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拼了!赢了!——记航天科技一院C919项目组团队

“再开快点儿 , 快递货车马上出发了!”2020年12月9日夜里11点多 ,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702所C919项目组的窦雪川抱着一大摞资料赶往快递集散中心 。
此时 , C919大飞机噪声振动模拟系统交付任务接近尾声 。 一年时间里 , 项目组不畏难、肯吃苦、快行动 , 靠着一股子拼劲圆满完成任务 , 演绎了一个“爱拼才会赢”的励志好故事 。
肯吃苦当起了“夜猫子”
安静、舒适 , 是每一个人乘坐飞机时向往的感受 。 噪声振动模拟系统便是为此而生 。 适用于C919大飞机的噪声振动模拟系统 , 没有成熟的经验可借鉴 。 时间紧、任务重 , 702所项目团队只有一个信念:拼!
他们成立了3个技术小组 , 窦雪川、王明杰、贺智国带领3个小组分头攻关 。 几十版方案修改 , 无数次试验验证 , 大家在加班加点的煎熬中 , 攻克了关键技术 , 最终 , 自主研发的噪声震动模拟系统 , 满足了用户试验要求 , 保障了后续机舱设计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 也填补了一院该领域空白 。
2020年11月初 , 系统产品到了安装调试阶段 。 两名年轻人王萌和崔广智奔赴上海 , 担负起现场调试设备的重任 。
南方的初冬 , 弥漫着一种湿冷 。 大飞机厂房 , 半个1:1比例的大飞机模型矗立在角落 , 机舱上“空中生态环境实验平台”的字样格外显眼 。 王萌第一眼就看到了它 。 找测试接口 , 连接机柜电缆 , 启动电脑 , 两人很快忙活起来 , 似乎忘掉了寒意 。
厂房里不少试验和工程同步进行 , 嘈杂的环境会使试验效果大打折扣 。 王萌和崔广智一合计 , 晚上搞试验 , 白天演算、编程、调参数 。 两人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 黄浦江畔的东方明珠、外滩上的万国建筑 , 都与他们无关 。
一天 , 上海天气骤变 , 夜里气温更低了 。 王萌裹着单薄的衣服做试验 , 不料碰上一个参数超差问题 。 当时恰逢上海暴发疫情 , 厂房所在地被列入中风险地区 。 “没有时间多想 , 必须要干 , 要拼!”崔广智说 。 那一夜 , 他们几乎干了一个通宵 。
调试任务圆满结束 , 上海浦东新区已从“中风险”调整为“低风险” 。 王萌说:“上海人民凝心聚力打赢了一场攻坚战 , 我们也奋力拼搏 , 取得了调试任务的胜利 。 ”
“文件还带着北京的寒气”
自项目立项到产品交付 , 仅仅1年时间 。 这一年 , 在疫情影响下 , 有外协厂家中途退出 。 项目团队抓紧一切可能的时间自主攻关 , 最终研发出的模拟系统不仅满足了C919大飞机的试验需求 , 还满足了用户不同型号的试验需求 , 超预期完成技术指标 。
2020年12月9日 , 项目团队格外忙碌 。 由于疫情原因 , 线上评审如期举行 。 当验收通过的消息传来 , 所有人都欣慰地笑了 。 但当大家得知客户要在第二天中午拿到档案资料时 , 瞬间“傻眼”了 。
整个项目的设计报告、技术方案累计有31个大类、1000多页 , 多达43万多字 。 按照评审会意见修改、走流程签字、打印刻盘 , 快递邮寄 , 满打满算 , 第二天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 。 “走过千难万险 , 这最后的一哆嗦 , 我们说啥也要拿下!”窦雪川说 。
他们午饭来不及吃 , 开始逐字逐句梳理 , 同时马不停蹄联系签字事宜 。 702所各相关部门人员加班全力配合 , 一院产品副总师还专门从其他会场赶回来签署文件 。 当天夜里11点钟 , 材料全部装订扫描完成 , 随后大家连夜赶往快递货车集散地 。 这才有了小王催促网约司机的一幕 。 2020年12月10日上午11点 , 客户收到材料时称:“文件还带着北京的寒气 。 ”
【上海|拼了!赢了!——记航天科技一院C919项目组团队】“努力到无能为力 , 拼搏到感动自己 。 ”702所项目组“拼”出了一个高品质的产品 , “拼”出了专业、敬业的精神 , 赢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 , 也赢得了航天人的口碑 。 (刘莎莎) 来源:航天科技网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