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面对未知为何总是充满焦虑? 焦虑是大脑进化中必要的机制
Via:Healthline
来源:炫酷脑
作者 | 琳子
对于不可预测的事 , 人们天生就会感到紧张和到压力 。 而意外是生活的一部分 。 学会规划生活、增加可预期感 , 让大脑变得更加勇敢 。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原本规划好的事情 , 因为一些不可控的外力打乱了节奏 , 最后事情的发展和自己先前的预期完全不同 。
这次的疫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 原本计划过春节出门游玩、大吃大喝 , 却因为疫情扰乱了节奏 。 这时候 , 人往往会倍感压力 , 想要找出更好的解决办法 。
Via:Behance
01 为什么不可控事件会导致压力?
当人们察觉自己对于事物的掌控权或自主权被削弱时 , 会感到巨大的压力 。
神经学家发现 , 当意料之外的事件发生时 , 人的大脑会快速分泌出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和多巴胺(dopamine)等激素 , 这些激素会让大脑进入一种“警戒”状态 。
在这种状态下 , 大脑会立刻去捕捉这些突发事件的特征 , 从而中断了之前正在进行的思维活动 。
这时候 , 大脑会努力思考两个问题:
1 。“这个突发事件为什么会发生?”
2 。“这个事件属于什么类型的事件?之前有没有什么类似的情况发生?”
大脑想通过解答这两个问题 , 来找回熟悉感和掌控感 , 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 。
但很多时候 , 人们面对非常意外的事件 , 是无法立刻给出答案的 。 于是害怕和焦虑的情绪就会袭来 , 压力感立刻变强了 。
Via:Trendland
人面对不可控事件时产生负面情绪反应是本能天性 。 曾经有研究发现 , 在 16 周大的婴儿身上 , 有着与成年人相似的 , 对于不可预测事件的反应:
科学家在婴儿面前播放了一种用语音合成器制造的多位女性说话的声音 , 让这些声音对婴儿说话 , 类似“今天你怎么样?”这种简单的语句 , 对于婴儿来说 , 人类女性的声音较为熟悉 , 但是这次却只闻其声 , 不见其人 , 并没有女性围绕在婴儿身边 , 这就构成了一件意料之外的“奇怪”现象 。
实验显示 , 大部分婴儿在听到声音之后 , 都会将目光移动、锁定在发出声音的机器盒子上 , 并且盯着这个机器盒看 。 其中 , 有半数婴儿 , 会皱起眉头 , 显示出沮丧的情绪 , 然后开始哭泣 。
说明婴儿的大脑认为 , 人类的声音与人类本身总是在一起的 , 所以并不能接受一个机器盒子发出熟悉的女性声音 。 当婴儿大脑中的信息不能够相互匹配和解释彼此的时候 , 婴儿就会感到沮丧、难过 。 他们感到自己无法理解周遭世界 , 就变得十分有压力 , 于是大哭起来 。
Via:JessicaKuks
其实 , 这种对于不能理解而产生的压力 , 和身体受到了伤害感到疼痛而有压力 , 都有着相似的过程 , 只是一种是生理上的挫折 , 另一种是心理上的挫折 。 而很多情况下 , 人们更容易忽视这种心理上的挫折 , 因为它是无形的 。
在人们长大之后 , 相似的心里挫折也一直都可能存在 , 只是对象不再是发出人类声音的机器盒子 , 而是社会上、公司里 , 或者身边的很多意外事件 , 比如经济危机、房价上涨、传染病的爆发等等 。
因为这些事件的出现挑战了人们的知识储量量 , 比如 , 已知的社会经济学知识并没有教过他们如何面对新型的经济危机 , 或者现代医学中还没有出现过对于这种新型流感的治疗经验 , 所以这些事情超过了人们对于社会的理解能力 。
当人们无法快速了解和熟知这些新的事件 , 就会感到挫折和沮丧 。 那些无法了解、无法掌控 , 但又不得不面对的事情 , 就让人们感到了压力 , 好像回婴儿时期 , 第一次听到语音合成器制造的人类声音一样 。
02 缺乏控制感的长期影响
研究还发现 , 人们对于生活事件的不可控制感不仅会产生短暂的压力感和负面情绪 , 还可能会引发更长期的情绪问题 , 影响人们对于生活幸福感的体验 。
2017年 , 伯明翰大学商学院的研究人员 , 曾对英国两万名公司员工的数据进行过系统性的分析。 他们发现 , 有 40% - 50% 的受访员工表示自己在工作中的自主权比较低 , 尤其是在工作节奏和时间安排上没有自主决策的能力 。
Via:eLearningIndustry
数据分析还显示 , 职员们在工作当中感受到的自主权越多 , 幸福感和工作满意度就越高 。 这个研究告诉我们 , 一个可预测、可掌控的工作或者生活环境 , 会增加人们的幸福感 , 从而提升生活质量 。
实验还显示 , 灵活的工作日程和工作环境对女性的积极影响作用更大 , 这很可能是因为自主性更强的工作可以让职业女性更好地平衡家庭和工作 。
03 压力对控制感的反作用
最近 , 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招募了 205 名 60 - 94 岁的老年人参与者 , 对他们进行了为期三周的心理学信息监测 。
通过数据分析 , 研究人员发现睡眠质量和压力情绪能够显著地影响老年人对生活的控制力和的感知能力 , 教授纽珀特等人还发现 , 压力对人们的控制感的影响是持久的 。
Via:Dribbble
当人们经历过高压事件后 , 事件对当事人情绪的负面影响可能会持续一天以上 , 进而会对当事人的自我控制能力造成长期的影响 。
可见 , 压力与控制力之间存在一个不健康的循环:当人们感到自己对生活或其他事物的控制力变弱时 , 会感到压力 , 这样的负面情绪又会进而促使人们对事物感受到的主观掌控力降低 。
04 压力对大脑的影响
以上研究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不可预测事件对人的影响 。 从自然科学的角度 , 不可控的外界压力会给大脑能量带来什么变化呢?
伦敦大学学院的脑科学专家卡尔弗里斯顿 , 曾在他的专著里从统计学的角度阐释了不可预测性对于大脑的影响:
根据熵增的理论 , 自然界的万物都会自发地从有序向无序发展 , 并且一直遵守这个规律 。 而从无序变为有序的过程则需要注入能量 。
同理 , 生活中遇到的那些出乎我们意料的压力事件可以被看做是无序的 。 所以 , 大脑的认知系统在努力减少对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时 , 它会面临一个关键的限制:减少不确定性所需的大脑能量 。
【新浪科技综合|面对未知为何总是充满焦虑? 焦虑是大脑进化中必要的机制】Via:Theadventuresofawildflower
而如果事情迟迟不能得到解决 , 可能会进一步导致大脑的能量危机 , 甚至可能导致全身和脑功能紊乱 , 例如记忆受损、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等 。
综上所述 , 压力是需要大脑额外的能量来化解的 , 当大脑能量不够时 , 大脑就会陷入危机 , 人的健康也会面临威胁 。
05 如何应对不可控的压力?
事实上 , 减少不可预测的事物并不容易 , 毕竟没有人能够预知未来 ,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增加生活中的可预测性来对抗压力 。 这个说法在神经学研究中也被验证过 , 在神经学研究中 , 科学家们常常用老鼠做实验来推断人的脑部活动变化 。
在一个研究老鼠压力感的实验中 , 科学家发现 , 在老鼠在接受有规律的压力源刺激时 , 比如每次灯打开后就会受到电刺激 , 这样可预测刺激给老鼠带来的压力要明显低于随机电刺激小老鼠带给它们的压力。 这也就是说 , 当老鼠们可以预测压力是有规律地出现时 , 他们的压力就会比较低 。
人也一样 , 如果人能够预见到他会经历的压力 , 那么压力带给他的危害就比随机的压力出现时要小得多 。
比如每个月10 号学校都会有月考 , 你的大脑就会早早地准备好去面对“10号考试”这个事件 , 考试日期逼近时 , 你也不会特别紧张 。 但是 , 如果突然得知 20 号也要考试 , 这场“意外”的考试就会使你倍感压力 。
Via:Freepik
所以 , 在生活中 , 人们可以通过增加可预期感来减少这种压力 , 也就是把压力尽量规律化 。 比如 , 你可以每天早上 , 或者前一天晚上 , 写好一个一天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列表 , 并且明确每个任务或者项目的目标 。 这样 , 你就已经预测到这一天中可能出现的压力事件了 , 当压力事件真的出现时 , 压力就不会很大 。
同样 , 你也可以在每次任务开始前 , 先进行一次“头脑风暴” , 缜密地考虑一下各种在任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阻力 , 这样可以帮助你预测任务中可能经受的挫折 , 从而减少压力的产生 。
比如 , 在登山之前 , 问自己 , 如果天气比想象中的糟糕怎么办?如果不小心摔跤了 , 如何紧急处理?在做演讲之前 , 也问自己 , 如果今天投影仪放不出来 , 还有什么备选方案可以辅助我的演讲?在考试之前 , 问自己 , 如果老师一反常态 , 把考卷出得特别难 , 或者突然改变打分标准 , 我该怎么办?
通过预想到诸如此类的突发情况 , 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提高 , 遇事时也不会再那么紧张、无助 。 使用这种方法时 , 我们对于压力事件的理解能力也会增强 。 因为 , 通过罗列出自己可能遇到的意外事件 , 我们的大脑就开始分析和思考这些事件了 。
Via:GIPHY
生活中没有写好的剧本 , 不可预测性本来就是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一部分 。 这就好比掷骰子 , 我们知道骰子一定会给出一个数字 , 但是我们不确定是哪一个数字 。
有句话说 , 唯一不变的事 , 就是世界一直在变 。 所以我们其实完全可以将不可预测性理解为一种人生常态 。 在面对不可预知的事件时 , 我们常常默认这些事情都是自己无法控制的 , 因而产生很大的压力和无助感 。
不妨换个角度 , 将不可预见的事物看做是新的机遇和挑战 , 并且做好规划和准备 , 我们就可以将不可测的情况转变成“我们曾经设想过的可能性” , 只有这样 , 当我们遇到困难时 , 也不会感觉束手无策、焦头烂额了 。
06 总结
人的大脑天生就会对于不熟悉、不理解的事件感到警觉和困惑 , 而不可预测的意外事件就属于这一种事件 。
这些事件短期内会让人紧张、感到压力 , 长期来看 , 也有可能影响人们生活的幸福感 , 而且会反过来 , 进一步导致人们失去对于生活的掌控感 。
想要降低这些负面影响 , 人需要增加自己生活的可预期感 , 规划自己的生活 , 预测各种可能的风险 , 理解意外事件本来也是生活中的一部分 。
哈佛医学院精神病学教授雷斯勒曾经说过:“有规律的生活对健康和发展都有好处 。 ”让我们学着做好未来的规划 , 减少压力感吧 。
推荐阅读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机身重量|黑科技眼控对焦23年后回归,升级! 江一白解读EOS R3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