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时代来临 , 传输速率、带宽容量的提升 , 正在引爆信息传输数量呈现指数级增长 。
权威咨询公司Ovum预测 , 5G用户的月平均流量将从2019年的11.7GB增长至2028年的84.4GB 。 加之物联网连通大量智能家居 , 如今个人数据逐渐由设备转向云端 , 个人在云端的数据存储和加工处理需求都在激发 , 走向线上化、全天化、全场景化 。
作为线上主流存储介质、互联网最早的产品之一 , 网盘的价值正在不断放大 。 业内观点普遍认为 , 网盘行业将再次迎来快速发展与演变 , 从而真正走向另外一种形态:云服务操作系统——不只是存储工具 , 更是跨硬件的用户个人数据一站式操作系统 。
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时间里 , 表面上经历过很久兴盛期的网盘业务 , 实际上一波多折 。 如今站在5G的风口上 , 网盘生意到底该如何经营下去?
文章图片
行业多年盈利困局【数据|5G时代下,百度网盘如何率先抓住“云服务”新机遇?】早在3G时代的2009年 , 华为推出了华为网盘 , 标志着国内最早运营网盘的服务商诞生 。 自此之后 , 像百度、腾讯、阿里、新浪、网易、360等国内知名互联网公司纷纷入局 , 网盘行业成为了各大巨头眼里的“香饽饽” , 甚至OPPO等一些手机厂商也相继推出了自己的网盘产品 。
文章图片
为了争夺市场用户 , 巨头们不约而同地选择对用户免费提供网络储存空间 , 试图烧钱换市场 。 你送5G、我就送10G , 这样的恶性竞争最后增长到了2T 。 作为3G时代的网民 , 很多人还在拿着功能机看小说度过闲暇时光 , 而且当时大部分视频都只有360P、720P , 远远超出当时用户的主流需求 。 从后来看 , 当时各服务商其实都没有看到网盘的真正价值 , 持续提供“免费午餐”显然难以为继 。
千万用户基数之下 , 网盘服务商的服务器等硬件以及人力成本不断上升 , 微薄的利润与高额的投入成本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 2016年 , 360网盘仅在储存、服务器、带宽三项成本每月的成本就超过了4000万元 , 而会员付费用户仅仅只占2亿用户的0.1% 。 这种情况下 , 各服务商们想要获得盈利显然是遥遥无期的 , 苦苦支撑一段时间后 , 大多都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关停或转型 。
文章图片
大浪淘沙般的行业洗牌后 , 喧闹的竞技场上只剩下百度网盘、腾讯微云等少数玩家 。 根据Quest Mobile数据显示 , 百度网盘的注册用户数量已突破7亿 , 市场份额占比高达85% , 位居第二的腾讯微云市场率不到其十分之一 。 此外 , 在人均使用时长、人均启动频次、渗透率等细分数据上 , 百度网盘亦处于领跑状态 。
事实上 , 网盘是一个舶来品 , 美国的网盘公司走的就是收费路线 , 网民也愿意为云存储业务付费 , 以其中的佼佼者Dropbox公司来说 , 在2019年就实现了16.6亿美元的营收 , 几乎全部来源于付费 , 而且营收增速常年保持在25%以上 。 即便如此 , 该公司也一直陷在亏损泥沼 , 没有实现真正的盈利 。
更何况中国用户早已习惯“免费午餐” , 付费习惯养成路途迢迢 。 艾媒咨询的调研数据显示 , 尽管有过半受访用户表示支持网盘会员收费 , 但同时也有44.5%受访个人网盘用户不满意非会员使用功能受限 。 这也意味着 , 网盘市场某种意义上是一个极度撕裂的市场 。 这就使得传统网盘业务要在中国实现盈利变得更加艰难了 。
发展十余年后的今天 , 网盘生意到底该往哪走 , 存不存在真正可行的商业模式?
云服务或成网盘未来引爆点 需要指出 , 网盘业务是典型的不具备规模效应、而是累计效应的互联网业务 。 每增加一个用户 , 成本都会成倍数递增 。 像百度网盘 , 支撑它7亿注册用户需要付出的带宽成本、服务器成本就是一笔用户无法感知的昂贵支出 。 以其阳泉数据中心为例 , 按每块8TB 硬盘2000元 , 每个服务器1万元来算 , 光硬件成本就得 19.6 亿 , 平均每 TB 319.5 元 。 硬件之外 , 阳泉数据中心每存1TB的数据 , 需要的电费和带宽费每年也得 106 元 。
这也意味着 , 对于网盘这门生意而言 , “节流”是远远不够的 , 要想可持续发展 , 关键还在于“开源” 。 以存储模式为基础的传统网盘服务 , 其发展空间永远是有限的 。 在它基础上紧跟广大用户对网盘功能需求变化 , 持续更新迭代 , 不断提高使用的便捷性、不断增加使用场景 , 提供具有特色的增值服务 , 才是未来网盘发展的主要方向 。
2019年 , 百度网盘最早提出从工具向操作系统的转型战略 , 大力发展云服务 。 经过这两年摸索 , 百度网盘的云服务生态已初具规模 。 2020年9月份 , 百度网盘在最新发布的11.0版本中 , 集中将云加工、云解压这些网盘的云端数据服务打包起来 。 新版本发布之后 , 很多用户开始反馈:“才知道百度网盘不止是一个存储工具 , 原来还有那么多云端服务 。 ”
例如 , 百度网盘持续更新在线视频播放功能 , 从一个简单的播放 , 到高清播放、倍速播放、投屏播放;将相册独立出来 , 成立一刻相册 , 满足用户收藏、管理的需求;运用百度的AI技术 , 提供文字转音频功能;引入美图秀秀、云冲印等第三方小程序产品 。
文章图片
这种云服务能力 , 使得百度网盘有了从工具向平台跃迁的趋势 。 日积月累 , 百度网盘从当初单一的“云U盘”属性 , 转变成初具规模且能覆盖工作、生活、娱乐等全场景的云服务生态 。
值得一提的是 , 在工作场景中 , 百度网盘基于日趋完善的文件编辑处理功能 , 已经成为了协同办公、移动办公的必备工具之一 。 在trustdata发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关于移动大数据最新一期报告显示 , 商务办公应用板块中 , 2月主流商务办公类应用日均启动次数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钉钉、企业微信及百度网盘 , 三者同比涨幅为涨幅分别为131.4%、45.2%及52.5% 。 而对于学生等一些特定用户人群 , 百度网盘提供的视频在线播放、笔记记录以及文件归类、收发作业等功能也愈发满足学习场景下许多学生的需求 , 而不只是学习课件的存储仓库 。
总的来看 , 百度网盘已经从个人原始需求驱动的工具模式 , 升级为个人云服务驱动的平台模式 。 那个为运营成本、用户口碑困扰的百度网盘终于逐渐走出了困局 , 日趋接近它最开始想要成为的模样——一个综合云操作系统 , 并且这些云服务及为用户创造的新价值 , 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用户看见 。
拥有7亿强大用户基础的百度网盘 , 正在通过云服务连接合作伙伴 , 它拥有无限的扩展空间 , 这种模式恰似如今的微信 , 通过积累用户获取、扩展服务商业机会 。 网盘业务发展十余年来 , 中国互联网巨头们一直求而不得的商业模式 , 在百度网盘近两年的探索中 , 似乎找到了向好的迹象 。
文章图片
乘着5G、物联网、AI技术应用的东风 , 基于个人数据的云端处理服务已经成为了网盘业务新的商业变现新风口 , 未来的网盘竞争基本将围绕个人云服务生态而展开 。 云服务生态越完善的产品 , 就能给用户提供更多在存储之外的增值价值 , 建立更强的产品竞争力 。 网盘行业能否在5G时代抓住时代机遇乘风破浪?大家正拭目以待 。
推荐阅读
- 区块|面向2030:影响数据存储产业的十大应用(下):新兴应用
- 下架|APK Installer 和 WSATools 同时躺枪:冒牌应用登陆微软应用商店
- 原神|《原神》「飞彩镌流年」2.4 版本预下载已开启
- 选型|数据架构选型必读:2021上半年数据库产品技术解析
- 殊荣|蝉联殊荣!数梦工场荣获DAMA2021数据治理三项大奖
- 数据|数智安防时代 东芝硬盘助力智慧安防新赛道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最新消息|CES线下回归受阻:受奥密克戎肆虐影响
- 泡芙|传下去
- 最新消息|宁德时代再投240亿元扩产宜宾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