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企业基本普及数字化

工业和信息化部14日公开对《“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征求意见 。 征求意见稿提出 , 鼓励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及各类社会资本加大对智能制造领域投资力度 。
根据征求意见稿的定义 , 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 , 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各个环节 , 具有自感知、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自学习等特征 , 旨在提高制造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的先进生产方式 。
工业和信息化部认为 , 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关乎我国未来制造业的全球地位 , 对于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 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 构建新发展格局 , 建设数字中国具有重要作用 。
【数字化|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企业基本普及数字化】作为一项持续演进、迭代提升的系统工程 , 智能制造需要长期坚持 , 分步实施 。 为此 , 征求意见稿提出了分阶段的具体目标 , 到2025 年 , 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普及数字化 , 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 。 到2035 年 , 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 , 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转型 。
为实现以上目标 , 征求意见稿要求 , 强化科技支撑引领作用 , 推动跨学科、跨领域融合创新 , 打好关键核心和系统集成技术攻坚战 , 构建完善创新网络 , 持续提升创新效能 。
征求意见稿还要求 , 夯实基础支撑 , 构筑智能制造新保障 。 加快工业互联网、物联网、5G、千兆光网等新型网络基础设施规模化部署 , 鼓励企业开展内外网升级改造 , 提升现场感知和数据传输能力 。 加强工业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建设 , 支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 。 支持大型集团企业、工业园区 , 围绕内部资源整合、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产业链供应链协同、中小企业服务 , 建立各具特色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 实现全要素、全产业链数据的有效集成和管理 。
博览财经首席经济学家李宏图对上海证券报表示:“从这些表述来看 , ‘5G+工业互联网’是现阶段发展智能制造的一个重要抓手 。 ‘5G+工业互联网’对生产制造的赋能 ,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与制造技术的融合 , 将使装备、产线、车间、工厂发生革命性大变革 。 ”
李宏图认为 , 当前5G工业应用处于探索和导入期 。 随着智能制造产业的健康发展 , 未来3年是5G工业应用布局黄金窗口期 , 进入爆发阶段 。
安全也不容忽视 。 5G使封闭的工业互联网环境被打开 , 带来了更大的威胁 。 征求意见稿提出 , 围绕智能制造安全需求 , 协同推进网络安全、信息安全和功能安全建设 , 推动密码技术深入应用 。 强化网络安全和工业数据分类分级管理 , 推进工业数据治理 。
征求意见稿还提出了全面的保障措施 。 在财税金融方面 , 征求意见稿提出 , 加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专项等对智能制造领域的支持 。 优化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和激励政策 , 促进智能制造装备推广应用 。 引导金融机构为企业智能化改造提供中长期贷款支持 , 开发符合智能制造特点的供应链金融、融资租赁等金融产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