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图1/11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陈枳
来源:百略网
这已经不是国内长视频平台第一次涨价了 。
爱奇艺此前于2020年年底宣布涨价 , 腾讯随即便在业绩会上表示:“现在的视频订阅价格偏低 , 希望未来有机会能够进行调整 。 ”半年后 , “调整”如期而至 , 腾讯视频官宣将于4月10日零点对腾讯视频VIP会员价格进行调整(涨价) 。
但是 , 面对在线视频盈利难困境 , 平台会员涨价是否是可持续发展之路 , 仍有待商榷 。
文章图片
图2/11
盈利难
近期 , 各家纷纷发布2020年财报 。 虽然企业盈亏皆为常态 , 但对于视频平台来说 , 亏损似乎仍是主旋律 。
根据财报显示 , 爱奇艺2020年亏损超70亿人民币;阿里虽未公布优酷具体数据 , 但从财报中:“本季度 , 数字媒体及娱乐分部的经调整EBITA亏损同比收窄 , 亦是亏损”可见 , 优酷也处于亏损状态;腾讯此次20年财报尚未公布腾讯视频业绩情况 , 但根据中国新闻网消息 , 2019年腾讯旗下视频业务全年营运亏损减少至30亿元以下 。
文章图片
图3/11
国内在线视频三巨头
对于国内长视频平台来说 , 亏损基本是“主旋律” , 但亏损之时 , 用户增长也开始放缓 。 这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
据爱奇艺和腾讯财报相关数据可见 , 因疫情初期全国进入“居家宅”时代 , 两家视频平台会员数量短期内暴涨 , 此后由于国内疫情得到控制 , 社会逐渐恢复正常运作 , 会员增速明显放缓 , 与Q1季度会员数暴涨形成鲜明对比 。
从数据可见 , 虽然两家会员数仍维持在1亿以上 , 且除爱奇艺2020年Q4季度会员数减少外 , 均保持会员数持续增长 , 即使如此 , 亏损依旧 。
而两家平台这种现象亦是整个长视频平台的缩影 , 不仅难以摆脱亏损之困 , 前路更是迷茫 。
文章图片
图4/11
腾讯&爱奇艺会员数量与增速
方向乱
2019年12月12日 , 腾讯视频和爱奇艺在电视剧《庆余年》中首次推出超前点播政策 , 引发巨大争议;2天后 , 咪咕音乐推出付费解锁多视角观看演唱会直播业务;2020年5月 , 爱奇艺推出“VVIP”星钻会员;优酷最近更是开创了“付费花絮”先河 。
文章图片
图5/11
超前点播
近年来 , 视频平台尝试各种手段 , 探寻盈利新方式 , 但就目前来看 , 均未得到大众认可 。
此外 , 各家还纷纷开始与其他平台合作 , 推出“联合会员服务” , 如京东plus和腾讯视频联合会员、京东plus和爱奇艺联合会员、优酷×唯品会联合会员等 。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 , 在2012年 , 一部热播作品采购成本一般在50万左右 , 但由于早年长视频领域各头部平台对版权近乎疯狂的程度 , 使得近年来影视版权成本呈指数倍增长 。 以2016年的《如懿传》为例 , 网传其版权采购费达13亿人民币 。 这高昂的版权费用 , 也是众多视频平台严重亏损的重要推手之一 。
而不论是超前点播、付费视角、“VVIP”、抑或是付费花絮和联名会员 , 哪怕是花巨资购买作品 , 都无法交出满意的财报 。 而且在尝试这么多方法后 , 各视频平台似乎并没有收获好评 , 反而收到众多吐槽 。 会员费上涨 , 也看起来像是一种无奈之举 。
而随着短视频行业发展日益迅速 , 各长视频平台广告收入受到影响 , 收入占比逐渐降低 。 以爱奇艺为例 , 会员收入占其2020年总收入50%以上 , 不难看出 , 会员收入目前仍是各视频平台主要收入来源 。
俗话说 , 福无双至 , 祸不单行 。 长视频平台目前境遇就是对其最好诠释 。
随着短视频行业发展日益迅速 , 广告主投放重心也逐渐开始转移 , 这一点在财报上体现最为明显 。 以公布2020年财报的爱奇艺为例 , 2020年广告收入已从2018年的37.2%下降至2020年的23% , 会员营收从2018年的12.8%上升至2020年50%以上 , 可见 , 会员收入已逐渐成为长视频平台主要收入来源 。
或许当下 , 在各长视频平台还未设计出更合理的提高营收方式之前 , 会员涨价或许短期内提高平台营收最简单可行的方式 , 但这并非长久之计 。 更何况 , 根据去年“综艺插班生”于某社交平台发起的统计数据来看 , 用户对视频平台会员涨价一事反映来看 , 并不理想 。 或许这16.2万人的投票数量相较于各平台上亿用户数来说只是九牛一毛 , 但也是用户态度的体现 。
文章图片
图6/11
网友针对爱奇艺会员涨价一事的意见投票
未来迷
作为以广告业务和会员业务为营收主要来源的在华运营长视频平台 , 由于近些年短视频行业飞速发展 , 短期颓势已难以避免 。 根据《QuestMobile2020中国移动互联网年度大报告》数据显示 , 用户短视频使用时长已达在线视频3倍以上 , 这直接导致广告商在长视频平台投放广告力度 , 进而影响广告业务营收 。
文章图片
图7/11
泛娱乐人均使用时长
据腾讯2019年Q3财报数据显示 , 腾讯视频业务Q3媒体广告收入同比下降28% , 共37亿人民币 。 据爱奇艺2020年Q1季度财报数据显示 , 其在线广告收入同比下降27% , 为15亿人民币 。
在此背景下 , 国内各视频平台近些年都将营收重点调整为会员业务 , 爱奇艺和腾讯视频会员涨价一事就是最好证明 。 但仍与其所“对标”的Netflix差距巨大 。
根据Netflix发布的2020年财报显示 , 其全年营收达250亿美元 , 同比增长24%;利润为46亿美元 , 同比增长76%;截至2020年Q4季度 , 会员付费收入占到了Netflix总业务的98.5% 。
回到腾讯视频涨价事件 , 从金额上来看此次涨价幅度或许并不大 , 月卡涨价10元、季卡涨价10元 , 涨价幅度最大是年卡 , 涨幅为55元 。 或许有网友认为 , 这个涨幅并不高 , 每个月少喝一杯奶茶罢了 。 但是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 这个涨幅并不低 , 月卡涨价50% , 季卡涨幅17.2% , 年卡涨幅27.7% 。
文章图片
图8/11
腾讯视频会员涨价后与爱奇艺对比
文章图片
图9/11
腾讯视频涨价前后对比
或是由于前些年国内在线视频领域版权争夺的残酷 , 各视频平台纷纷开始创作自制作品 , 包括但不限于影视剧、综艺等 。 如爱奇艺自制的《唐人街探案》《最好的我们》、《隐秘的角落》等;腾讯视频自制《全职高手》《明日之子》《创造营》等;芒果TV自制《令人心动的offer》《明星大侦探》和《初入职场的我们》等 。
而这种以自制剧作为主要作品的运营模式 , 正是Netflix的崛起方式
2013年 , Netflix自制电视剧《纸牌屋》一炮而红 , 根据Netflix2013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 , Netflix 第三季度营收11 亿美元 , 同期增长22%;净利润 3200 万美元 , 同期增长300% 。 当时纸牌屋第一集导演还凭借此剧获得那年艾美奖 , 其用户口碑更是对当时这种内容制作环节新商业模式的肯定 。
文章图片
图10/11
Netflix
但正如山姆会员在国内的发展一样 , 在海外地区盛行的商业模式 , 在华运作并不一定可行 , Netflix的商业模式亦同理 。
早期国内互联网盗版横行 , 游戏、影视、软件 , 真所谓“没有你买不到只有你想不到” , 然而随着2010年后国内版权意识觉醒 , 尤其是广电加强对盗版内容管理和引进海外作品 , 长视频平台一度成为用户观看视频最好的选择之一 。
可随着各视频平台会员价格日益提高 , 会导致部分用户因价格原因流失 , 这部分用户为了欣赏他们心仪的作品 , 被迫选择网盘盗版资源和所谓的“多平台联合会员”等黑色产业 。
文章图片
图11/11
“所谓的联合会员”
纵使在华运营的各长视频平台虽然时常自称为中国“Netflix” , 但以国内目前的消费习惯而言 , 除Z世代一代版权意识相对较强 , 许多人仍多不愿意为正版付费 。 这种背景下 , 对于广告仍是主要营收来源的国内长视频平台 , 短期内想做成Netflix的营业模式 , 并不现实 。
总结
对于国内的长视频平台 , 无论是尝试开辟“中国式”道路还是模仿“Netflix模式” , 目前来看 , 均不顺利 。 短视频行业冲击仍在持续 , 这次腾讯视频涨价 , 或许是各长视频平台开始转变的信号 , 亦或许是国内长视频产业变革中微小的一步 。 但总的来说 。 长视频平台未来的发展方向 , 仍需在时间的洗礼中 , 寻找答案 。
【|长视频业务转型:道阻且长,前途未卜】(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
- 手机|一加10 Pro宣传视频曝光:将于1月11日14点发布
- IT|95306铁路货运电子商务平台升级上线 可24小时办理货运业务
- 语境|B站2021个人年度报告发布:你共计看了多少个视频
- IT|国内最长湖底隧道正式通车运营
- 数字货币|币安在法国扩张业务 项目规模1亿欧元
- 柯腾|争做细分赛道冠军——探寻厦门“小巨人”企业成长密码
- 部落|excel固定显示行列视频:应用冻结窗格同时固定标题行和列
- 能力|有了长续航的独立通信手表,就不必为出门没带手机而焦虑了
- 入口|微信迎来新变革:保护隐私,增加视频号入口
- 果君|华为Mate X2 典藏版竟逼疯整个摄制组?拯救手滑的神器终于来了(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