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小家电的“网红”逻辑还能坚持多久
本文来自家电网
用完“网红”按摩仪后却被诊断为脑梗死(动脉夹层) , 高血压3级(极高危);用完“网红”美容仪却引起脸部肌肤的低温烫伤;平时使用的“网红”LED台灯在风险监测中频频起火、爆炸……
随着2020年线上消费大火 , 小家电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2500亿元增长为2020年的近4500亿元 。 与此同时 , 小家电单价低、周期短、免安装的产品属性与线上渠道高度适配 , 充分满足当下人们碎片化的生活场景需求 。 在线上渠道变革加速 , 对零售“人”“货”“场”三要素影响力增强的当下 , 小家电整体的快消品属性得到强化 , 整体产品质量也在快速下滑 。 这不仅体现在其频发的产品事故中 , 还体现在其华而不实的功能上 。
家电中的“小罐茶”
2019年 , 以“小罐茶 , 大师作”为口号 , 以营销大师杜国楹为幕后推手的茶叶品牌“小罐茶”在上市两年多就成了中国茶叶界的新晋“网红” 。 里面的广告词:“小罐茶 , 八位制茶大师手工制作 , 每一罐都是泰斗级大师手工制茶”更是让人朗朗上口 。
文章图片
图1/2
【新浪科技综合|小家电的“网红”逻辑还能坚持多久】
朗朗上口的广告词固然好 , 但是小罐茶500元80g的价格却引来争议 。 有人算了一笔账 , 要是小罐茶的广告词属实 , 那么制作小罐茶的“大师”们一天要炒 , 1466斤 , 差不多就是大半吨的量 , 而普通的茶师一天炒茶仅为30斤 。 一时间 , 小罐茶这种网红式的广告就带上虚假宣传的嫌疑 。
有趣的是 , 这种“小罐茶”现象同样出现在小家电市场上 。 知名带货网红“李佳琦”在直播带货某款不粘锅时 , 打下去的鸡蛋却是处处粘锅 。 李佳琦发现情况不对 , 从助手手里接过铲子试图救场 , 并强调“它不会粘的 , 不会糊的” , 但鸡蛋却牢牢粘在锅底 。 对此 , 该不粘锅公司直接回复称:不粘锅没问题 , 是李佳琦不会做菜 , 把冰箱里拿出来的 , 非常冷的鸡蛋放在热锅里就会出现这种现象 。 不过在直播中 , 这位网红是很明显放了油 , 却依然粘锅 。 谁是谁非 , 心知肚明 。
另外 , 小家电行业的虚假宣传现象可是留有“案底”的 。 2019年上海市场监管部门公开行政处罚信息显示 , 知名小家电品牌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被处以348万余元罚款 , 原因是其广告“存在严重虚假宣传行为” 。 而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20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 , 新兴产品和网红家电扎堆的厨房电器、家用小电器成为消费者投诉的众矢之的 , 仅厨房电器投诉量就过万 。 品质不一、虚假宣传更是成为消费者投诉的新热点 。
有行业人士表示 , 小家电投诉量增长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 。 一方面 , 小家电市场扩大吸引到了大量玩家 , 但其中更多的是侧重营销 , 通过推广和包装树立起品牌 , 产品本身则乏善可陈 , 且售后问题也逐渐增多;另一方面 , 虽然小家电行业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 但是发展比较混乱 , 其市场的细分线和产品线比较多 , 还不断地衍生出新的品类 , 很多企业在发售新产品时 , 并未考虑到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和售后问题;最后 , 小熊、初普等这些网红小家电品牌重营销轻服务路线的成功 , 让整个小家电行业更加轻视对产品的研发和质量保障 , 撞一天和尚敲一天钟 , 能卖一台是一台 。
小家电的“网红”逻辑
在互联网科技发达的当下 , 在网民的审美、审丑、娱乐、刺激、偷窥、臆想、品味以及看客等心理的催生下 , 网红由此诞生 。 这些人大多是符合当下Z世代年轻人的价值观 , 审美观而被捧红 。 他们为粉丝们输出内容 , 而粉丝则回馈给他们收益 , 形成这样的一个经济闭环 。
同样 , 如今的小家电也在努力地使自己变为“网红”:外观小巧可爱、简约时尚;产品省空间、易操作、分量小来贴合当下“懒人经济”与“单身经济”的需求;与各类美妆博主、美食博主等网络红人搭配 , 为产品添加时尚、潮流等属性 。 那么 , 这些营销策略是否为企业带来收益了呢?
文章图片
图2/2
答案是肯定的 , 以网红品牌小熊电器为例 , 2020年小熊电器的股价由年初39.86元/股一路上涨至7月的165.9元/股 , 涨幅超过3倍 , 市值从60多亿元一度飙升至253亿元 。
不过 , 有业内人士质疑称 , 由于技术门槛低 , 产品更新迭代快 , 网红小家电缺乏技术、标准等条件约束 。 且网红小家电往往是营销为上 , 很多产品看似和某些拥有技术积累的大品牌产品“一样” , 但实际上没有牢靠的技术支撑 , 产品质量难以保障 。 持续的质量问题 , 只会打击消费者的消费热情 。
而对于同样重营销的小熊电器 , 这条路似乎也开始遇到坎坷 。 在小熊电器发布的《2020年度业绩报告》中预计2020年全年净利润仍可保持50%以上的增长 , 但与2020年前三季度的业绩对比来看 , 第四季度的增长远未达到预期 。 虽然小熊电器方面解释为受新冠疫情影响 , 同时结合实际发展的战略需要 , 公司对费用投放节奏进行了战略调整 , 但是专家分析却认为 , 小熊电器轻研发无法筑起技术壁垒 , 品类趋近饱和 , 其擅长的品类创新、高颜值设计等手法极易被模仿 , 缺乏具有长期竞争力的核心技术 。
在小家电行业拥抱“网红”逻辑之前 , 国内小家电普及率还不到10%;在“网红逻辑”到来后 , 小家电普及率一直持续增长 。 但是同样需要注意的是 , “网红”逻辑也同样为行业带来重营销轻质量的不良风气 。 小家电厂商应了解到 , 作为一个企业应承担起为消费者提供合格产品的义务 , 更是要为消费者提供实用、好用的产品 。 若想走的长且远 , 小家电企业就必须要开始学着自己走路 , 在产品研发实力与售后维护处加大砝码 。
(家电网? HEA.CN)
推荐阅读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机身重量|黑科技眼控对焦23年后回归,升级! 江一白解读EOS R3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