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青蒿素是中医药献给世界的礼物
江南初夏 , 大树荫蔽之下 , 老宅里一小片黄花蒿在淅淅沥沥的梅雨滋润下愈发青翠 , 黄花蒿旁的少女雕像眼带笑意 , 仿佛与来往的游人述说着她与黄花蒿间奇妙的故事 。
这是宁波市海曙区开明街26号姚宅内的一景 , 姚宅原是屠呦呦外祖父姚咏白和舅舅姚庆三的住宅 , 屠呦呦少年时代有10年时间与父母一起在此寓居 。 今年5月1日 , 修葺后的姚宅成为屠呦呦旧居陈列馆 , 以崭新的面貌向公众试开放 。
屠呦呦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 60多年来 , 她从未停止中医药研究实践 。
2015年10月5日 ,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 , 以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
这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 , 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 屠呦呦说:“青蒿素是人类征服疟疾进程中的一小步 , 是中国传统医药献给世界的一份礼物 。 ”
20世纪60年代 , 在氯喹抗疟失效、人类饱受疟疾之害的情况下 , 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任研究实习员的屠呦呦于1969年接受了国家疟疾防治项目“523”办公室艰巨的抗疟研究任务 。 屠呦呦担任中药抗疟组组长 , 从此与中药抗疟结下了不解之缘 。
由于当时的科研设备比较陈旧 , 科研水平也无法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 不少人认为这个任务难以完成 。 只有屠呦呦坚定地说:“没有行不行 , 只有肯不肯坚持 。 ”
【|屠呦呦:青蒿素是中医药献给世界的礼物】整理中医药典籍、走访名老中医 , 她汇集了640余种治疗疟疾的中药单秘验方 。 在青蒿提取物实验药效不稳定的情况下 , 出自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对青蒿截疟的记载——“青蒿一握 , 以水二升渍 , 绞取汁 , 尽服之 。 ”给了屠呦呦新的灵感 。
通过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 , 富集了青蒿的抗疟组分 , 屠呦呦团队最终于1972年发现了青蒿素 。 据世卫组织不完全统计 , 青蒿素作为一线抗疟药物 , 在全世界已挽救数百万人生命 , 每年治疗患者数亿人 。
在发现青蒿素后 , 屠呦呦继续深入研究以青蒿素为核心的抗疟药物 , 2019年6月 , 屠呦呦研究团队经过多年攻坚 , 在青蒿素“抗疟机理研究”“抗药性成因”“调整治疗手段”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 提出应对“青蒿素抗药性”难题的切实可行治疗方案 , 并在“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等适应症”“传统中医药科研论著走出去”等方面取得新进展 , 获得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内外权威专家的高度认可 。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 , 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 。 未来我们要把青蒿素研发做透 , 把论文变成药 , 让药治得了病 , 让青蒿素更好地造福人类 。 ”屠呦呦说 。
陈列馆中 , 翔实的文字、图片、视频资料及珍贵实物 , 生动展现了屠呦呦的事迹 , 弘扬她几十年如一日为科学奉献的伟大精神 , 也激励着新一代年轻人 。
钟情科学、向医而行 。 对祖国医药科学的向往与探求 , 是屠呦呦始终如一的人生选择 。 而故乡宁波则留下了她童年与少年时代的依依乡情 。
“陈列馆让更多的新老宁波人了解屠呦呦 , 增强了爱乡情感和家乡自信;也让崇尚科学、尊重知识的社会氛围在屠呦呦的家乡更加浓厚 , 激励着更多愿为国家科学事业作贡献的年轻人 。 ”旧居陈列馆所在地的海曙区江厦街道党工委宣统委员汪渊群表示 。
(新华社杭州5月31日电 采访人员黄筱)
推荐阅读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 电磁场|首届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领域赛(青岛)举办
- 国家|光明日报评论员:向扎根基层的青年学子致敬
- 技术|119个参赛项目现场PK,在青岛感受颠覆性技术的“炫酷”
- Baidu|百度网盘青春版正式上线 只能传3次文件被吐槽是“一次性App”
- 青春|百度网盘青春版正式上线:免费空间 10GB,支持无差别速率下载
- 产品|青岛有“礼”正式揭秘:华为首家青岛旗舰店开业在即
- 成长空间|安身、安心、安业 青年科技人才“三大盼”
- |苏宁易购发布2021小镇青年消费图鉴 高端洗衣机销量增长134%
- 团队|年终策划 | 航天专家史青:为火箭“体检”给火星车装“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