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效应|这杯子注水后就开始自动搅拌,怎么做到的,莫不是永动机?


热电效应|这杯子注水后就开始自动搅拌,怎么做到的,莫不是永动机?
本文参加百家号 #科学了不起#系列征文赛 。
最近因为一个小困扰 , 从而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东西 。
前些日子 , 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一个早上喝速溶咖啡的习惯 , 然而冲咖啡需要搅拌 , 办公室只有杯子 , 却没有可供搅拌的东西 , 于是连续几日都是找了一根笔随便和弄了一番 , 这不太像话 , 于是上网想要找一个可供搅拌的小勺 , 却意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杯子 , 自动搅拌杯 , 只要向其中注入热水 , 杯子底部的搅拌器就开始旋转 , 自动完成搅拌 。
这真是一个有趣的东西 , 表面上看起来不需要任何能量的输入 , 难道永动机被发明出来了?当然 , 我们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 因为永动机本质上违反了热力学定律 , 所以注定不可能存在 。 既然永动机不存在 , 那么这个杯子就一定有一个能量来源 , 只是我们没有意识到而已 , 不过只要想一想就会明白 , 既然自动搅拌需要注入热水 , 那么能量的来源就必然与热有关 。

热电效应|这杯子注水后就开始自动搅拌,怎么做到的,莫不是永动机?
什么样的能源能够让杯子底部的搅拌器自动开始旋转呢?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电 , 有了电 , 有了热 , 自然就会想到热电效应 。
说起热电效应的研究 , 其实还是很有历史的 , 最早发现热电效应的人是德国的物理学家塞贝克 , 所以其又称之为塞贝克效应 , 不过塞贝克当时并没有完全意识到热与电之间的关系 , 而真正提出热电效应这个说法的人是物理学家奥斯特 。
其实热电效应的原理并不复杂 , 我们都知道 , 金属之中是带有电子的 , 而电子带有负电荷 , 在一般情况下 , 电子在金属之中的分布是比较均衡的 , 但如果我们对金属的一端进行加热 , 这种均衡就会被打破 。 温度的本质实际上就是粒子运动速度的快慢 , 所以加热的一端 , 电子运动的速度自然就会更快 。

热电效应|这杯子注水后就开始自动搅拌,怎么做到的,莫不是永动机?
【热电效应|这杯子注水后就开始自动搅拌,怎么做到的,莫不是永动机?】在金属受热的一端 , 由于电子运动速度快 , 所以电子向周围扩散的速度也就更快 , 于是热端的一部分电子就会跑到冷端去 , 这就导致了一个结果 , 冷的一端电子多 , 而热的一端电子少 。
所以冷的一端就会带负电 , 而热的一端则会带正电 , 金属的两端就出现了一个电势差 。 我们知道 , 不同的金属 , 由于材质的不同 , 所以性质也不同 , 在加热后所产生的电势差也不同 , 如果我们将两个不同的金属进行并联 , 然后在两块金属的一端进行加热 , 那么两块金属就会产生不同的电势差 , 于是电流就会从高电势差的金属向低电势差的金属流动 , 这就是热转化为电的全过程 。 现在我们知道了热可以产生电 , 那么热到底能够产生多少电呢?

热电效应|这杯子注水后就开始自动搅拌,怎么做到的,莫不是永动机?
热电效应所能够产生的电与所使用的材料有着直接的关系 , 通过研究发现 , 热电效应所能够产生的电能与材料的三个性质息息相关 , 这三个性质分别为电压、电导率和导热性 。
首先 , 一个材料在单位温差下所能够产生的电压越大 , 那么电热效应则越明显 。 其次 , 材料的导电性也非常重要 , 如果导电性能不佳 , 那么则缺乏应用的价值 。 最后 , 就是导热性了 , 一个材料的导热性能越差 , 则越好 。 这是因为如果一个材料的导热性很好 , 那么在一端加热 , 另一端很快也会热起来 , 那么电势差就会消失 , 反之 , 如果材料的导热性很差 , 那么则能够始终保持两端的温度差 , 进而使电势差得以维持 。 这三个性质综合在一起就被称之为“热电优值” , 一个材料的热电优值越高 , 则可用性越好 。

热电效应|这杯子注水后就开始自动搅拌,怎么做到的,莫不是永动机?
明白了热电效应 , 现在不用多说 , 那个自动搅拌杯的原理也已经浮出了水面 。 这个自动搅拌杯全名应该是“温差自动搅拌杯” , 其就是利用了热电效应来实现注水自动搅拌的 。
其结构其实并不复杂 , 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 一部分是热电效应电池 , 另一部分则是个小型电动机 。 当我们向杯子中注入热水 , 热电材料上端受热 , 于是产生电势差 , 进行产生电流 , 之后电流被输送给电动机 , 于是电动机带动搅拌棒开始自动旋转 。 当然了 , 作为一个手残党 , 我很有自知之明 , 所以并没有拆开来看 , 不过无需拆开 , 也能明白里面大体就是如此 。 其实电热效应是一个极具潜力的研究项目 , 除了能够做出这种自动搅拌的小玩意之外 , 未来还有着更为广泛的应用 , 比如汽车 , 我们都知道汽车行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能 , 这些热能都被白白浪费了 , 如果能够通过热电效应实现循环利用 , 可能会产生很好的节能效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