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共享充电宝悄然涨价 谁是背后推手?
_原题是:共享充电宝悄然涨价 谁是背后推手?
文章图片
图1/1
广东一商场内的来电共享充电宝 供图/视觉中国
近日 , “共享充电宝涨价”的话题屡上网络热搜 , 不少消费者吐槽消费价格不断攀升 。
研究机构数据显示 , 2020年全国在线共享充电宝设备量已超过440万 , 用户规模超过2亿人 。 如今 , 街上大小店铺往往都会摆上各品牌的共享充电宝 , 随着用户规模与落地场景的激增 , 消费者对共享充电宝的价格变得越来越敏感 。
到底谁在推动价格上涨?涨价是正常的市场调节还是平台“圈地大战”后的一轮“割韭菜”?各种猜测、争议不绝于耳 。 采访人员进行了追踪调查 。
计费单元等改变 同样时长多付费
共享充电宝价格到底是否上涨?涨了多少?目前 , 共享充电宝的头部企业包括街电、来电、小电、怪兽充电等 。 美团充电、街电等多家企业负责人向采访人员表示 , 近期没有统一调整价格 , 且暂时没有调价计划 。 采访人员走访多家布置共享充电宝的商家、店铺 , 他们也均表示近期没有调价 。
不过 , 虽然近期没有“一刀切”明确的上涨指令、计划 , 但在可比场景中 , 近年来多家品牌的共享充电宝涨价趋势明显 , 消费者的涨价感受强烈 。
【北京青年报|共享充电宝悄然涨价 谁是背后推手?】采访人员梳理分析多家头部企业的收费明细发现 , 共享充电宝收费体系可以分为免费时长、计费标准、计费单元、每天封顶价、总封顶价等部分 。 北京市民王先生说 , 这几年 , 共享充电宝取消了免费时长 , 调高了收费标准 , 涨价感受非常强烈 。
值得注意的是 , 有些平台虽然计费标准表面上没有变 , 但因为计费单元的改变 , 消费者在同样的时长内会多付费 。
例如 , 宋女士2020年7月26日在北京朝阳区一家超市使用街电共享充电宝 , 1小时15分钟 , 支付4.5元 , 收费标准为每30分钟1.5元 。 现在 , 这家店的共享充电宝的收费标准调整为每1小时3元 , 计费单元调整后 , 宋女士如果还是充1小时15分钟 , 将支付6元 。
易观高级分析师杨旭分析 , 共享充电宝投入市场以来 , 实际上价格一直有所变化 。 最近 , 消费者对涨价敏感可能主要有几个原因:一是平台定价自2019年以来确实有所调整;二是消费习惯逐渐养成 , 消费者使用频次、时长有所增加;三是消费者在不同场景中感到涨价明显 。
定价机制变化 店铺也有一定定价权
与共享单车相对统一的定价不同 , 即使同一品牌 , 共享充电宝在不同场景收费标准也不一样 。
多位业内人士介绍 , 目前 , 一般餐饮店的收费为每小时3元 , 奶茶店、咖啡店等稍高 , 而KTV、酒吧、网吧、网红店、景区等人流量大、消费水平较高的场所 , 往往收费更高 , 有的达到每小时6元 。
多家共享充电宝企业客服人员解释 , 收费没有统一标准 , 不同区域、不同场景、不同商家门店有不同的运营策略 , 商家需求不一样 , 运维成本也不一样 , 收费标准也会不一致 。 具体收费标准以设备和手机显示为准 。
在差异化定价的背后 , 近年来共享充电宝涨价的推手是谁?多位业内人士介绍 , 过去 , 共享充电宝涨价主要推动者是平台;现在 , 随着共享充电宝定价机制变化 , 店铺也有了一定的定价权 。
四川达州一家餐厅的负责人介绍 , 2018年底 , 店里安装一家品牌的两台共享充电宝 , 餐饮店提供电源和客流 , 收益五五分 。 2019年春节期间 , 品牌方通知调价 , 从每小时1元涨到了每小时2元 。 现在 , 按照最新的规则 , 收益店里可以分七成 , 定价权也拿到了手里 , 想涨价只要申请就可以 。
店铺可以参与定价并非个别品牌 。 采访人员以商家合作名义咨询了美团充电北京地区的一位推广负责人 。 该负责人表示 , 一开始 , 收费价格由美团制定 , 商家不能更改 。 现在 , 如果商家要求 , 美团可以在后台对免费时长和收费价格等进行调整 。
91科技集团董事长许泽玮分析 , 共享充电宝涨价 , 一个重要原因是随着行业竞争加剧 , 渠道成本增加 。 某共享充电宝品牌的推广负责人介绍 , 2021年之前 , 其与合作商家每月的分润比例一般为五五 。 2021年之后 , 分润比例按照合作商家每个月的订单总价相应调整 , 商家的话语权越来越大 。
杨旭分析 , 随着共享充电宝企业盈利、上市 , 渠道竞争更加激烈 。 一些人流量大的商场、景区 , 议价能力高 , 入场费、分润比例也高 , 渠道成本增加最终传导至价格终端 。
企业需明码标价 收费标准事先明示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俊慧表示 , 共享充电宝进入市场初期 , 各家企业为了抢占市场 , 采取了低价或免费推广的营销策略 。 从这个角度来看 , 共享充电宝定价存在“补涨”的客观需求 。
许泽玮认为 , 目前共享充电宝价格上涨多数情况尚属市场竞争的结果 。 但是 , 如果涨幅过高、频次过多 , 忽视了用户体验和感受 , 最终消费者会选择自携充电宝 , 导致用户流失 , 损害行业发展前景 。
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成员李斌表示 , 共享充电宝企业需要明码标价、收费标准事先明示 , 提供的充电宝产品质量合格 , 以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 , 只要不涉及串通操纵价格牟取暴利、价格欺诈等价格违法 , 共享充电宝的定价应由正常市场竞争决定 。
李俊慧认为 , 对共享充电宝涨价现象应密切关注 , 评估是否合理 , 督促企业向消费者履行充分告知义务 , 促进整体市场健康发展 。 “如果侵害了用户合法权益 , 忽视了用户体验和感受 , 以一种垄断心态开展经营 , 任何商业模式都是不可持续的 。 ”据新华社
推荐阅读
- 测试|北京:自动驾驶测试里程突破365万公里
- IT|8号线、14号线将全线贯通 北京地铁?今年开通线路段创纪录
- 平台|数梦工场助力北京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用数据驱动业务创新
- 列车驾驶室|北京:体验无人驾驶地铁
- 国际|第23届高交会线上线下共享科技盛宴
- 傅跃红|会长寄语
- 示范|聪明的车、智慧的路!北京自动驾驶测试里程超365万公里
- 发射|我国成功发射天绘-4卫星
- 方案|百度:到2030年将推动交通减碳7000万吨
- 第一医院|三明启动“云查房” 让基层百姓“零距离”共享专家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