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今天是第六个中国航天日 。 就在航天日前夕 , 中国科学院院士、“墨子号”卫星总指挥王建宇走进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青年说”现场 , 和青年航天人分享自己的故事 , 勉励他们朝着向往的目标默默前行 。 “希望你们既能熬得住寂寞 , 又能抓得住一闪而过的灵感 。 ”
航天是对“万无一失”要求最苛刻的工作之一
“航天几乎是对‘万无一失’要求最苛刻的工作之一了 。 你能获得99次成功 , 但或许唯一的那次失败就发生在天上 。 ”从“嫦娥”上的激光高度计 , 到“墨子号”科学实验卫星 , 再到“太极一号”引力波探测卫星 , 王建宇的“总师生涯”随着中国空间探测事业的发展 , 不断挑战新高度 。
1970年4月24日 , 我国自主研制并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 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自行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 半个世纪以来 , 中国航天事业阔步前行 。 诸多空间技术成果为推动国防现代化建设、国民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 “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是航天人永恒的责任 , 也是毕生的追求 。
“仰望着绿色的‘墨子号’缓缓划过浩瀚的夜空 , 她是夜空中最亮的星 。 ”王建宇动情地回顾 , “接到‘墨子号’的研制任务时 , 扣着理论极限的技术要求 , 当真让我倒吸一口冷气 。 ”星地量子密钥分发 , 就好比在万米高空高速飞行的飞机上 , 同时向地面两个旋转的投币口细长的储蓄罐扔进一个个硬币 。 储蓄罐的投币口是细长的 , 相当于光的偏振 , 它是有方向的 , 硬币要把方向对好才能扔进去 , 而且不是扔一个 , 要两边同时都扔准才行 , “这种高精度要求成为卫星工程研制中的重大挑战之一” 。
然而 , 经过多年努力 , “墨子号”成功了!这颗太空最耀眼的“科学之星”在太空中树立起了一座醒目的里程碑 , 为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走到国际领先做出了重大贡献 。
“过来人”与年轻人分享“八条经验”
在航天领域耕耘数十载 , 王建宇也将自己总结的成功经验与年轻人倾囊分享:“第一 , 原创的科学思想是灵魂;第二 , 管理层的快速决策;第三 , 兵团式的多团队联合;第四 , 科学家团队和工程师团队一定要互补;第五 , 长期支持 , 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第六 , 宽容失败的文化;第七 , 多元化评价机制;第八是在破坏性创新中发展高技术 。 ”
他告诉年轻的航天人 , 科学研究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神秘而总是充满惊喜 , 更多的时候是在解决不了问题的苦恼中度过 。 “希望你们既能熬得住寂寞 , 又能抓得住一闪而过的灵感 。 ”
同样在航天领域摸爬滚打几十年 , 为我国“神舟七号”飞船伴星、暗物质探测卫星“悟空”等一系列任务做出重大贡献的微小卫星创新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朱振才勉励青年航天人 , 身为“国家队、国家人” , 必须心系“国家事” , 肩扛“国家责” , 要坚定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战略方向 , 深耕卫星研发业务 , 要有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 在祖国航天事业发展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
结合党史学习与自身航天工作 , 青年党员张昱、方禹鑫、李敏则表示 , 新时代航天青年将传承五四精神、勇担青春使命、奋发向上 。
作者:许琦敏
责任编辑:任荃
图片来源: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提供
【航天|中国航天日 | 熬得住寂寞,抓得住灵感!王建宇院士传授年轻人“八条经验”】*文汇独家稿件 , 转载请注明出处 。
推荐阅读
- 地面|全程回顾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任务
- 最新消息|中围石油回应被看成中国石油:手续合法 我们看不错
- 安全|Redline Stealer恶意软件:窃取浏览器中存储的用户凭证
- 截图|靠抄袭对标苹果?心动黄一孟指责小米新版游戏中心抄袭TapTap
- |南安市交通运输局:履行行业监管职责,扎实推进公路工程中介服务专项整治
- 系列|2021中国航天发射圆满收官!年发射55次居世界第一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 科学|中阳县北街小学:体验科学魅力
- 华依|中信证券:惯性导航有望成为L3及以上自动驾驶的标配产品
- 爆发|中信证券:自动驾驶渐行渐近,惯性导航刚需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