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4月25日讯4月24日是第六个“中国航天日” , 主题为“扬帆起航逐梦九天” 。 在追寻航天梦的道路上 , 处处都有哈工大人的足迹 。
65年来 , 哈工大航天人自强不息、接续奋斗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航天发展道路 , 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和文化 。 哈工大人以严格的“规格”和到家的“功夫”为中国航天谱写了一段又一段佳话 。
2020年9月 , A03学生公寓前和科学园基础科研楼前 , 两枚“大火箭”吸引师生驻足 , 成为打卡的校园新地标 。 一枚是长征五号运载火箭1∶5模型 , 广场被命名为“神舟揽月” 。 另一枚是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实物 , 广场被命名为“卧震苍穹” 。 两个以航天为主题的广场落成 , 彰显了哈工大“立足航天、服务国防”的办学特色 。
创造多项航天第一
从“东方红”首巡太空 , 到嫦娥五号月球“挖土” , 在这一个个让人骄傲的成绩中 , 哈工大谱写了一个又一个传奇:中国高校第一个航天学院——哈工大航天学院;中国第一颗高校牵头自主研制小卫星;中国第一颗学生自主设计研制与管控的纳卫星;世界首次星地直接探测高速激光链路试验;国际首创星箭一体化设计的快舟一号国际首次人机协同在轨维修技术试验;新一代磁聚焦霍尔电推进器;国际首次空间应用;国际首次高轨卫星对地高速;激光双向通信试验;全球首个将微小型航天器送入月球轨道的高校……
助力载人航天 , 为神舟保驾护航
返回舱焊接变形矫形 , 为返回舱“整容”;三轴仿真实验转台 , 为神舟铺个“轨道”;容错数管计算机 , 为神舟安装“大脑”;宇航服智能测试系统 , 为宇航员保驾护航……在我国载人航天历史上 ,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 , 载人飞船的研制过程中 , 哈工大均参与了相关工作 。 到目前为止 , 已有数百项哈工大科研成果应用到航天领域中 , 对神舟号系列飞船多项技术难题的攻破功不可没 。
助力“长征” ,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铜钢电子束焊接技术用于保护长征“心脏”;整体结构五通件用于保护长征“血管”;金属橡胶阻尼环技术可以解减振难题;设计logo与全箭涂装可以为长五扮靓“妆容”……从“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以来 ,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就扮演着探索太空的重要角色 , 哈工大为“长征”系列火箭的不断升级改进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支持 。
飞天揽月 , 与嫦娥共舞
【试验|看“硬核”的哈工大航天】首创可升降电梯 , 可以让“玉兔”平稳落月;率先研制筛网车轮 , 让月球车“闲庭信步”;攻克月面机械臂难关 , 为“玉兔”安装“手臂”……十几年来 , 哈工大瞄准月球探测二期、三期工程 , 配合总体单位承担了月尘环境效应模拟器月尘补给系统、试验台系统研制、巡视器结构与机构研制、低重力模拟试验系统研制等项目 , 支撑了探月工程的顺利实施 , 一批科研成果鼎力支撑嫦娥五号完成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 。
推荐阅读
- 浦峰|冬奥纪实8k超高清试验频道开播,冬奥结束后转入常态化运转
- 快报|“他,是能成就导师的学生”
- 技术|“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bug|这款小工具让你的Win10用上“Win11亚克力半透明菜单”
- 重大进展|“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历史|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样儿|从太空看地球新年灯光秀啥样儿?快看!绝美风云卫星图来了
- 精度|将建模速率提升10倍,消费级3D扫描仪Magic Swift在2021高交会大显“身手”
- 最新消息|中围石油回应被看成中国石油:手续合法 我们看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