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平与逆袭: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根

_原题是:石述思:“就地躺平”的985毕业生奋斗意愿下降的现象值得警惕一些高学历的年轻人拿着一手好牌 , 比如学历高 , 家境好 , 普遍出身985院校 , 却选择就地躺平放弃奋斗 。 他们还会追问 , 拥有高学历就一定要按照世俗的标准找一份好工作吗?

|躺平与逆袭: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根
文章图片
图1/1

_原题是:躺平与逆袭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方浩
来源:接招
备受年轻人关注的“豆瓣躺平小组”被炸了 , “躺平”一词更火了 。 一个年轻人提倡佛系生活的群聊小组 , 诞生在一个创始人是69年大叔的网络社区里 , 本身就是挺有意思的一件事 。
放在中国互联网江湖的维度里 , 豆瓣就是十年前的B站 , 但后来豆瓣佛系了 。 当90后、00后开始释放荷尔蒙的时候 , B站出现了 , 而在B站最受欢迎的视频类别了 , 各类中年大叔占据了相当比例 。 后浪消费前浪是B站的主要特征 。
豆瓣的新老用户一直在消费自己 。 晒书、撸猫、做各种小资状成了自我消遣的主要形式 。
豆瓣成立于2005年 , 所以阿北准确滴说是中国互联网第1.5代创业者;B站老板陈睿生于1978年 , 最早是B站的天使投资人 , 真正操盘的是生于1989年的徐逸 。 如果说陈是准80后 , 徐就是准90后 。
恰恰就在2005年前后 , 中国互联网有一股舆论大行其道 , 主旨就是鼓吹80后创业者开始上位 , 生于1979年的王兴、生于1981年的李想和戴志康等等 , 这些80后、准80后陆续成为媒体的宠儿 。
但五年之后 , 同样这一批人 , 被媒体贴上了“迷失的一代”的标签 。
因为2010年左右 , 中国互联网似乎大局已定 , BAT三分天下 , 别说80后 , 就是很多70后互联网老炮也觉得暗无天日、难有出头之日了 。
但过了没几年 , “90后创业者”开始走上历史舞台 , 并被媒体大吹特吹(因为工作关系 , 我自己也曾是鼓吹大军中的一员) 。 就像王兴、李想们的早年境遇一样 , 那些90后明星创业者后来大部分都不知所终了 。 在B站上市之后 , 身价几十亿的徐逸选择了退休 , 现在应该处于躺平状态 。
躺平是需要资本的 。 95后年轻一代敢于躺平 , 是因为他们是建国以来甚至百年以来最幸运的一代 。 为什么?
很简单 , 他们的父辈主要是60末、70初一代 , 开始上学的时候国家、社会回归常态 , 考上大学还能不用自己出钱 , 大学毕业赶上了90年代新一轮开放 , 入仕的入仕、下海的下海、出国的出国 , 然后就是互联网大潮来临、中国加入WTO、房地产起飞……
过去40年中国几乎所有时代红利都被95后的父辈们赶上了 , 老子英雄儿好汉 , 豆瓣躺平一起赞 。
而80后则没有那么幸运 。 父辈大多生于50后 , 经历了共和国最艰难的岁月 。 等到80后出生 , 市场经济的大潮把“竞争”两个字刻在了这个群体的脸上 , 不管家境如何 , 自力更生、出人头地成了这一代人最为明显的“胎记” 。
上等到了大学的时候 , 赶上了自费;毕业的时候 , 赶上了房价飙升;创业的时候 , 碰到了60后、70后的一手遮天 。 所以只能死磕到底 。 躺平?是要被笑话的 。
当然 , 我不是说现在的“躺平一代”不思进取 , 毕竟一个人再怎么努力 , 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 。
张一鸣、王兴、黄峥、李想、宿华、程维这些80后创业者之所以没能在PC互联网时代开花结果 ,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错过了第一代互联网技术革命的早班车 , 所以他们只能等、只能磨 , 等到移动互联网到来之际 , 才有弯道超车的机会 。
90后创业者不仅没赶上PC互联网的末班车 , 也没赶上移动互联网的早班车 。 而整个互联网20多年下来 , 实际上已经“体制化”了 , 打工人、996成了圈层固化的身份标签 。 在新的技术革命来临之前 , 只能躺平——用躺平的形式积蓄力量 , 等待逆袭 。 年轻人不要总想着搞个大新闻嘛!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 , 美国也有境遇截然不同的两代人 。
一个是“婴儿潮一代” , 他们生于1946年至1964年之间 , 所以也被称为“4664一代” 。 父辈大多参加了二战 , 战争结束后就变成了退伍老兵 , 然后结婚生娃、放任自由 。
这8年间出生的人口现在占了美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 也是美国社会的精英一代 。 高盛前董事长、美国前财长亨利·保尔森 生于1946年 , 当下真正的华尔街之王、大摩CEO杰米·戴蒙生于1956年 , 这两位也是婴儿潮一代在东海岸的典型代表 。
至于西海岸 , 不仅有同样生于1955年的乔布斯和盖茨 , 还有生于1952年的星巴克教父霍华德·舒尔茨、生于1960年的蒂姆·库克、生于1964年的贝佐斯 。
某种程度上 , 美国的婴儿潮一代很像中国的80后 , 是扎堆儿出生、天降猛男的一代 。
而美国真正的80后以及后来的“千禧一代” , 则更像中国的90后、00后 。 在美国市值千亿美金以上的公司中 , 只有一个年轻人 , 就是扎克伯格 。 所以说圈层固化 , 美国绝对要比中国严重得多 。 炒股、炒币是美国新一代年轻人另类的“躺平”姿势 。
就国内互联网圈而言 , 躺平一代的出现不是不想逆袭 , 而是连跳槽的机会都要比以前少得可怜 。 五年前中国有多少家电商公司?现在还剩几家?一条之前可以容纳十几家公司的赛道 , 现在可能就剩下一、两家 。 互联网打工人裸辞 , 然后躺平 , 是血淋淋的现实选择 。
豆瓣这次走入舆论的暴风眼 , 是因为“躺平小组”;美国有一家与豆瓣同岁的社区叫Reddit , 前段时间也火了一把 , 是因为美国年轻一代股民反对华尔街的肆意做空 。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 , 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根 。
【|躺平与逆袭: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根】(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