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顺丰罕见巨亏10亿背后:欲转型与阿里京东竞争?

国内快递行业巨头顺丰控股(002352.SZ)一季度业绩现罕见亏损 , 引发业界关注 。4月22日晚间 , 顺丰控股发布的2021年一季报显示 , 当季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426.2亿元 , 同比上涨27.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9.89亿元 , 同比下滑209.01% 。
在此前不久的4月8日晚间 , 顺丰控股曾发布一季度业绩预告称 , 预计当季亏损9亿元至11亿元 。
在上述业绩预亏公告发布后 , 顺丰控股即迎来上市以来少见的跌停 。而自今年春节以来 , 该股股价已陷入持续调整之中 , 其股价自2月18日冲上历史新高124元/股后 , 持续回落 , 一度跌至近期低点62元/股附近 , 短短两个多月 , 股价已经腰斩 。
对于首季的大幅亏损 , 顺丰在财报中总结了五大原因 , 包括:公司继续加大新业务的前置投入 , 如快运、丰网、同城急送、仓网的网络建设;为应对春节节前业务高峰 , 公司投入临时资源 , 带来了一定的成本增加等 。
对此 , 一家物流公司的高管则对《财经》采访人员透露 , 顺丰此次的亏损 , 背后一大原因源自商务领域电子合同的日渐增多 , 相关领域对顺丰快递的需求减少;另一原因则来自顺丰在高端物流领域坚持自建车队 , 占用资金偏高 。
自4月8日发布一季度业绩预亏公告以来 , 已有多家机构下调了顺丰控股的目标价 , 包括瑞银证券、招银国际、东北证券等 , 其给出的下调后目标价均低于百元 。Wind数据显示 , 瑞银证券给出的目标价最低 , 仅65元/股 。
从财报看 , 加大新业务开拓及资源投入力度 , 是顺丰控股今年一季度在收入增长的情况下 , 净利润却亏损近10亿元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数字化供应链解决方案 , 正是公司新业务之一 。
顺丰控股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卫曾称 , 公司未来核心竞争力将是为重点公司提供有竞争力的行业解决方案 。
“在解决方案领域 , 顺丰目前在国内外还没有对标的企业 , 公司该业务走在国际的前沿 , 成功就是一条龙 , 不成功则是一条虫 , 如果顺丰做不成 , 则没有几家公司能够成功 。”王卫在2019年股东大会上的发言 , 显示了其对转型的期盼和决心 。
然而 , 在供应链领域 , 早已有阿里、京东等电商布局 , 顺丰控股能否在与这些巨头的竞争中突围?一位供应链行业的人士对《财经》采访人员坦言:“相对而言 , 顺丰在这一领域还是有短板的 。”
4月23日 , 在顺丰控股发布一季报后 , 其股价回升3.72% , 收报65.53元/股 , 总市值为2986亿元 。

电子商务|顺丰罕见巨亏10亿背后:欲转型与阿里京东竞争?
文章图片

首季亏10亿 , 业务遇阻还是管理失策?
快递行业的白马股 , 为何2021年首季亏损近10亿元?4月22日晚间 , 顺丰控股发布了一季报 , 并给出了相关解释 。
其认为 , 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包括五点:
1、公司正处于新业务拓展关键期 , 为扩大市场份额 , 打造长期核心竞争力 , 公司继续加大新业务的前置投入 , 包括快运、丰网、同城急送、仓网的网络建设;
2、为应对春节节前业务高峰 , 公司投入临时资源(包括外包人力、运力和临时场地等) , 带来了一定的成本增加;
3、公司在网络融合调整的初期存在资源重叠投放导致成本提升;
4、公司在春节期间增加了在岗人员数量等 , 致使春节期间在岗人员的成本增加;
5、经济型快递产品特惠专配的业务量增长迅猛 , 该部分定价偏低产品的件量占比上升较快 , 对整体毛利造成一定压力 。
【电子商务|顺丰罕见巨亏10亿背后:欲转型与阿里京东竞争?】对于顺丰控股的亏损 , 前述物流公司的高管则对《财经》采访人员表示 , “业界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 , 其背后一大原因是受到电子合同的影响 。”
其进一步解释称 , 以前大家大多会通过顺丰来邮寄的一些比较高端或涉密的文件 , 比如纸质合同等 , 但是现在很多领域都在推行无纸化 , 随着电子合同的增多 , 顺丰在这一业务上的营收受到了很大冲击 。
王卫在4月9日的业绩说明会上也表示:“顺丰 B2B 商务件(工商业快递)是主要收入和利润来源 , 随着科技的进步 , 电子化的普及 , 包括邮寄发票的需求消失 , 工商业受到一定的挑战 。”其同时称 , 为了应对挑战 , 公司将继续深耕B 端 , 深挖工商业部分需求 。
“另一方面的原因 , 则来自高端物流 。”该高管表示:“顺丰控股一直坚持自建高端物流车队 , 不论是车辆还是人员 , 这一部分占用的资金还是比较高的 。”
快递行业的白热化竞争 , 也在蚕食顺丰控股的利润 。公司在对一季度业绩亏损的解释中即称 , 部分定价偏低产品的件量占比上升较快 , 对整体毛利造成一定压力 。公司2021年3月快递业务经营简报也显示 , 顺丰控股单票业务价格已经下降至15.74元 , 去年同期该价格为 17.91元 , 同比下降 12.12% 。
除了业务上的原因 , 公司管理层面的一些失误 , 也可能是此次顺丰控股大幅亏损的原因之一 。
在4月8日晚间发布一季度预计亏损约10亿元的公告后 , 次日 , 顺丰控股召开了2020年度股东大会 , 王卫表示:“首先跟股东做一个道歉 , 因为我认为第一个季度真的没有经营好 。”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 , 他坦言在管理上有疏忽 , 类似的问题不会出现第二次 。
与2020年财报相比 , 其2021年一季报表现更显得出乎市场意料 。今年3月17日晚间 , 顺丰控股披露了2020年年报:公司2020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539.87亿元 , 同比增长37.25%;实现归母净利润73.26亿元 , 同比增长26.39% 。与行业平均17.3%的增长率相比 , 其营业收入增速明显领先 。
在顺丰控股于4月8日发布一季度业绩预亏公告后 , 多家机构下调了公司目标价 。Wind数据显示 , 以瑞银证券给出的目标价最低 。
4月14日 , 瑞银证券发布题为《顺丰控股:近期股价回调是买入机会么?》的研究报告 。
瑞银证券认为 , 顺丰控股股价回调后估值依然高企 。在一季度意外地出现亏损之后 , 顺丰控股股价已下跌约20% 。当前股价对应53倍12个月动态PE , 当前估值尚未充分反映时效件业务放缓以及对低价产品和新业务投资日益增加造成的盈利能力恶化 , 这已经导致公司一季度出现亏损并且在未来几个季度将继续令利润率承压 。
同时 , 瑞银证券称 , 公司的定增导致的潜在股份稀释和嘉里物流并表(尚未反映在当前的预测中)或带来进一步的下行空间 。
“仍然看好顺丰成为综合物流服务提供商的长期潜力 , 但下调盈利预测和目标价并维持卖出评级 。”瑞银证券称 。
其该份研报中 , 瑞银证券将顺丰控股目标价下调至65元/股 , 这与该股4月23日65.53元/股的收盘价相近 。
还有多家机构在近期下调了顺丰控股的目标价 , 其给出的目标价均低于100元/股 。这意味着 , 短期内 , 顺丰控股股价或很难重返今年2月创下的124元/股的历史高点 。
东北证券认为 , 顺丰控股股一季度业绩表现低于预期 。去年同期实现盈利9.07亿元 。收入端增长整体保持稳定 , 高毛利时效件业务增速放缓拖累盈利能力 。
其进一步分析称 , 快递业务量增速迅猛 , 行业将进入新一轮的资产投入周期 , 业务与资产需相互磨合 。
对于未来业绩表现 , 王卫在4月9日的业绩说明会上表示 , “公司二季度肯定不会再亏 , 但全年利润还不能回到去年同期水平 。因为未来我们要继续战斗 , 未来三年还有很多目标要一起实现 , 到时候公司的股价不应以物流公司的估值体系来看 , 这是对所有投资者最好的交代 。”
顺丰控股此次曝出的业绩大幅亏损 , 对整个物流行业也有一定影响 。
“顺丰此次曝出的亏损 , 对于整个物流板块的的估值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 尤其是在投融资方面 , 一些投资机构在看到连顺丰这样的公司都出现大规模亏损后 , 开始审视整个物流行业的可投资性 。”一家正在筹划上市的物流企业高管告诉《财经》采访人员 。
发力供应链 , 如何与阿里京东竞争?
从财报来看 , 顺丰此次大幅亏损 , 与其进行的供应链转型密不可分 。
对于顺丰来说 , 其供应链业务面临较大的市场机遇 , 在政策层面体现较为明显 。
十四五规划特别指出 , 坚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 , 分行业做好供应链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 , 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 。2020年4月 , 国家邮政局及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快递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 , 提出促进快递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 , 做优做大供应链服务 。
在券商看来 , 物流行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关键领域 , 未来前景广阔 。
顺丰控股从2017年开始就进入供应链 , 在公司2018年将扣非后净利润下滑后 , 王卫就已带领顺丰进入2.0时代 。
不同于1.0时代聚焦于快递物流领域 , 王卫称 , 公司2.0时代的核心竞争力将是为重点公司提供有竞争力的行业解决方案 。
近年来 , 随着投入加大 , 公司的供应链业务收入亦在快速增长 。2020年 , 顺丰控股整体供应链业务实现不含税营业收入71.04亿元 , 同比增长44.45% , 该业务占公司营收比重为4.61% 。
进入2020年一季度 , 顺丰控股供应链业务收入仍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今年1月至3月 , 公司供应链业务营业收入分别为7.97亿元、6.51亿元、8.38亿元 , 同比增速分别为66.74%、76.42%、80.22% 。
进军供应链业务 , 是王卫骨子里“冒险精神”的体现 。“他很勇(敢) , 他有胆子不断扩张 , 赚10块钱再拿8块钱去开新商铺 。”有人如此评价王卫 。而其对供应链业务 , 也寄予厚望 。
对此 , 王卫称 ,  “公司不会一味的烧钱来做新业务 , 但如果短期的利润承压能换来长期的竞争力 , 有机会将顺丰打造成为市场上不可或缺的选择 , 那我愿意调低未来 1-2 年的利润率预期 , 这是重要的战略 。”
3C行业、餐饮超市、服装快消 , 是顺丰控股提供解决方案早已开始试水的领域 。
从库存管理数字化升级入手 , 管理客户产品投放、铺货、补货、促销等 , 提升线下门店的转化率和线上客户的收货体验 , 是公司此前在服装行业中的方案+服务的尝试 。
顺丰控股一位高管曾对《财经》采访人员表示 , 公司为头部鞋服、日百零售企业提供仓储、物流、补货、微仓等服务 , 对相关客户的各环节数据有着较为直观的了解 , 更清楚客户各环节的痛点在哪里 , 从而为客户开发针对性产品来解决上述问题 。
与传统供应链将消费者作为下游不同 , 顺丰将消费者作为上游 , 把下游当作需要撬动改革数字化的节点 , 希望通过提供独立第三方的大数据和科技行业解决方案 , 助力企业实现直面消费者(D2C)的数智化经营 。
标准化、数字化、产品化 , 被喻为顺丰科技解决方案上的三大DNA 。2020年 , 公司在数字化供应链行业解决方案方面 , 通过服务于零售、工业制造、快消品、鞋服美妆、医药等行业 , 实现了一定技术收入、数据积累 。未来 , 公司将全面聚焦八大行业 。
“公司现在有五六个行业做的比较出色 , 行业中的头部客户已经可以亮出来 。”王卫在今年4月投资者交流会上表示 , 公司已经准备要从头部客户复制到腰部客户 , 目前腰部客户还是需要打磨的阶段 , 具体项目需等打磨阶段成功之后再对外发布 。
顺丰对供应链业务投入还在加码 。根据公司《2021年度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 , 公司拟募集220亿元资金中 , 有30亿元拟投入到数智化供应链系统解决方案建设项目 , 该项目投资总额为32.11亿元 。
顺丰控股表示 , 建设数智化供应链服务能力是公司向综合物流供应商转型的重要一步 , 该项目不直接产生收益 , 项目建成后 , 将有力提升公司供应链一站式服务能力 , 提升客户粘性 。
一位物流行业分析师对《财经》采访人员表示 , 顺丰为客户提供方案的深度 , 依赖于对客户数据的掌握程度 , 根本上取决于客户对其的信任度有多高 , 这种信任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才能获得 。
虽然顺丰对供应链业务投入在加大 , 且王卫对该业务期望甚高 , 但也面临新旧文化融合、产品很难标准化、缺少商流等问题 。
据悉 , 公司存在“老顺丰人”和“新顺丰人”的一些说法 。王卫也曾经坦言 , 公司转型过程中 , 对于此前舒服多年的老顺丰人来说 , 自身有很大的关卡需要克服 , 未来的顺丰是物流、科技、互联网多元文化并存 , 员工应学会适应多元文化氛围 。
一位前顺丰人员对《财经》采访人员表示 , 王卫控制欲较强 , 其用顺丰老人比较多 。
在投资者看来 , 供应链市场和包裹市场最大的不同就是产品很难标准化 , 这也是公司面临的难点之一 。对此 , 王卫表示 , 公司会提炼很多供应链的场景出来 , 变成标准化、模块化后 , 通过系统快速复制产品和增长量 。
此外 , 在业内人士看来 , 商流方面的缺失 , 也是顺丰在供应链方面的短板 。
“从平台供应链方面来看 , 顺丰在供应链业务方面的竞争对手是京东和阿里 , 商流(消费端)、资金流、信息流、物流是供应链业务四大模块 , 顺丰拥有信息流、物流资源 。”前述供应链行业人士向《财经》采访人员分析 , 但在消费端的商流 , 即如何把客户产品销售出去 , 是顺丰的短板 , 与京东、阿里都拥有庞大的销售平台相比 , 顺丰缺少这方面的资源 。
其进一步指出 , 虽然顺丰在经济发达地区快递业务仍保持优势 , 但近年来快递行业增量主要来自欠发达地区 , 与竞争对手相比 , 顺丰在欠发达地区网络布局较少 , 不利于其对消费者数据信息收集 。同时 , 顺丰的全国定价模式 , 也让公司在部分产品重量稍大的产品方面运费单价较高 , 造成这部分客户信息的流失 。
访问:
京东商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