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藏着大智慧 揭秘古人“黑科技”

你是否听说过中国古代有名的算术题“鸡兔同笼”?你知道北宋发明家毕昇是如何发明活字版印刷术的吗?你了解古人是怎样加工贮藏食物的吗?不妨透过广西图书馆正在展出的“科技之光文明之路——中国古代科技文献展” , 看看古人还有哪些令人佩服的科学技术 。   
中国是世界公认的文明古国之一 , 中国古代科技文明走在世界前列 。 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 , 创造了举世闻名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四大发明 , 并在天文历法、物理、医药、建筑、纺织、陶瓷、冶炼、水利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杰出成就 , 对人类文明有着重要贡献 。   
在广西图书馆推出的中国古代科技文献展中 , 既有号称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的《齐民要术》 , 也有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天工开物》 , 还有详细记载了世界上最早关于活字印刷可靠史料的《梦溪笔谈》 , 以及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等代表古代科技成果的扛鼎之作 。   
众所周知 , 数学是科学技术的基础 , 展览中便有不少与数学有关的文献 , 例如中国重要的数学著作《孙子算经》中记载了有名的算术题:“今有雉兔同笼 , 上有三十五头 , 下有九十四足 , 问雉兔各几何?”除了这道“鸡兔同笼” , 书中还有“物不知数”“河上荡杯”等趣味算题 , 不仅在民间广为流传 , 唐时还被列为官学的数学教科书 , 后又流传至日本 。   
【|文献藏着大智慧 揭秘古人“黑科技”】此外 , 展览中还有不少大家耳熟能详 , 却未必有机会目睹“真容”的文献 , 如明代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 , 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创作的散文游记《徐霞客游记》等 。 据悉 , 这些文献资料的展出得益于中华再造善本工程的实施 , 让无数珍稀古籍以另一种方式走出深阁 , 既方便公众合理利用古籍 , 又极大避免了珍贵原件因流通频次过高或操作不当所造成的损伤 , 从根本上有效地保护了古籍原件的安全 。 采访人员陈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