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机器人产值突破千亿,首部机器人工业年鉴启动编撰

_原题是:工业机器人 , 如何避免芯片悲剧?来源:科工力量
作者 夏旭田 实习生 史辉
国内首部机器人工业年鉴的编撰工作正式启动 。
在4月13日的《中国机器人工业年鉴》启动新闻发布会上 , 21世纪经济报道获悉 , 2020年中国机器人的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大关 , 国内机器人密度在2019年已经达到了每万名员工187台 , 超过了全球平均水平(113台) , 而去年以来的新冠疫情正在加速工业机器人的应用 。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兼秘书长宋晓刚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介绍 , 近年来国产形成了较完善的机器人产业链 , 国产自主品牌机器人的市场占有率已超过了30% , 近年来机器人行业的低端重复建设问题也出现了好转 。
疫情加速应用 , 机器人行业营收首超千亿
宋晓刚介绍 , 我国机器人产业正在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 自2010年以来 , 中国机器人市场发展迅速 , 并带动了全球机器人市场的快速发展 。
从市场规模看 , 从2013年开始 ,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 , 中国市场消费的工业机器人占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的36% 。
从应用角度来看 , 中国机器人应用的制造业行业目前为止已经覆盖了130个工业大类 , 从以汽车、电子行业应用为主 , 快速拓展至冶金、轻工、纺织、建材、电力、医药、农业、建筑以及公共安全、应急救援、医疗康复养、公共服务、智能家居等领域 。 机器人的密度在2019年已经达到了每万名员工187台 , 超过了全球平均水平(113台) 。
从产业规模来看 , 2020年中国机器人的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人民币 。
与此同时 , 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 高精密减速机、运动控制、高性能伺服驱动等关键零部件取得重大突破 , 整机功能和性能取得长足进步 , 品牌影响力明显提升 。 此外 , 机器人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 机器人骨干企业加速壮大 , 竞争力显著增强 。
宋晓刚指出 , 疫情加速了制造业机器换人的进程 , 刺激了汽车、电子产品的消费 , 而这两个行业正是工业机器人应用最成熟的领域 。 从长期看 , 中国也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供给缺口 , 预计中国机器人行业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
与此同时 , 中国服务机器人发展迅速 。 2020年的数据显示 , 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的年度的规模已经非常接近 , 都是500多亿人民币 。
国产机器人市场占有率已超过30%
宋晓刚指出 , 此前中国机器人行业一度出现“一哄而上”的重复建设现象 , 这是行业发展初期难以避免的现象 , 监管层敏锐地发现了相关问题 , 经过多年规范化发展 , 目前机器人行业不少低端重复建设的企业已经退出市场 , 行业出现了诸多积极信号 , 目前国产自主品牌机器人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了30% 。
展望“十四五” , 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机械工业年鉴编辑委员会总编辑石勇指出 , 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 , 机器人产业将步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 。 随着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健康中国等战略的实施和推进 , 我国经济和社会将加快智能化转型 , 智能制造、智能矿山、智慧农业、智能建造、智慧公安、智慧港口、智慧物流、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家政、智慧康养等加速演进 , 对机器人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
他指出 , 为了满足国民经济转型升级、人民生活质量提升和社会公共安全治理等方面迫切需求 , 我国机器人产业必须以应用为牵引 , 坚持创新驱动 , 夯实产业基础 , 加强跨领域间的深度融合 ,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 提升产品质量和可靠性 , 实现高端化、智能化发展 。
【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机器人产值突破千亿,首部机器人工业年鉴启动编撰】石勇指出 , 定于2021年11月底出版发行的《中国机器人工业年鉴》是创刊号 , 是我国首次出版发行机器人行业年鉴 , 将忠实记载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历程 , 全面、系统的逐年记录我国机器人行业、区域发展状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