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程老了?二次上市在即,它的未来有多少想象空间


|携程老了?二次上市在即,它的未来有多少想象空间
文章图片
图1/7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黎明
来源:深燃(ID:shenrancaijing)
传了半年多的携程回港二次上市 , 终于尘埃落定 。 4月6日 , 根据港交所官网信息 , 携程香港上市正式获批 。 不出意外 , 携程将在4月19日正式挂牌 。
在很多人印象中 , 携程这家公司似乎太老了 。 它成立于1999年 , 跟阿里、百度、腾讯、网易等互联网巨头属于同一时代 。 但跟这些巨头不同的是 , 携程很早就结束了在线旅游行业的战争——2014年入股途牛、投资同程 , 2015年收购艺龙、合并去哪儿 , “一超多强”的格局奠定后 , 携程一直是中国在线旅游行业的老大 。
消灭了战争 , 也让这个行业少了些波澜 , 更少了精彩的故事 。 于是有人问 , 携程还有必要创新吗?它是否因此就变得不思进取?
前几年 , 比携程小12岁的美团崛起 , 从外卖跨界切入酒旅市场 , 只用了几年时间 , 就号称酒店间夜量超过了携程 。 又有人开始质疑 , 携程的江山是否依然稳固 。
对于很多大公司而言 , 过去的成绩和经验 , 可能是财富 , 也可能是包袱 。 要保持年轻和战斗力 , 靠的一定不只是历史上的积累和深耕 , 而是未来的创新和进化 。
二次上市的携程 , 有22年的积累 , 有绝对领先的市场份额 , 这一点毫无疑问 , 但市场更关心的是 , 在未来 , 携程还有多少想象空间?在线旅游这个赛道 , 还能玩出哪些新花样?
站在二次上市的节点 , 是时候对携程来一次价值重估了 。
携程的家底
携程的业务分为四大块:交通、住宿、度假、商旅 。 直观的说 , 通过携程APP , 你可以在线订车票、订酒店、买景区门票 , 还可以跟团游或公务游等等 。 总之 , 有关旅游的一切需求 , 你几乎都可以在携程平台上得到满足 。 按照业内的说法 , 这是 “一站式旅行平台”的优势 , 能够覆盖几乎所有的旅游场景 。
这种“全能式”的服务模式 , 让携程的规模比竞争对手庞大很多 。 早在2011年 , 携程就成为中国GMV(商品交易总额)最高的在线旅行平台 , 并连续十年位居第一 。 2018年 , 携程的GMV超过Booking , 首次问鼎全球第一 , 并连续三年保持第一的优势 。

|携程老了?二次上市在即,它的未来有多少想象空间
文章图片
图2/7
携程历年GMV 制图 / 深燃
根据易观报告 , 以GMV口径统计 , 2019年 , 全球前5大旅行平台在总市场份额的占比为7.0% , 其中 , 携程占比为2.3% , 排第一;同口径下 , 2019年 , 中国前5大旅行平台在总市场份额的占比为21.5% , 其中 , 携程占比为13.7% , 较排名后四位的总和还高出5.8% 。
携程的各项业务中 , 最核心的是住宿预订和交通票务 。 过去三年 , 这两项业务在携程整体营收中的占比 , 一直维持在78%左右 。 疫情前(2019年) , 这两项业务分别为携程贡献了135.1亿元和139.5亿元的收入 , 并且始终保持着高增长 , 这被视为携程的核心竞争壁垒 。

|携程老了?二次上市在即,它的未来有多少想象空间
文章图片
图3/7
携程收入结构 制图 / 深燃
住宿预订和交通票务都是刚需 , 但住宿的变现能力要比交通强 , 能延展的服务类型也更加多元 , 所以过去 , 携程的打法是——“交通引流 , 住宿变现” 。 而在住宿这个垂直领域 , 利润最丰厚的是高星酒店 。 携程 , 就牢牢占据了这块最肥沃的领地 。
一位酒店行业的业内人士对深燃说 , 携程在高星酒店有很深的布局 , 在高星酒店市场 , 用户对携程的依赖度最高 , 携程的酒店间夜量中 , 高星酒店占比超过50% 。 另外 , 其实不只是高星酒店 , 在整个在线旅游市场 , 携程的特色就是在高端市场有很强的话语权 。
2015年到2019年的五年里 , 携程的总收入从109亿元 , 增加至356.7亿元 , 始终保持着15%以上的增速 , 2019年的净利润高达70亿元 。
【|携程老了?二次上市在即,它的未来有多少想象空间】2020年疫情期间 , 在线旅游行业是重灾区 , 各大在线旅游平台在线比惨 。 但从数据来看 , 携程的恢复速度要快于主要的竞争对手 。

|携程老了?二次上市在即,它的未来有多少想象空间
文章图片
图4/7
2020年三大OTA巨头营收增速 制图 / 深燃
2020年上半年 , 三巨头的收入下滑幅度都很大 , 但从下半年开始 , 携程的恢复速度明显加快 。 最明显的是四季度 , 携程收入下滑幅度收窄至40% , 但是Booking和Expedia收入分别下滑63%和57% 。 另外 , 四季度Booking和Expedia还是亏损 , 而携程已经连续两个季度盈利了 。
根据Fastdata极数发布的《2020年中国在线旅游行业报告》 , 2020年前三季度 , 携程业务恢复率超过Booking和Expedia , 在全球OTA前三名中排在第一 。
作为老巨头 , 不仅业绩能打 , 抗风险能力还很强 。 也正是因此 , 携程才在过去多年一直稳坐中国OTA老大的位置 , 而且能到海外跟国际巨头扳手腕 。
携程老了吗?
大局已定之后 , 相比其他高度竞争的新兴行业而言 , 在线旅游行业显得有些“静止”了 , 这给外界一种印象——携程老了 。
比如 , 如今携程的股价 , 相比五年前 , 并没有太大涨幅 , 即便携程的收入翻了好几倍 。 对于资本市场而言 , 携程需要注入更多新鲜血液 , 需要新故事 。
如今回过头来看 , 疫情或许是一个转折点 , 得以让变化发生 。
去年疫情爆发时 , 各大在线旅游公司业绩直接腰斩 。 携程做了一个让外界非常惊诧的举动 , 把董事局主席梁建章推出来 , 做“BOSS直播” 。
梁建章是60后 , 携程老板 , 同时还是北大教授、学者 , 在这些看起来“严肃”的身份下 , 他突然在直播间用cosplay的方式 , 做起了直播带货 。 梁建章cosplay的角色包括唐伯虎、秦始皇、海王等 , 还有“国粹”变脸、Rap、贯口等10余项技能展示 。 从去年3月到7月 , 他保持着至少每周一场的节奏 , 把直播做成了一场巡回真人秀 。

|携程老了?二次上市在即,它的未来有多少想象空间
文章图片
图5/7
梁建章在直播中扮演的角色
一位携程内部人士告诉深燃 , 梁建章之所以这么卖力做直播 , 并非想出风头 , 而是为了推动直播业务发展 , “相当于老板亲自背书 , 供应商和合作方一看老板都亲自下场了 , 参与的积极性会更高 。 ”
这吸引了大量年轻人观看携程直播 。 携程方面曾公布数据 , 携程直播的观众中 , 80后占比58.4% , 90后占比18.4% , 这两类年轻人占到了观众人数的近八成 。

|携程老了?二次上市在即,它的未来有多少想象空间
文章图片
图6/7
携程直播观众年龄层分布
事实上 , 年轻用户在携程的比例过去几年一直在逐年提升 。
携程执行副总裁兼CMO孙波透露 , 每一年新增客户中 , 25岁以下人群的占比一路飙升 , 在2021年 , 新增用户中超过一半是25岁以下 。 易观千帆数据显示 , 携程平台95后-80后人群占比为77.7% , 年轻且高净值的特征明显 。
年轻人是旅游消费的主力军 , 他们活跃、消费频次高 , 而且随着收入逐年增加 , 他们的消费能力也逐年增强 。 这些高价值的用户 , 将在未来成为各大平台争抢的对象 。
站在更高的维度 , 再来看携程力推的直播业务 , 我们会发现 , 直播其实只是携程整个内容营销生态中的一环 。 内容产品和营销平台的升级 , 才是携程在讲的更大的故事 。
过去 , 携程是一个交易平台 , 用户需要订票订酒店 , 打开携程APP , 找到对应产品直接下单 , 下单完就走了 , 停留时间并不长 。 但现在 , 携程不想只是成为一个交易平台 , 它还想成为内容平台 , 甚至是一个旅游社区 。 直播 , 就是内容的一种呈现形式 。
除了知名度最高的BOSS直播 , 携程还推出了每天持续的官方特卖联播 。 其实现在打开携程APP , 基本上每个时间段都有人在直播 。 另外 , 携程还在做星球号 , 以及携程社区 , 商家利用携程提供的营销工具 , 可以把用户沉淀在自己的私域流量里 , 在携程养粉丝 , 甚至还能建粉丝群 , 做精准营销 。
这跟淘宝当年的路径非常相似 。 一开始淘宝只是一个交易平台 , 平台需要源源不断的流量供给 , 但流量总有见顶的一天 。 于是在2016年 , 淘宝将社区化、内容化、平台生活化 , 定为未来的三大方向 , 试图从一个购物平台 , 走向内容生产平台和消费社群 , 这样可以盘活流量资源 , 从内容向交易转化 。 淘宝直播 , 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崛起的 。
淘宝直播让淘宝进入第二春 , 携程直播 , 或许也能让携程“老树发新芽” 。 当然 , 携程很难和别人走到同一条路上 , 这条路必须由携程自己来走 。
重新认识携程
疫情确实改变了很多东西 。 不论是用户的旅游需求 , 还是整个在线旅游市场 , 以及携程的经营策略 , 都不能再用过去的眼光来看待 。
携程也在转型 。 在3月29日携程举办的旅游营销枢纽战略发布会上 , 梁建章说 , 过去一段时间 , 以及未来一段时间 , 携程要做的事 , 就是把营销的工作做好 , 营销有很多内容 , 包括流量、管理内容、商品管理等等 。
过去 , 携程有很多优势 , 比如 , 携程有数量最庞大的用户群 , 最高端的旅游产品 , 最具优势的市场份额 , 但这都只是传统优势 。 想要锦上添花 , 就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 , 需要创新和迭代 。 这件事情很难 , 但如果做好了 , 携程的业绩和市值 , 都能再上一个台阶 。
那么 , 携程新的增长点可能来自哪里呢?
首先是以直播、社区、星球号为代表的携程内容营销生态 。
携程招股文件显示 , 2020年全年 , 携程通过在线直播平台推出超过60000种产品 , 携程直播+特卖频道实现商品交易总额超过50亿元人民币 。 超过40%的用户在携程直播平台上至少进行过两次交易 , 实现内容到交易的价值转化 。
内容体系成熟之后 , 携程的收入结构也可能发生变化 。 过去携程的收入主要来源于代理佣金 , 未来可能延伸出营销收入 。 根据易观报告 , 旅游广告市场规模预计从2019年的946亿元增长到2025年的1393亿元 。 现在正在大力投入做内容生态的携程 , 将从这块市场中分一杯羹 。

|携程老了?二次上市在即,它的未来有多少想象空间
文章图片
图7/7
来源 / Unsplash
其次是高品质的休闲游产品 。 国内旅游市场可以分成商旅、大众休闲游及品质休闲游三大板块 , 其中品质休闲游是以高星酒店、精品私家团为代表 。 根据易观预测 , 品质休闲游将于2024年超过大众休闲游板块 , 其市场规模将于2025年达到3.8万亿元 。
而品质休闲游正是携程最大的优势 。 过去携程最强的是在高端市场的话语权 , 不论是高星酒店 , 还是精品私家团的供应链 , 还是高净值用户 , 携程都具有很深的护城河 , 这方面的准入门槛很高 , 竞争壁垒很深 。 比如美团酒旅业务过去发展很快 , 也只是在下沉市场很活跃 , 在高端市场尚不足以威胁携程 。
数据显示 , 2020年7-12月 , 携程私家团供应商数量增加 50% , 私家团产品数量增长400%以上 。
另外还有国内短途游和本地游 。 现在虽然海外很多国家还在疫情的泥潭里打滚 , 但国内疫情已经基本恢复了 , 国内旅游市场率先复苏 。 作为行业龙头的携程 , 将率先从中受益 。
招股文件显示 , 2020年第四季度 , 携程省内酒店GMV同比增长达20%以上 , 景点门票预订量较2019年同期增加超过100% 。 此外 , 截至2020年年底 , 当地玩乐的供应商数量同比增长了25%以上 。
携程过去花了大力气投入的海外市场 , 虽然目前还未恢复 , 但迟早会迎来复苏那一天 。 作为国内唯一一个在海外广泛布局的在线旅游巨头 , 这些投资都会在未来形成壁垒 。
如今 , 携程已经成立22年、在美国上市17年了 , 经历了去年疫情的暴击 , 携程已经不再是疫情前的携程 。 现在携程市值233亿美元 , 处于过去几年的相对低点 。 在这样的时点 , 在港股二次上市 , 市场会对携程给出怎样的回应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