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身边科学:化解“另一场全球危机”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尹传红
曾几何时 , 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被看作是极端理论与边缘科学 , 一些气候科学家因所谓的“激进”而被视为“危言耸听者” 。 而今 , 这已成为一个热门的政治与科学主题 。 化解“另一场全球危机” 、规避气候灾难的到来 , 我们该当如何?
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在花了10年时间研究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后 , 于今年2月出版了《避免气候灾难:已有解决方案与急需的突破》一书 。 他将当下人类最关注的新冠肺炎疫情与气候变化进行了比较 , “尽管这种流行病很可怕 , 但气候变化可能会更糟糕” , 那会是“另一场全球危机” 。
曾几何时 , 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被看作是极端理论与边缘科学 , 一些气候科学家因所谓的“激进”而被视为“危言耸听者”——近半个世纪以来 , 他们一直在警示人们:气候变暖有可能引起不可预期的、突发的、灾难性的后果 。
【科学|身边科学:化解“另一场全球危机”】确实 , 对于一个复杂的问题 , 例如预测气候变化的速度和幅度 , 存在对诸多变量进行解释的一系列不同观点 。 过去的气候变化 , 主要受到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火山喷发和地球轨道的变化等“自然力量”的驱使 。 但如今 , 科学家确信 , 主要是人类活动导致了气候变化 。 同行评议学术文献调查和专家意见表明 , 人类正在导致全球变暖是一个在科学界有97%~98%的共识度的论断 。
美国国家科学院和英国皇家协会于2014年共同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对物理机制的理解、对模式和观测的比较、对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影响分别导致的气候变化模态与现实情况的比对 , 均指向同一结果 , 即人类活动导致全球变暖 。 ”
过去的几十年里 , 不仅海洋表面温度升高 , 海水热含量也逐年上升 。 由于海洋升温、海水蒸发加快 , 空气湿度不断升高 , 暴雨、洪水等灾害频发 , 不断出现极端天气现象(有项研究指出:温度只需提高2摄氏度 , 就可以使总降雨量增加约13%) 。 人们都能感受到 , 一些植物和动物的生活习性 , 也因为全球变暖而改变 。 春天比往年都来得早 , 许多植物开花的时间也不断提前 。 动物和植物一起开始向两极或高纬度地区迁徙或转移 。 2020年有报道称 , 科学家证实 , 1980年以来的每一个10年都比前一个10年更温暖 , 2010年至2019年是自19世纪有全球气温记录以来最热的时期 。
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威廉·诺德豪斯在分析气候变化的影响时提出 , 理解气候变化影响的一个核心原则是区分受控的与未受控的系统 , 尤其要关注未受控或不可控的系统 , 即自然与生态系统 。 他认为全球变暖是对人类与自然界的一个主要威胁 , 我们正进入“气候赌场” , 在掷气候骰子 。 他的意思是 , 经济增长正在引起气候与地球系统不合意且危险的变化 。 这些变化将导致意想不到的而且也许是危险的后果 。
美国环境保护局曾对与人类福利有关的风险做过一个评估 , 其中风险较高的问题有生境的改变和毁坏、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丧失、平流层臭氧消失、全球气候变化 。 风险中等的问题有除草剂/杀虫剂、地表水中的毒素和污染物、酸沉降、空气中的毒素 。 风险较低的问题有石油泄漏、地下水污染、放射性核物质、热污染 。 这个排序反映出一个问题 , 即我们把减少污染以保护人类健康作为至高无上的核心焦点 , 而忽略了对自然生态系统的风险 。 诚如美国生物学家和环境学者威廉·坎宁安所指出的那样 , 尽管在评估单个化学物质对人类的健康风险方面 , 个案研究的方法已经证明有很多好处 , 但是我们常常会忽略可能有更重要的终极意义且更广泛的生态问题 。
今天 , 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已成为一个热门的政治与科学主题 。 化解“另一场全球危机” 、规避气候灾难的到来 , 我们该当如何?
打小痴迷科普科幻 ,
书香悦读一路相伴 。
分享科学奇美理趣 ,
留下探索思考印记 。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1年4月上旬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