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原题知识积累叠加互联网应用推动技术创新
中国制造业发展由模仿创新到集成创新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知识 。 互联网的广泛应用 , 加速了企业生产知识的整合和更新 , 并最终形成制造业技术创新的突出优势 , 制造业吸引外资也由原来劳动力丰富的优势向因知识积累和互联网应用叠加形成的新优势转变 。 这为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实现动力转换提供重要“窗口期” 。
知识积累与互联网运用形成新的技术创新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 , 中国制造业利用劳动力丰富的比较优势 , 大力推进招商引资 , 利用外资技术的外溢效应 , 通过技术模仿逐步实现了产品出口的规模化 。 制造业在这一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 , 实现了由简单模仿到部分元器件技术的创新 , 改善了部分产品的使用功能 , 也提升了技术创新能力 。 然而 , 长期从事来料加工和以出口为主的发展模式 , 造成制造业长期依赖技术模仿、自主研发能力欠缺、一些核心零部件仍受制于发达国家的现象 。
企业的知识积累是长期过程 , 其随时间延长所形成的知识积累体现了企业知识的“厚度” 。 企业生存的时间越长 , 积累的知识越丰富 。 但企业的生产知识由不同的员工所拥有 , 属于隐性知识形态 。 此外 , 不同类型企业积累的知识内容不同 , 企业为便于知识交流和技术合作 , 往往会在空间上集聚 。 这种空间集聚的企业具有丰富的异质性知识 。 不同的企业为达到知识互补 , 往往有不断集聚的趋势 , 这也成为吸引高端企业加入的优势 。 空间集聚区域的技术创新能力也会因此得到相应提升 。
互联网在制造业领域的广泛应用 , 不仅加速了企业的知识积累进程 , 而且加快了企业内部知识的显性化速度 。 通过互联网 , 企业中个人的隐性知识转变为显性知识并成为企业的共同知识 , 这加快了组件企业与设计企业之间的知识交换频率 。 这不仅是设计企业提升制造业产品效率的需要 , 也是保证组件企业能够按照设计企业原始思路进行加工和生产的需要 。 随着互联网推动组件企业和设计企业之间知识流动的不断加快 , 中国制造业不仅具备了与国外高端制造业通过互联网实现知识交流和技术合作的能力 , 也形成了吸引发达国家设计企业到中国投资的优势 , 我国制造业正由原来的被动接受发达国家企业的知识传输 , 向平等的知识合作演变 。 从“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制造业的集聚规模看 , 这里的制造业已形成异质性知识网络 , 企业正在由原来的模仿技术转向集成技术创新 。 在这些区域 , 企业的知识积累与互联网应用相结合 , 正在加快形成自主技术创新的核心能力 , 突出表现在重大装备制造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集成能力不断提升 。 这说明 , 当前中国制造业正在由以劳动和资本要素推动的技术模仿创新 , 向以知识积累和互联网技术综合推进的自主创新演变 。
互联网的应用改变了企业价值实现方式 。 互联网在区域内企业的知识积累过程中 , 将区域内异质性知识相互交融并衍生出新知识 , 不断拓展知识宽度 , 激活异质性制造业企业的知识活力 , 这能够促进区域“碎片化”知识演变为技术创新的内在优势 。 企业的创新理念可以通过区域互联 , 利用区域内丰富的异质性知识 , 最终落地形成创新产品 。 同时在区域内 , 知识积累和互联网结合不断改变设计企业和组件企业原有的分工格局 , 从而实现区域内价值链的攀升 。 互联网不仅助推商业模式变革 , 实现企业价值增值 , 还创造出新商业模式吸引外资企业 , 为高质量引进先进制造业创造条件 。 它带来了企业创新资源组合方式及连接方法的变化 , 降低了企业创新过程中的交易成本 , 甚至改变了人们对技术创新的认知 , 使企业能够基于互联网思维进行技术创新 。
知识积累叠加互联网应用自主创新机制的演变
将知识积累和互联网的应用相融合 , 构建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新动力机制 , 已成为提升制造业产业结构的重要路径 。 进一步推动知识积累与互联网技术叠加 , 形成技术创新新优势 , 需要着重以下方面:
建立知识积累量化测量的组织机构 , 强化企业的知识积累厚度 。 政府应以高科技产品出口为着力点 , 建立知识积累量化测量的组织机构 , 强化企业的知识积累厚度 。 尤其是及时制定并实施相关举措 , 强化区域内技术网络合作 , 进一步提升区域内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
通过产业集聚的变化 , 衡量知识积累与互联网叠加推动技术创新的程度 。 企业知识积累到一定厚度和宽度时 , 往往会产生集聚现象 。 政府需促进知识在区域内的流动 , 以集聚区引进、消化和吸收高技术外资来拓展空间知识的宽度 , 促进区域内集成创新 , 以区域内异质性产品密集度为指标 , 构建异质性知识集聚平台 , 探索“碎片化”知识演变为创新技术的内在机制 。
利用模块化产品中设计企业和组件企业之间知识流动促进技术创新 。 设计企业与组件企业存在一定的知识势能 。 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加快了不同知识势能企业的接触频次 , 提高了知识势能变化的速度 。 利用组件企业的知识积累厚度 , 实施元器件技术创新 , 带动产业价值链攀升 。 这不仅是模块化生产中产品设计企业和组件企业动态化演变的必然 , 也是以客户为主导的价值实现的客观要求 , 是提升产业链条的重要手段 。 政府可以通过企业出口衡量知识流动速度 , 促进知识积累与技术创新演变 。 同时 , 利用区域异质性企业集聚形成的引资“洼地”吸引优质企业投资 , 从而更好地提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 。
互联网激活知识积累 , 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 抓住互联网与企业知识融合形成的深度知识 , 促进知识积累向技术创新转化 。 企业专属性知识积累已经形成规模效应 , 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设计企业对组件企业的知识依赖 。 这就为组件企业制衡设计企业创造了条件 。 互联网能够促进集聚企业知识融合向技术创新的演变 , 利用知识空间集聚的优势参与全球价值链整合 , 多方面推进制造业由模仿创新向自主技术创新转变 。 政府要规范互联网平台建设 , 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并最终实现产业升级 。 总之 , 在制造业生产模块化背景下 , 中国制造业抓住元器件生产创新足以影响整个设计结构变化 , 利用长期积累的生产知识并发挥互联网作用 , 一定能够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并推动制造业产业升级 。
(作者:李新功 , 系河南大学工商管理研究所教授;本文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BJY037〕阶段性成果)
【集聚|知识积累叠加互联网应用推动技术创新】[责任编辑: ]
推荐阅读
- 集聚|向全球应用创新策源地持续迈进 上海“双千兆”应用体验中心正式揭牌
- 问答|紧追B站加码知识类内容,抖音上线“学习频道”
- 显示器|华光昱能知识--DP2.0跟DP1.4有那些不一样?
- 审判|直接服务“三城一区”主平台,怀柔科学城知识产权巡回审判庭成立
- 词条|百度百科上线2500万词条,超750万用户参与共创科普知识内容
- 敏捷|上海人工智能“十四五”规划发布:集聚超20个国际顶尖团队
- 风险|筛选风险词、用实体类型推断限售商品,阿里安全夺冠知识图谱大赛
- 字节跳动|抖音上线学习频道,为知识内容增加一级入口
- 知识科普|直管内径、凸缘管内径密封快速接头 管内壁粗糙的管口格雷希尔GripSeal连接器
- 知识类|万兴科技“虚拟人”低调上线 或为泛知识类视频创作带来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