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996、内卷、35岁职场荣枯线…焦虑的年轻人养活了这个市场

来源 中国经营报
作者 陈玉琪
计时软件显示 , Gavin在2019年用了将近700个小时备考 , 放弃了几乎所有的周末和节假日 。
在过去两年里 , 他自学网课 , 连着考过了CFA(特许金融分析师)一级到三级、FRM(金融风险管理师)一级、二级 , 并且都是一次性通过 。 今年 , 他还打算拿下CPA(注册会计师) 。
不加班的时候 , Gavin在工作日晚上都会学习3~4个小时 , 有时候 , 他会把下班后的会议室当做自习室 , 学到晚上10点左右再回家 , 周末的学习时间能增加到9~10个小时 。 为了在地铁里能更高效地刷视频课、看笔记、做模考题 , 他还买了一副降噪耳机 。

新浪科技综合|996、内卷、35岁职场荣枯线…焦虑的年轻人养活了这个市场
文章图片
图1/6
Gavin常常在下班后留在公司会议室自习
996、内卷、35岁职场荣枯线……面对职场焦虑 , 有人像Gavin一样 , 加入考证大军 , 也有人并不在乎一纸证书 , 单纯为了职场技能的提升而报班“充电” 。
今天 , 成人教育已经不仅仅是电大、成人自考那么简单 。 从C端看 , 职业教育主要可以分为学历职业教育与非学历职业教育两大类 , 与前者相比 , 非学历职业教育市场资本参与程度高 , 孕育了一个超过千亿的市场 。

新浪科技综合|996、内卷、35岁职场荣枯线…焦虑的年轻人养活了这个市场
文章图片
图2/6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 , 2020年 , 中国在线终身教育市场规模达668亿元 , 同比增长21.5% 。 市场化的在线成人教育因其灵活性、便利性 , 已经成了职场人“自我投资”的不二选择 。
为对抗职场焦虑 , 年轻人上网课充电
Gavin今年32岁 。 工作7年来 , 他从银行跳到了证券公司 。 因为学的是企业管理 , 他一直觉得自己的金融专业知识有所欠缺 。 于是 , 工作以来 , 他一直在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除了考证 , 他还会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自学编程 。
本科与研究生都毕业于985高校 , Gavin在学生时代的成绩一直不错 , 拿过不少奖 。 但毕业以后 , 在同学聚会上听到谁又晋升为公司中层了、谁手下带着多少人的团队了、谁的收入又有所突破了 , 他也不免焦虑 。 “可能是在学校的时候表现比较好 , 就会感觉自己毕业之后也理应保持一个比较出众的状态 。 ”
在学校的时候 , Gavin对考证并不热衷 。 但工作这么多年 , 尤其是跳槽以后 , 他觉得 , 考证成体系、有重点 , 还能出结果 , 是让他更有安全感的职业再教育方式 。
从事券商资管工作的花花也在备考CPA 。 她身边有不少同事都在考证 , 大家如果进入了职业瓶颈期 , “这个时候也不知道去干嘛 , 就觉得应该是考证 , 这个过程中我相信一定是有收获的 , 但是对于以后到底能不能用得上这个事 , 我就不太确定了 。 ”
这些年 , 金融行业“卷”得厉害 。 公众号博主CareerChoice从事金融行业猎头与职业咨询13年 , 据她介绍 , 硕士几乎成了金融业求职者的最低学历门槛 , 甚至不乏名校出身的博士 , 她对于有CPA、CFA等证书的求职者已经见怪不怪了 。
“我每次都会跟候选人和咨询者说 , 证书、MBA这些东西对每个人效用不一样 , 不要把它们当成一个翻身仗 。 但从他们自己的角度 , 能加几分总是好的 。 ”她感叹 , 中国的年轻人就跟现在的小朋友一样 , “刻苦、勤劳又聪明” 。
面对职场焦虑 , 有人像Gavin和花花一样 , 加入考证大军 , 也有人只是为了职场技能的提升而报班 , 不在乎有没有证书 , 只在乎学的东西有没有用 。
毕业4年的王落一直从事运营工作 , 换过9份工作以后 , 他对原创文案、社群运营、活动运营都有所涉猎 。
运营的工作节奏很快 , 最忙的时候 , 他每天要更新6个公众号 。 “有时候觉得自己就是个无情的发文机器 , 要策划一场活动 , 也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去做 , 哪怕抄好像都不知道去哪儿抄 。 ”
于是 , 他萌生了系统学习的想法 。 他专门买了文案改造、微博引流、新媒体运营等线上课程 。 虽然工作很忙 , 但他相信“时间是挪出来的” , 比如在通勤路上、在吃饭、上厕所的时候挪一点时间听课 , 工作中实在干不下去的时候也会听听课 , 换换脑子 。
职场网课这门生意 , 规模668亿
无论是考证的Gavin、花花 , 还是单纯想提升职场技能的王落 , 无一例外都选择了在线教育的形式 。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 , 2020年 , 中国综合性终身教育行业市场规模达1624亿元 , 其中 , 在线部分的市场规模达668亿元 , 同比增长21.5% 。

新浪科技综合|996、内卷、35岁职场荣枯线…焦虑的年轻人养活了这个市场
文章图片
图3/6
图源:艾瑞咨询《2021年中国综合性终身教育平台用户大数据报告》
和传统的线下职业教育相比 , 在线职业教育不仅处处能学、时时可学 , 学习成本与参与门槛也降低了不少 。 益普索Ipsos《2019中国在线职业教育市场发展报告》发现 , 75%的受访用户在接受职业教育时偏好在线形式 , 和动辄上万元的线下课程相比 , 七成用户在学习平台的年均投入在3000元以下 。

新浪科技综合|996、内卷、35岁职场荣枯线…焦虑的年轻人养活了这个市场
文章图片
图4/6
【新浪科技综合|996、内卷、35岁职场荣枯线…焦虑的年轻人养活了这个市场】图源:益普索《2019中国在线职业教育市场发展报告》
早在五年前 , 后显慧瞄准了互联网职业教育这片蓝海 。 此前 , 他已经在阿里巴巴、百度等互联网大厂工作了10年 。 2013年左右 , 他发现 , 尽管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特别旺盛 , 但人并不好招 , 名校生有学历、有能力 , 但是执行力弱 。 “所有人都是半路出家 , 没有科班出身的概念 , 所有人都是一边干一边学 。 ”
“我想去培养大学不培养、但行业很需要的新人才 。 ”2015年末 , 后显慧和几个朋友一起 , 创办了一个专门针对互联网“文科生”的职业教育项目——三节课 。
起初 , 他们试着周末在线下做公益课程 , 三个班级、150人的名额在开放报名后几秒钟就报满了 。 需求旺盛而线下服务能力有限 , 于是他们把课程搬到了线上 。
“好老师太少了 , 不像K12的老师可以培训 。 ”后显慧介绍 , 这个行业的老师需要有丰富的业内经验 , 无法培训 , 而线上课程能够让名师的效益最大化 , 让老师的资源更加集中地释放出来 。
后显慧认为 , 处在C7(Career 7)阶段的群体是在线职业教育的核心用户 , 即学生时代最后两年加上参加工作前五年 , “职业生涯最早的这7年时间 , 是一个人职业能力学习和发展的黄金时间 。 ”2021年 , 高校毕业生将达909万人 , 后显慧认为在线职业教育的市场潜力巨大 。

新浪科技综合|996、内卷、35岁职场荣枯线…焦虑的年轻人养活了这个市场
文章图片
图5/6
年收入10万元以下的用户是在线职业教育的主要客源(图源:益普索《2019中国在线职业教育市场发展报告》)
益普索中国资深研究总监武静分析 , 在线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与经济发展变慢、人口红利消失有着直接关系 。 “岗位的裂变速度也变慢了 , 自然就会出现职场瓶颈 。 ”其次 , 目前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仍然存在不匹配的情况 , 职业教育的作用就是弥合这一鸿沟 。
而疫情的到来 , 让更多人意识到终身教育的紧迫性 。 创业5年来 , 去年是后显慧最忙碌的一年 。 目前 , 三节课累计注册用户300万人 , 其中有190万用户都来自2020年 。
武静分析 , 疫情下 , 企业倒闭 , 公司裁员、降薪 , 大家人人自危 , 纷纷开始未雨绸缪 。 “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强?是不是要多增加一门手艺?是不是要变成‘斜杠青年’?”

新浪科技综合|996、内卷、35岁职场荣枯线…焦虑的年轻人养活了这个市场
文章图片
图6/6
图源:益普索《2019中国在线职业教育市场发展报告》
从政策层面来看 , K12、幼教等热门赛道相继进入了严监管区 , 但成人职业教育颇受政策青睐 。 2020年9月 , 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 , 提出要完善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制度体系 , 实施职业教育信息化2.0建设行动 , 大力推进“互联网+”“智能+”教育新形态 。
让精明的职场人掏钱 , 没那么容易
相对于政策收紧、趋于同质的K12教育 , 在线成人教育市场更像是一片蓝海 。 市场虽然诱人 , 但要让职场人果断掏钱 , 并没有那么容易 。
2017年 , 后显慧因为焦虑常常失眠 , “睡不着就拉着大家 , 每天早上六七点开始开会 。 ”
他的焦虑来源于提不上去的用户完课率 。 职场人的自我教育更有针对性 , 也更功利 , 如何让时间有限的职场人重拾学习习惯 , 把课上完 , 一直困扰着后显慧 。
花花离开校园已经7年 。 她表示 , 平时工作忙 , 自己并不会从头到尾把网课听完 , 更多的是参考课件 , 看不懂的地方再回去听一下网课 。 “我觉得是网课可能占比30%~40% , 自学应该占比60% , 甚至更多一点 。 ”
后显慧和他的团队想出来的方法是采用类似K12阶段在线教育的双师模式 , 在优秀学员中发展助教 , 为下一个班级的学员批改作业、答疑解惑、分享经验 , 提升学习的互动感、陪伴感 , 把完课率从30%提升到了80% 。
在线职业教育的第二道难关是课程缺乏标准 。
“以前讲三百六十行 , 现在可能是3600行 , 每一行对于人才的需要都不一样 , 如何去满足需求 , 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 但这也确实是一个非常大的缺口 。 ”武静认为 , 缺乏显性化、可遵循的标准 , 是职业教育面临的一大挑战 , 尤其对非证书类的职业教育而言 , 如何衡量学习效果 , 进而判断对用户的职业发展真的有用 , 都需要进一步探讨 。
王落认为 , 和学生时代心无旁骛的学习相比 , 工作之后目的性和功利性更强了 , 也背负了更多生存压力 。 “它可能直接决定了工作能不能干好 , 能不能升职加薪 。 ”
从事餐饮业在线职业教育的勺子课堂创始人宋宣直言 , “餐饮行业目前很难存在职业教育” 。 创业7年来 , 他发现 , 越是标准化的行业 , 才越容易出现职业教育的需求 , 比如会计等行业 , 而餐饮业作为一个集中度还很低的行业 , 行业标准、人才标准的制定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
因此 , 宋宣觉得餐饮职业教育的“时机还没到” , 自己现在做的更像是知识付费 , 核心逻辑是在“解决问题” , 而职业教育的课程是要“以人的能力模型为中心的” 。
后显慧的解决办法是抓住头部企业的用人标准 , 为每一个行业构建产业学院 , 提供数字化转型的解决方案 。 “新职业教育的标准来自头部的顶级企业 , 比如说互联网公司里的BAT、TMD对于产品、运营、数据人才的需求 , 就定义了行业里这个岗位的人才标准 。 ”
武静认为 , 未来的职业教育一定会和企业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 有些可能直接是在企业中完成的 。
日新月异的行业变化 , 也给在线职业教育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 宋宣介绍 , 基本上每次课程结束 , 团队都要对课程进行迭代 。 “外卖平台的规则天天在变 , 曾经购物中心很火 , 但今天街边店生意越来越好 , 所以我们不光要改教学方法 , 还得改教学内容 。 ”
“K12难的是获客、留存 , 职业教育难的是把一个领域的问题搞透 。 ”在宋宣看来 , 在线职业教育的未来出路一定是融入行业生态 , 要思考的不是教育的问题而是行业的问题 。
(应受访者要求 , Gavin、花花、王落为化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