问答的战争中全身而退大有关联 , 字节跳动过去六年里涨了五千倍 , 以光速前进 , 但也不是统统战无不胜 , 可数的小败局中 , 有一场是种草们输给小红书 , 另一场则是问答输给知乎 。 西瓜目测看来也会输给B站 。 说到底 , 字节再强悍 , 在遇到有推荐引擎加持的社区产品前还是无法全身而退 。 毕竟效率再高也只能通杀那些通用场景 。
好像就这两天 , B站香港二次上市来着 , 对知乎来说 , B站是更直接的对手 , 中视频战争更加紧迫和直接 , 从场景上 , 主动的浏览和搜寻还是有一定的比例 , 也是高端用户的选择 , 但这些本该是知乎满足的 , 正在被B站满足 。
著名的四番群里有个讨论 , 说面试了20应届毕业生 , 问其看什么APP , 统一答B站 , 而没有抖音 , 这显然不科学 , 但映射出一点 , 那就是年轻人认为刷B站远比刷抖音有B格 , 而B格这个事情 , 不正是知乎的护城河吗?
Anyway , 还是得祝福周源 , 祝福张亮 , 祝福黄继新 , 祝福胡维和成远 , 祝福这些媒体的前同行们 。 媒体人互联网创业成功的老一代的有李学凌李甬方三文唐岩这个网易系列 , 如今又多一个Apple4us群像 , 别问大叔为何成功者总是物以类聚 , 人以群分 , 想想为何建立明朝的都是朱家村的村子里的人 , 是凤阳这个地方人的足够优秀吗?之所以为什么人总是一群一群的成功 , 是因为人总是喜欢寻求认知一致的人做朋友 , 形成圈子 , 进而形成相互碰撞相互激励相互前进 。
2010年7月 , 在西藏旅行的周源收到张亮的一段短信:“人并不是仅仅在寻求结果 , 如果只是为了寻求结果 , 人是很容易走捷径的 。 在走捷径的过程中 , 人会很容易迷失真实 , 甚至连满腔的热忱也会逐渐丧失 。 我认为真正重要的是追求真实的意志 。 只要有了这种向真实前进的意志 , 即使这次失败了 , 我们也终于会达到终点 。 ”
这其实就是为何一开始王兴阿北keso俞军边江和菜头愿意支持帮助周源张亮黄继新的原因所在 , 在本质上 , 他们是现实主义眼中的理想主义者 , 是一群追求自我活得真实充满热忱的人 。 这样的人 , 在越来越功利越来越焦虑的中国 , 永远稀缺 , 永远值得珍惜 。
【|关于知乎的那些人和那些事】(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
- 星链|石豪:在太空,马斯克和美国当局是如何作恶的
- 快报|“他,是能成就导师的学生”
- 区块|面向2030:影响数据存储产业的十大应用(下):新兴应用
- 年轻人|人生缺少的不是运气,而是少了这些高质量订阅号
- 生活|气笑了,这APP的年度报告是在嘲讽我吧
- bug|这款小工具让你的Win10用上“Win11亚克力半透明菜单”
- 苏宁|小门店里的暖心事,三位创业者的雪域坚守
- 历史|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生活|数字文旅的精彩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