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货币,是不是新金融骗局?

从单价9000美元到超过6.4万美元 , 再到一度跌破3万美元 , 加密货币比特币在一年时间里走出“过山车”行情 。 一边“造富” , 一边“割韭菜” , 剧烈波动表象下 , 比特币真实价值几何?应如何看待加密货币? 
不少金融业人士表示 , 很难评估比特币到底有没有实际价值 , 投资加密货币面临较大风险 , 投资者应谨慎选择 。  
加密货币价值何在 
以比特币、以太币和瑞波币为代表的加密货币并没有主权信用背书 , 是通过算法生成的 。 因此 , 加密货币能不能称为货币 , 在业内存在较大争议 。  
纽约大学经济学家努里尔·鲁比尼表示 , 加密货币不满足货币的基本标准 , 不算新形式的货币 。 加密货币甚至不能算是资产 , 没法计算价值 。  
欧洲央行副行长德金多斯同样认为 , 很难看出加密货币的潜在价值 , 市场参与者应该为进一步价格波动做好准备 。  
具体到比特币 , 英国杜伦大学金融学首席教授、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郭杰表示 , 从供需关系看 , 一段时间以来比特币上涨源于总量稀缺、需求上涨 。 不过 , 郭杰认为 , 比特币价值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 , 因此也没有完全按供需关系波动 , 传统分析框架只适用于可被投资者明确价值的商品 。  
【|加密货币,是不是新金融骗局?】野村综合研究所研究员木内登英说 , 比特币近期波动主要与美国新能源汽车公司特斯拉是否接受比特币购车的态度变化有关 。 木内登英认为 , 正是由于使用价值不明确 , 比特币波动性才如此之高 。  
是否新一轮金融骗局 
金融史上 , “郁金香泡沫”“南海泡沫”等骗局层出不穷 。 如今 , 只在小众范围得到认可的加密货币却炒出“天价” , 同样有人质疑 , 加密货币会不会是新的金融骗局? 
新加坡国立大学客座教授白士泮认为 , 加密货币如比特币原本只是吸引相信区块链技术、拥护去中心化金融理念的人 , 在小众社群被接受为支付工具 , 但近期比特币价格剧烈波动更源于市场炒作和越来越多的投机者加入 。  
郭杰表示 , 比特币实际应用场景非常有限 , 其价格飙升是典型的投机泡沫 , 与17世纪荷兰“郁金香泡沫”相似 , 甚至可以说是“庞氏骗局” 。 郭杰说 , 追捧加密货币的机构擅长用晦涩难懂的科技术语 , 说服投资者相信这是革命性现象 , 创造市场盲目投资的“羊群效应” 。  
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斯图尔特商学院经济学教授哈伊里·图尔克表示 , 加密货币有不受政府干预监管、跨境方便的特点 , 受到一部分人追捧 。 但仔细分析 , 这种需要不断有新投资者加入才能提高价格的逻辑基本就是一种“庞氏骗局” 。  
监管路在何方 
各国货币监管机构普遍认为 , 加密货币用算法隐藏了使用者的身份、行踪 , 为非法活动提供便利 。 同时加密货币杠杆率极高 , 给金融体系带来风险 。  
市场研究机构MRB合伙公司分析师圣地亚哥·埃斯皮诺萨分析 , 由于央行和政府无法介入加密货币交易 , 因此难以得到官方支持 。 他认为 , 美国市场监管机构将进一步采取措施持续监管加密货币 。  
另据日本《读卖新闻》网站报道 , 加密资产交易杠杆率高 , 在利润巨大的同时 , 风险同样巨大 。 缺乏真实资产作支撑的加密货币交易已呈现“泡沫”态势 。  
美国财政部此前表示 , 加密货币价格飙升带来负面影响 , 因此制定了新的金融账户报告制度 。 加密货币和加密资产交易账户以及接受加密货币的支付服务账户将纳入政府监测范畴 。  
除美国外 , 日本和韩国监管机构均已采取措施 , 对金融机构持有和从事加密货币交易加强监管 。  
(执笔采访人员:邓茜;参与采访人员:刘春燕、徐静、刘亚南、王慧慧、孙晓玲、邵莉、王丽丽)新华社北京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