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弦外之音-听见未来》创意音乐会在清华上演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采访人员 董鲁皖龙)音乐能否成为沟通人与机器的媒介?传统国乐在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寻求新的表达方式?日前 , 《弦外之音-听见未来》创意音乐会在清华大学上演 , 国乐艺术家方锦龙先生与清华大学“墨甲”机器人乐队为观众带来一次“打破次元壁的合作” , 让观众思考人与机器、科技与艺术、传统与未来的多重关系 。
【文化|《弦外之音-听见未来》创意音乐会在清华上演】音乐会总策划、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主任赵洪表示 , 新清华学堂作为一座校园剧场 , 植根于学校深厚的文化根基和前沿科技成果 。 这场跨界音乐会不仅通过舞台创作呈现学校里的科技和艺术成果 , 也尝试通过创新的表达方式携手艺术家传播国乐、传承优秀文化 , 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通过这场音乐会的跨学科应用 , 去定义新清华学堂包容、开放而创新的人文内涵 , 去搭建更富想象力的创意空间 , 去探寻剧场之于大学校园独特的审美与文化符号 。
据悉 , 9年来 , 新清华学堂和蒙民伟音乐厅共计举办高水平专业演出970场 , 涵盖歌剧、音乐、舞蹈、戏剧、戏曲等不同艺术类型 , 服务校内外大型活动1000余场次 , 并策划有音乐新经典、花样年华大学生舞台艺术展演等演出品牌 , 举办了校园音乐节、戏剧节等主题艺术节 , 连续4年筹办校园戏曲节 , 约100万人次师生观众在这里得到了艺术的享受 , 助力清华大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作者:董鲁皖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