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造车热潮之下,什么样的未来更令人期待?

最近这两年 , 资本市场最热门的概念之一 , 莫过于“造车”了:特斯拉去年一年涨幅超700% , 中国三大“造车新势力”在美股表现优异 , 传统汽车厂商纷纷加码“新能源”、“自动驾驶”等新技术的投入 , 华为、小米等头部企业更是以此为契机 , 开始跨界 。
造车 , 似乎成为了整个互联网科技圈都无法回避的话题 。 而自动驾驶作为目前整个新造车领域最为前沿尖端的科技代名词 , 也再次引起了业界的关注度 。
有业界资深人士表示 , 与之前的造车热不同的是 , 上一次造车热 , 无论是新能源还是智能化方向 , 主要还是创业公司教育市场的一种过程 , 但现在新进来的这批企业 , 明显都是资源和实力更加雄厚的巨头 , 这说明这个行业发展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了 , 巨头们也都看得明白 。
在新一轮造车热潮中 , 自动驾驶是毫无疑问的热词 , 不论是业界还是投资界 , 对自动驾驶都青睐有加 。 例如刚刚上市的商用车自动驾驶科技公司图森未来 , 更是得到了“女版巴菲特”Cathie Wood的青睐 。
商用车自动驾驶 , 未来可期
当前自动驾驶技术应用领域的发展趋势被普遍看好 。 去年底 , 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 , 提出到2025年 , 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力争经过15年的持续努力 , 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规模化应用 。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2020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表示 , 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 , 将是推动中国品牌向上的发展方向 。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李德毅认为 , 到2033年 , 中国汽车保有量中将实现70%的自动驾驶 。
据瑞银集团分析 , 到2030年 , 全球自动驾驶网约车的市场规模有望超过2万亿美元 。 蔚来资本测算的自动驾驶网约车市场规模约为3500亿元 。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交通运输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晓博则估计到“十四五”末期 , 我国自动驾驶能够达到千亿甚至万亿级的市场规模 。
在自动驾驶汽车中 , 诸多企业主要关注的是乘用车 , 却鲜有人将目光投向商用车 , 但是实际上 , 商用车才更有可能走在自动驾驶的前列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机械行业分会副会长周卫东去年底曾表示 , 作为汽车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 卡车和客车等商用车由于其广泛的生产资料属性及其在城市公共交通、物流配送等公路运输领域的大量应用 , 被业内认为是最有可能率先实现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的车型 。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驾驶专委会理事、重庆大学汽车工程系主任郑玲表示 , 商用车智能驾驶一定是未来大趋势 , 对于容量400万辆以上的商用车市场 , 存在着巨大的市场需求 。
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智能服务研究所副所长李维晋表示 , 随着物流市场急剧扩增 , 总额逐年增长 , 目前已经出现人力资源紧缺、人工成本增加、管理成本增加等问题 。 由智能驾驶应用形成的智能运输 , 能很好地解决人工成本逐年增长的难题 。 “智能驾驶重卡具有自适应巡航、自动紧急制动、自动车道防偏离等性能 , 可实现高安全性、高效率运输 , 使用智能编队、智能预见巡航等功能可带来TCO低成本运营 , 将是未来大趋势 。 ”李维晋说 。
最近在美国上市的图森未来 , 其主营业务“恰巧”就是提供无人驾驶卡车货运服务 。 图森未来所专注研发的L4级别无人驾驶方案 , 即在驾驶过程中系统完全替代驾驶员在各种路面情况作出决策 , 也就意味着它可以在规定的驾驶条件下实现全无人驾驶 , 无需人工干预 。 该技术目前已被应用于大众旗下子公司Traton和美国卡车制造商Navistar的卡车中 。 其业务范围也已遍布中国、美国、日本和欧洲等主要市场 。
图森未来官网信息 , 基于AFN(无人驾驶货运网络) , 其目前主要通过两种服务模式获得收入 , 一是使用在无人驾驶货运网络中运营的自有无人驾驶车队 , 为托运人提供按里程计算的无人驾驶货运服务;二是承运人可以购买无人驾驶货运卡车 , 在无人驾驶货运网络里运行 , 并在必要时接入图森未来的无人驾驶系统 。
“造车”热潮中 , “女版巴菲特”:
现在“上车”还不晚
去年 , 新能源车概念股的涨势令投资者瞠目结舌 。 如今大家担忧的是 , 该不该追?万一卡在半山腰上怎么办?
因押注特斯拉而闻名、被称作“女版巴菲特”的Cathie Wood在2020年的投资报告中大胆预测 , “新能源车销量五年将暴增20倍” , 她也提示投资者相关风险 , 传统汽车制造商未必能成功过渡到电动车和自动驾驶领域 。
这意味着 , 在汽车行业的升级过程中 , 新创公司将成为新能源车、自动驾驶的主力军 。
4月16日 , 在图森未来上市的短短几天内 , Cathie Wood管理的ARK旗下两只基金一共扫入近308万股图森未来 , 按照盘中的价格37.5美元一股计算 , ARK共斥资约1.15亿美元建仓图森未来 。 不过 , 根据ARK的5年目标 , 此次投资图森并未出人意料 。
值得一提的是 , 在这次图森未来在美国上市的过程中 , 摩根士丹利、花旗、摩根大通、华盛证券等十余家国际级投行和券商 , 所组成的图森未来明星承销团也格外耀眼 , 而作为招股书上唯一一家亚洲承销商 , 华盛证券的名字也尤为惹人关注 。 作为一家成立仅5年的公司 , 华盛证券已参与、操盘多个知名企业的IPO项目 。 在今年1月份 , 华盛证券获得智通财经“中资离岸债券新锐承销商”奖项 。 肯定了其作为新锐券商代表 , 在持续关注崛起中的年轻力量方面 , 所付出的努力与取得的成绩 。

未来|造车热潮之下,什么样的未来更令人期待?
文章图片

券商布局投行业务 , 打造企业上市的深度解决方案
其实 , 中概股在海外上市并不容易 , 中国的创新公司尤为明显 。 常被“华尔街秃鹫”所觊觎 , 成为做空的标的;此外 , 疫情冲击之下 , 全球经济复苏能否顺利进行 , 也关系到投资者对新经济公司的信心 。
因此 , 对于这些新经济公司来说 , 能够找到熟知国内业务且洞悉海外资本运作规则的券商 , 来承担辅导上市等工作 , 就显得尤为重要 。
以这次图森未来上市为例 , 华盛证券所代表的承销商矩阵 , 从经纪业务、ESOP解决方案、上市辅导、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等方面入手 , 为这样的成长型公司度身定制了一个全周期的金融服务解决方案 , 充分发挥了承销商的核心作用 。
对自动驾驶这一新兴行业来说 , 图森未来的成功上市 , 犹如一剂强心针 , 尤其是图森未来得到了Cathie Wood等华尔街知名新经济投资人的认可之后 。 未来 , 图森未来有望重塑美国乃至全球的货运市场格局 , 撬动难以估量的商业价值 。
同时 , 此次华盛与图森未来的合作 , 也作为其日后参与新能源板块资本助力的样板 , 为更多新能源、新科技创新企业完成资本升级 。
结语
展望未来 , 自动驾驶概念有望和新能源比肩 , 成为汽车行业的游戏规则改变者 。 市场有理由相信 , 图森未来的上市 , 只是自动驾驶概念热潮的一小步 , 未来随着产业确定性的不断提高 , 将会有更多优秀的自动驾驶公司涌现出来 。造车热潮之下 , 也许会因为图森 , 而更期待未来 。
商业视角
【未来|造车热潮之下,什么样的未来更令人期待?】*以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 , 不代表华尔街见闻观点 , 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