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1分钱充4小时 “国家队”入局共享充电

来源:《IT时报》公众号vittimes
制图:IT时报 冯诚杰
30秒快读
1、近来 , 上海街头悄然出现电动车共享充电桩、换电柜 , “1分钱充电4小时”的收费 , 与“30元充电4小时”的共享充电宝、普涨的共享单车形成鲜明对比 。
2、上海各区正在联合上海电信、商汤等公司 , 启用“智慧眼”盯住电动车进楼道充电 , 共享单车违停等乱象 。
共享单车创业企业摩拜从上海开疆辟土 , 有望冲击“共享出行第一股”的哈啰单车也是上海的“独角兽” , 这座城市亲眼见证着一场场共享之战 。
ofo与摩拜曾经无限接近合并 , 却被阿里出手“搅黄” , 商战故事为人津津乐道 。
共享单车的废墟之上 , 浮现着曾经寸土必争的全国性“战役” 。
这项“公益事业”留给用户的是不断上涨的使用费和几百年难退的押金 , 留给城市的是一个难消的“伤疤”——违停乱象 。 不仅如此 , 共享“物价”上涨怎么办?“战后伤疤”如何弭平?这些问题都摊开在城市治理者眼前 。
近来 , 上海街头悄然出现电动车共享充电桩、换电柜 , “1分钱充电4小时”的收费 , 与“30元充电4小时”的共享充电宝、普涨的共享单车形成鲜明对比 。
一疏一堵之间 , 上海最后一公里井然有序地运行着 。
01
1分钱充4小时
电动车马路上就能充电
在上海普陀区曹杨街道武宁片区周边及梅川路、枣阳路上 , 一排排电动车共享充电桩悄然出现 , 用手机扫一扫二维码便能给电动车充电 , 微信支付1元/4小时 , 银联云闪付App只要1分/4小时 。
中国铁塔上海公司(下简称“上海铁塔”)最先在曹杨街头试点共享充电桩模式 , 后在小区设置充电桩和充电柜 。

新浪科技综合|1分钱充4小时 “国家队”入局共享充电
文章图片
图1/8

图源:IT时报
聚焦外卖日单量过万的热点区域后 , 又针对快递小哥、外卖小哥推出换电柜 , 与外卖站点等合作 , 价格也与市场价差不多 , 包月299元/人 。

新浪科技综合|1分钱充4小时 “国家队”入局共享充电
文章图片
图2/8

图源:上海铁塔
“外卖小哥之前每个月花在充电上的花销就有100多元 , 很多小哥也会自备几块电池 , 因为根本来不及充电 。 ”上海铁塔相关负责人对《IT时报》采访人员说道 。
如今 , 电动车智能换电的模式正在掀起新一波创业热潮 , 上海是发源城市 , 除了“国家队”中国铁塔 , 哈啰小H、e换电、智租等创业企业也在杀入 。
一旦电池标准统一 , 以后外卖小哥可能就不用再省钱买破旧的二手车 , 购买新的电动车只要半价 , 因为只需要买车架 , 不需要买电池了!
比起共享经济的新热潮 , 这一模式更大的意义在于 , 用“疏”解决居民飞线充电乱象 , 缓解充电难的问题 。
每3位上海居民中 , 就有1位拥有电动车 。
但是 , 上海只有30%的小区设置了电动车集中充电场所 , 停车位仍有213万辆缺口 , 变相滋长“入户充电”乱象 , 沿街店铺更是飞线充电的重灾区 。

新浪科技综合|1分钱充4小时 “国家队”入局共享充电
文章图片
图3/8

图源:IT时报
“我们以前都从门店里飞线出来充 , 一天不停地轮换充电 。 ”一位附近门店的房产中介小哥正在扫码开充电桩 。
《IT时报》采访人员走访上海普陀区曹杨街道多个共享充电桩时发现 , 只要附近房产中介、餐饮等门店集中的话 , 充电桩几乎都处于满载状态 。
2020年 , 上海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381起 , 造成20人死亡 , 分别占到全市火灾总数的12.87% , 死亡人总数的41.7%和伤人总数的40% 。
电动车 , 城市最后一公里最方便的交通工具 , 充电曾几何时却成了“隐形杀手” 。
在普陀区曹杨街道城运中心的大屏上 , 《IT时报》采访人员看到 , 辖区内已经设立11个小区及街边充电网点 , 每个点位的设备使用率、每个小区的停车位覆盖率、停车位安防设备状态等一目了然 。

新浪科技综合|1分钱充4小时 “国家队”入局共享充电
文章图片
图4/8

图源:IT时报
就在这时 , 城运中心大屏上出现了一个使用告警 , 上海铁塔相关负责人解释 , 如果小区内充电设备的使用率过低 , 可以判断小区有飞线或入室充电的风险 , 街道可以直接通过一网统管平台向小区居委会派单 , “这就解决了以前小区楼道充电管理难的困境” 。
从曹杨街道辐射普陀区 , 从普陀区辐射上海市 , 上海铁塔已在上海部署低速充电桩813个 , 充电端口数达8000余个 , 使用次数近20万 。
【新浪科技综合|1分钱充4小时 “国家队”入局共享充电】国家队进军电动车共享充电领域 , 不是为了打价格战 , 融入城市是他们更大的挑战 。
散落街头的共享充电桩一点也不起眼 , 它像是一个花坛 , 又可以供市民休憩 , 等待电动车充电的同时 , 还可以扫码给手机充电 。
02
“智慧眼”楼里楼外盯上二轮车
宝山八村的一幢高层建筑里 , 一辆电动车刚被推进电梯 , 响亮的语音告警声就循环播放:“请勿将电动车驶入电梯 , 请取出电动车” 。 如果有人不顾尴尬 , 想继续推电动车上楼 , 电梯就会自动停止运行 , 直至电动车离开 。
电梯之所以能变身“居委会大妈” , 是因为它装了一只“智慧眼” , AI会自动分析视频 , 判断是否有电动车进入电梯 。
上海电信举一反三 , 将这一黑科技推广到共享单车进小区、电动车进楼道等场景 , 将已经安装的“智慧眼”用活 。

新浪科技综合|1分钱充4小时 “国家队”入局共享充电
文章图片
图5/8

图源:IT时报
目前 , 上海电信在宝山友谊路街道安装劝阻电动车乘梯上楼的应用 , 在瑞金二路、南京东路两个街道试点劝阻电动车进楼道、共享单车进小区的应用 , 并在奉浦街道、庄行镇两大城运中心进行立项 , 将前两种应用结合 , 覆盖楼道、电梯等多个场景 。
跟电梯自动停运这种强制方式不同的是 , “智慧眼”发现有人骑共享单车进小区 , 或者推电动车进楼道后 , 会通过城运中心一网统管平台 , 直接向小区派单 。 短短几分钟内 , 居委会就能定位违规车辆和人员 。
电动车一旦起火 , 最快在100秒内就能夺人性命 。 为了不让电动车成为城市里的“隐形杀手” , 上海市一疏一堵 。
先是明确在2020-2022年 , 每年建设一批充电桩示范小区 , 加快实现社区充电安全监管和智能有序充电 。 后又将在今年5月1日起实施“史上最严电动车管理条例”—— 《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 , 明令禁止电动自行车在楼道充电等行为 , 最高罚款5万元 。
于是 , 共享充电模式和“智慧眼”监控模式应运而生 。
03
“AI巡兵”代替人海战术“抓违停”
“智慧眼”盯住的两轮车不止电动车 , 还有共享单车 。 共享单车的问题不只是进小区 , 还有更大范围的违停 。

新浪科技综合|1分钱充4小时 “国家队”入局共享充电
文章图片
图6/8

图源:IT时报
根据上海市自行车行业协会公布数据 , 上海共享单车的数量仍稳定在50万辆以上 。 以前靠网格人员上街巡查这种“人海战术”很难牢牢盯住 , 于是上海将这一场景转化为“人机互动” 。
在上海市长宁区 , 采访人员模拟了一次共享单车乱停放 , 12分钟后便有网格员将共享单车停回了指定区域 。
这背后不是靠人巡逻 , 是“智慧眼”先于人发现了共享单车乱停放这个现象 , 推送到网格员的政务微信或单车公司 , 单车维护人员才能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 。

新浪科技综合|1分钱充4小时 “国家队”入局共享充电
文章图片
图7/8

图源:商汤
靠人眼判断违章停车并不难 , 但想靠机器则需要驱动更难的算法 。 因为共享单车乱停放是一个典型的小数据场景 , 具有不规则、对象零乱、边界模糊、密集堆放等特征 , 传统算法很难检测 。 最后 , AI公司商汤通过场景分割等新技术 , 利用局部与全局信息进行多尺度融合优化学习 , 提高了识别准确率 。
AI巡兵节省了城市治理的人力成本 , 也能帮单车公司进行合理的调度 , 解决密集区域车子爆满、空闲区域无车可骑的问题 。 对AI公司来说 , 城市治理中有很多长尾应用仍有开发的空间 , 这也是一个值得商业价值挖潜的领域 。
哈啰出行曾想过很多方式来解决共享单车违停、分布不均等难点 , 比如在上海奉贤区试点蓝牙“道钉” , 通过地面安装的传感器与单车发出信号进行实时比对 。 同时 , 哈啰与千寻合作研发车辆高精度定位及电子围栏停车技术 , 利用北斗高精度时空智能服务 , 让定位精度达到亚米(小于1米)级 。

新浪科技综合|1分钱充4小时 “国家队”入局共享充电
文章图片
图8/8

图源:网络
但行业人士指出 , 哈啰的问题在于只能识别自家公司的车辆 , 对城市治理来说 , 很难达到一网统管 。
目前 , 在美团、哈啰、青桔三家的数据已经接入普陀区城运中心 , 在其一网统管大屏上 , 可以实时显示在线车辆和低活跃度车辆 , 政府还会分析地铁周边的单车数量等 , 为的便是加强重点区域单车的管理 。
26000多公里的地下管网 , 连接着井盖、路灯、消防栓等1500多万个部件 , 全部被连接在一张网上 , 上海这座城市摇身一变 , 成为一个有丰富神经元的智能体 。
这个超级大脑 , 在市、区、街镇三级平台下井然有序地处理着神经元传回的信息 , 大数据中心、网格系统、公安指挥系统是贯通三级平台的神经中枢 。
最后一公里的交通工具 , 正在成为上海这个智能体新生的神经元 。
作者/IT时报采访人员 孙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