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科学|这颗超级黑洞,改写了地球生命演化史?


环球科学|这颗超级黑洞,改写了地球生命演化史?
文章图片
图1/2

银河系中心的黑洞射出的紫外线 , 或许影响了地球生命的演化 。
撰文 | 亚伯拉罕·洛布(Abraham Loeb)
翻译 | 赵剑琳
1939年 ,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数学年鉴》(Annals of Mathematics)上发表了一篇论文 , 宣称自然界中不存在黑洞 。 但仅仅25年后 , 马尔滕·施密特(Maarten Schmidt)发现了类星体——一种在遥远宇宙中极为明亮的光源 。 上世纪60年代中期 , 苏联的雅科夫·泽尔多维奇(Yakov Zel‘dovich)和美国的埃德温·萨尔皮特(Edwin Salpeter)认为这种神秘的点状光源是正在吸收宿主星系气体的超大质量黑洞 。 当气体流入黑洞时 , 它会产生类似水槽排水时的涡流 。 在环绕着黑洞的最内层稳定圆形轨道(ISCO)上 , 气体会以接近光速的速度流动 , 气体之间的湍流粘性会让气体在摩擦中升温 。
因此 , 黑洞的吸积盘会逐渐变得明亮 , 向外辐射接近其静止质量1/10的物质 , 产生的亮度甚至可能超过其宿主星系中全部恒星的总和 。 几十年后 , 天文学家发现几乎所有星系的中心都存在一个超大质量黑洞 , 它们通常保持着沉寂 , 只会零星地爆发 , 每次持续数千万年 。
2020年 , 安德烈亚·盖兹(Andrea Ghez)和赖因哈德·根策尔(Reinhard Genzel)因为证实了银河系中潜伏着一个处于沉寂状态的超大质量黑洞 , 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 这个黑洞名为半人马座A*(缩写为SgrA*) , 质量相当于400万个太阳 。 它正处在休眠状态 , 散发出微弱的无线电波 , 目前的亮度只有它“进食”时期的十亿分之一 。
虽然SgrA*目前很黯淡 , 但我们仍能基于一些线索判断出它一度极其耀眼 。 这并不令人惊讶 , 因为当气体云靠近银河系中心或者恒星进入SgrA*的视界(大约等于日地距离)10倍距离以内时 , 就会因为强大的潮汐力“面条化” , 形成一条气体喷流 , 产生如同类星体的光芒 。

环球科学|这颗超级黑洞,改写了地球生命演化史?
文章图片
图2/2

SgrA*的轨道平面上存在着大量年轻恒星 , 这是证明SgrA*在最近的“进食”时期曾吸入大量气体云的确凿证据 。 由于SgrA*附近的恒星年龄还不到银河系年龄的百分之一 , 基于哥白尼原则(Copernican principle , 观测的时刻并不特殊) , 围绕着SgrA*发生的大型气体云吸积过程必然已经发生过上百次 。 实际上 , 科学家已经观察到一对被称为费米气泡(Fermi bubbles)的大型热气团 , 正沿着银河系中心的旋转轴向外发散 。 这意味着SgrA*在最近一次气体云吸积过程中 , 可能促进了它们的扩张 。 理论计算显示 , 黑洞吸积过程除了扰乱大量的气体云外 , 单个恒星也会因为引力逐渐靠近黑洞 , 以每一万年为周期发生潮汐瓦解事件 。 当大量残骸被SgrA*吸入时 , 就会出现明亮的耀斑 。
【环球科学|这颗超级黑洞,改写了地球生命演化史?】SgrA*爆发形成的耀斑会影响地球上的生命吗?原则上来说 , 会 , 因为耀斑会释放具有破坏性的X射线和紫外线 。 我与我之前的博士后约翰·福布斯(John Forbes)合作 , 在2018年证明了如果太阳系与银河中心的距离缩小到现在的1/10 , SgrA*爆发产生的紫外线就能蒸发掉火星或地球的大气层 。 即使距离较远 , 紫外线依然会抑制复杂生命体的生长 , 就像在你频繁踩踏的草地上 , 小草难以生长 。
以太阳系目前的位置来说 , 来自SgrA*的紫外线对于地球生命是安全的 。 不过 , 近期有研究指出 , 太阳在诞生初期可能非常靠近银河系中心 , 在“引力反推”的作用下 , 它才移动到了现在的位置 。
按照这个理论 , 太阳曾近距离暴露在SgrA*的紫外线下 , 这可能已经对地球早期的复杂生命造成了伤害 。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在经过20亿年后 , 地球大气中的氧气浓度才升到如今的水平——或许直到那时 , 地球离SgrA*才足够远 。 最近 , 我正与马纳斯维·林加姆(Manasvi Lingam)合作 , 探究地球生命与太阳到银河系中心距离变化的潜在联系 。
通常来说 , 太阳是唯一能对地球生命产生影响的光源 。 但SgrA*黑洞或许也在地球生命的演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如果SgrA*和地球生命之间的联系得到确认 , 这个超大质量黑洞很可能为研究者带来另一个诺贝尔奖 。
关于作者
亚伯拉罕·洛布是哈佛大学天文学系前主任 , 哈佛和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理论与计算研究所所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