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K12教培遇冷 热钱流向何处

_原题是:视频 | K12依旧是在线教育主战场 随着流量资源向头部机构聚集 , K12领域投融资的马太效应也在加强 。 综合性的在线辅导机构及工具类产品掌握着巨量的用户数量以及日活时间 , 因此也成为了资本追捧的焦点 。 除了获得35亿美元融资的猿辅导外 , 作业帮、跟谁学、掌门教育也都获得上亿美元的投资 。 来源:中国经营网
来源:北京商报
_原题是:K12教培遇冷 热钱流向何处
随着监管的趋严和教育部“双减”政策的推进 , 校外培训的监管工作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 而从资本市场来看 , K12培训赛道正在面临融资遇冷的现象 。 截至4月14日 , 据北京商报采访人员不完全统计 , 教培行业2021年完成的融资超60起 , 而K12领域的融资事件仅为5起 , 不足1/10的比例让本就是教培业最大赛道的K12学科培训不断降温 。 对机构来说 , 如何在拥抱监管的背景下保存量 , 并在业务上进行转型调整成为关键 。
融资遇冷
据北京商报采访人员不完全统计和IT桔子数据显示 , 自2021年开年以来 , 发生在教培行业一级市场的融资事件超过60起 , 融资总额超过120亿元 。 其中 , 大部分融资事件都属于早期投资 , 为企业A轮及之前的融资 , 或者战略融资 。
其中 , 此前最受资本追捧的K12赛道相对冷寂 , 从1月至今仅出现5起融资事件 , 融资额在13亿元左右 , 仅占总融资额的10%左右 。 其中 , 金额最大的一笔融资为火花思维在今年1月完成的E+轮融资 , 由挚信资本领投1.5亿美元 。 不管是和去年同期相比 , 还是和其他赛道相比 , 2021年春天 , 曾经火热的K12赛道 , 在资本热的退潮下开始降温 。
K12赛道的遇冷 , 与日趋严厉的政策监管关系密切 。 在此前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 ,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曾表示 , 把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治理列入今年的重点工作任务 。 而从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分别来看 , 超前教学、教师资格都成为监察的重点内容 。
值得一提的是 , 日前印发的《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中也特别提示 , 学龄前儿童连续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时间不超过15分钟 , 且不得进行超前教学 , 旨在整顿当下幼小衔接及针对学龄前儿童的不合规在线培训 。 而在线下培训方面 , 在春季学期开学后 , 以北京地区为例 , 线下机构需向区教委申请才可复课 , 截至4月 , 北京市线下K12培训机构复课不足百家 。
“目前来看 , 从严审批、监管收费和预付费安全 , 都是治理校外培训机构的趋势 。 ”北京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马学雷表示 。
新热点集中三大领域
不少投资人表示 , 像去年那样大规模资金入场K12的场面再难复制 , 更有投资人表示 , 下一次的教培领域投资热潮 , 将伴随着再一次的教育形态更新和技术迭代而来 。
几家欢喜几家愁 。 在K12降温之后 , 职业教育、教育信息化和素质教育这三大板块赢得了资本的青睐 。 据数据统计 , 2021年发生于上述领域的融资事件超过40起 , 在整个教培行业的融资事件中占比过半 。 同时 , 这三大板块 , 也正是目前政策导向利好的领域 。 而从三大赛道获得融资公司的具体业务来看 , 考研培训、公务员培训、少儿编程、少儿美术、面向学校或企业提供信息化平台是企业探索较多的几个方向 。
北京商报采访人员在对比过今年上述三大赛道企业的融资情况后发现 , 金额最高的三笔融资分别为:粉笔教育获3.9亿美元A轮融资、核桃编程获2亿美元C轮融资、云学堂获1.9亿美元E+轮融资 。 而其他企业的融资金额都在几百万至上亿元之间 。
对此 , 多鲸资本合伙人葛文伟在接受采访时分析表示 , 实际上 , 今年整个教培市场都在降温 。 “虽然现在大家都在关注教育信息化、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方面 , 但是这几个赛道加起来都比不过K12 , 所以当K12这个占据最大市场份额的赛道出现资本出清甚至资本远离的时候 , 整个教育行业的创业投资就会降温 。 所以也不太会有巨额融资的出现 。 ”
突围机会在哪
资本、政策双双遇冷 , 以K12为代表的教培行业企业的突围机会在哪?实际上 , 转型已经迫在眉睫 。 去年频获巨额融资的猿辅导于近日宣布 , 将原有品牌“斑马AI课”更名为“斑马” , 并将拓科至写字、音乐等更多素质类科目 。 据了解 , 目前斑马、瓜瓜龙启蒙、小狸AI课均已上线美术课 , 向素质科目方向发展 。
此外 , 也有不少业内人士开始研究校企合作的可能 , 以及从C端转至B端保住增长的可行性 。 但值得注意的是 , 转头的生意并不好做 。 “机构找出路 , 可以去做to B的生意 , 但不能把这个市场想得过于完美或者过于理想 。 ”中关村教育投资管理合伙人于进勇指出 , 很多机构转型都会去进攻B端 , 实际上原本的市场中已经存在很多供应商 , 此时再加入新玩家 , 与老玩家PK的时候 , 新入局者往往大部分都处于劣势 。 “此外 , 如果面向学校提供服务 , 学校的经费非常有限 , 周期也很长 , 机构贸然进入这个市场竞争不是好选择 。 ”于进勇谈道 。
葛文伟也表示 , 在和公立校合作的过程中 , 机构面临的问题还有从公立校获得的数据是否能够合理合法地使用 。 “在和公立系统一起教研、合作之后 , 机构获得的数据需要洗白才能使用 , 否则将会有数据不安全的嫌疑 。 ”
【新浪科技综合|K12教培遇冷 热钱流向何处】北京商报采访人员 程铭劼 赵博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