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直|华为4月20日起卖车,喊话特斯拉“自动驾驶比你的好”

报料有奖
南都深圳报料电话:0755-82121212
4月19日 , 在上海国际车展上 , 华为携手赛力斯发布了华为智选生态新品类产品“赛力斯华为智选SF5” , 这是一款高性能电驱轿跑SUV , 目前已经登陆华为官网开启预定 。 这意味着 , 华为正式开始卖车了 。
日前 , 华为内部人士在与南都采访人员交流时谈到 , 华为的线下旗舰店也将开始卖车 , 在对员工进行卖车的培训 , 希望帮助合作车企卖车 。 而从今日华为员工的朋友圈动态可以确定 , 4月20日 , 华为旗舰店将开始卖车 。
在多个场合 , 华为一再重申“不造车 , 帮助车企造好车” 。 但在造车产业链上 , 华为已经深度布局 。 4月18日 , 华为车BU还发布了五款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主打新品 , 涵盖智能座舱、计算平台、雷达、自动驾驶开放平台和热管理系统 。
若从2019年5月华为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算起 , 不到两年时间 , 华为便推出五款新品 , 尽管背后也有多年的技术积累 , 但其在造车产业链上的动作不可谓不快 。 据了解 , 目前与华为达成合作的车企有上汽大通、广汽集团、比亚迪、奇瑞汽车、沃尔沃、北汽、江淮等国内外共30家车企 , 确认支持华为Hicar的汽车已达120多款 。
动作频频的背后 , 华为是在急切寻找新业务增长点吗?率先抛出自动驾驶系统 , 是否仍然面临法规、路测等挑战?在新一波造车潮背景下 , 面临来自腾讯、百度、小米、大疆等科技互联网公司的竞争 , 华为有何制胜之道?未来 , 更多车企是否愿意开放核心数据 , 选择与华为合作 , 也是未知数 。
在华为寻找下一个“华为手机”的路上 , 将华为HI品牌logo打上更多车身 , 华为依旧任重道远 。

徐直|华为4月20日起卖车,喊话特斯拉“自动驾驶比你的好”
文章图片


徐直|华为4月20日起卖车,喊话特斯拉“自动驾驶比你的好”
文章图片

华为旗舰店明起卖车 , 徐直军:每年每台车平均收入1万元
从推出五款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主打新品 , 到快速布局卖车业务 , 华为的动作很快 。 这背后 , 或许是华为消费者业务急需新的增长点 。 在美国三轮制裁的打压下 ,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华为今年的分析师大会上表示 , 华为今年的目标还是活下来 , 但希望有点时间来思考下一步的行动 , 看能不能活得好一点点 。
从华为2020年年度报告来看 , 三大BG业务中 , 企业业务快速增长 , 营收1003亿 , 同比增长23% , 运营商业务保持稳定 , 营收3026亿元 , 同比增长0.2% , 而消费者业务收入4829亿元 , 同比增长3.3% , 占比总营收54.2% , 增长明显放缓 。
在过去几年 , 得益于华为手机业务高速增长 , 华为消费者业务占据华为总营收半壁江山 。 2016-2019年 , 华为消费者业务营收增速分别达到了36.2%、45%、31.9%和42% , 而今年相比最高点时跌了近42个百分点 。
目前华为的高端手机芯片面临缺货的困境 , 手机收入下滑 , 拖累了消费者业务的增长 。 那么 , 消费者业务承压 , 华为的下一步行动是什么?答案或许就藏在造车产业链的布局上 , 与车企联手打造一个新终端 , 新“华为手机” 。
从一些细节可以看出端倪 。 2020年 , 华为将智能汽车的投资管理合并到消费者业务 , 由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统一管理 。 要知道 , 正是余承东一手打造了华为手机 , 华为手机的模式似乎在一定程度上要复制到“造车”这件事情上 。
华为方面曾表示 , 将智能汽车的投资管理合并到消费者业务 , 一方面 , 对于消费者业务的理解可以更好地反映在智能汽车部件的创新里 , 另一方面 , 华为在消费者领域的工业设计能力很强 , 这一点可以被汽车BU借用 , 从而帮助车企造好车 。
在分析师大会上 , 徐直军还表示 , 每年每台车平均获得1万元人民币的收入 , 对华为来说就足够了 。 他还透露 , 余承东最近在忙着思考怎么帮助车企卖好车 。
喊话对标特斯拉 , 华为:“自动驾驶比特斯拉好多了”
今年4月12日 , 在华为公司第18届全球分析师大会上 , 徐直军谈到“Huawei inside”合作模式的车已经量产 , 将在4月的上海车展上亮相 , 他表示:“我们的团队告诉我:他们是做得最好的 , 能够做到在市区1000公里无干预的自动驾驶 , 这比特斯拉好多了 。 ”
在上海车展前夕便放出风声 , 直接喊话对标特斯拉 , 可见华为对自身自动驾驶技术的自信 。 4月18日 , 在2021年上海车展前夕 , 华为向外界发布了其自动驾驶系统 , 还展示了搭载华为自动驾驶系统ADS的北汽极狐阿尔法S , 这也是首款华为HI(Huawei inside)版车型 。
从网上公测视频来看 , 搭载华为自动驾驶系统ADS的北汽极狐阿尔法S , 顺利完成车道线识别、行人识别、车辆识别 , 以及红绿灯识别 , 还完成了外卖二轮、车道占用、十字路口等复杂交汇场景 。
华为ADS首席架构师、智能驾驶产品线总裁苏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 搭载华为自动驾驶系统的车已经是L4级 , 但从法律上讲是L2级 。 “我坦白点讲 , 大家现在拿法规说事儿的都是骗人的 , 就是技术问题 。 今天我们的车已经是L4了 。 ”
一般来讲 , 自动驾驶汽车被划分为L0~L5级共6个不同的等级 , 其中L4级驾驶自动化既高度自动驾驶 , 驾驶自动化系统在其设计运行条件内持续地执行全部动态驾驶任务和执行动态驾驶任务接管 。 L5级驾驶自动化既完全自动驾驶 , 驾驶自动化系统在任何可行驶条件下持续地执行全部动态驾驶任务和执行动态驾驶任务接管 。
对标特斯拉 , 苏菁在回答媒体提问时说 , 特斯拉目前的自动驾驶模式看到的只是概念 , 没有解释过细节 , 而华为有两大技术 , 一个是Roadcode RT , 解决了整个交通静态环境的自学习、自构图的问题;另一个是DDI , DDI会不断学习车主的驾驶行为 , 它会抓取车主的行为去做迭代 。
在造车这条赛道上 , 华为是否会成为特斯拉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不过 , 华为又何尝不面临来自友商的竞争压力 , 先后有腾讯、百度、小米、大疆等科技互联网公司都在跑步进入造车新赛道 。 其中 , 4月12日 , 大疆推出旗下智能驾驶业务品牌“大疆车载” , 同样“专注于智能驾驶系统及其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等服务” , 业务模式与华为类似 , 不造整车 , 通过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和零部件供应服务车企 , 连定位上也有重合 , 都是汽车行业的一级供应商(Tier1) 。
华为和大疆 , 两家来自深圳的科技企业 , 同样都技术实力深厚 , 后者占据全球民用无人机市场份额达70%以上 , 是当之无愧的无人机巨头 。 从2016年开始 , 大疆就投入到了自动驾驶的研发 , 2018年便拿下了深圳的第二张自动驾驶路测试牌照 , 仅比腾讯晚一年 。
【徐直|华为4月20日起卖车,喊话特斯拉“自动驾驶比你的好”】华为率先推出搭载自动驾驶系统的车型 , 是否先发制人 , 抢占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制高点 , 亦不排除这种可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