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观察|前两年还在到处告人侵权的方正集团,怎么就破产重组了?
许多年纪稍微小一点的差友可能对于方正集团不太熟悉 , 可是在差评君这代人的童年里 , 方正集团的知名度一点也不比现在的小米、华为要低 , 毕竟那个时候联想和方正 , 几乎就是国产电脑的代名词 。字体侵权到处告别人 。
文章图片
方正集团旗下有 400 多家公司 , 其中六家是上市公司 , 拥有 35000 多名员工 , 总资产高达 3600 多亿元 。
文章图片
方正科技曾经是中国最大的科技公司之一 , 巅峰时期是中国第二大的 PC 巨头 , 也是全球第七大的 PC 供应商 。
2018 年的时候 , 方正集团年收入1333 亿元 , 是当之无愧的国内最大校企 。
文章图片
这个曾经在中国叱咤风云的大企业究竟经历了什么 , 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呢?
20 世纪 80 年代 , 国内正处于创业潮之下 , 全国各地无数怀抱梦想的青年纷纷投入了创业大潮之中 。
甚至连各个高校 , 也在各自创办自家的校企 , 毕竟相对于个人创业 , 高校有着无可比拟的技术优势和人才储备 。
北大、清华也在这样的背景下 , 分别在 1986 年、 1988 年创办了方正集团和紫光集团 , 也就是后来被人们称为 “ 校企双壁 ” 的北大方正和清华紫光 。
文章图片
1986 年 , 北京大学投资了 40 万元 , 注册成立了一家 “ 北京大学理科新技术公司 ” , 它就是方正集团的前身 , 由王选院士担任技术奠基人 。
文章图片
此前 , 中国依旧采用着铅字排版印刷 , 出版印刷能力低下 , 而且能耗大 , 劳动强度高 , 环境污染也很严重 。
文章图片
彼时的西方国家 , 已经有了电子照排系统 , 利用计算机来控制拍照和排版 , 出版行业的高端市场一直由西方国家技术垄断 。
“ 汉字信息处理与激光照排系统 ” 的出现 , 成为了打破垄断的希望 。
技术有了 , 接下去就要解决实用性问题 , 1981 年 , 王选和他的团队 , 研制出了中国第一台计算机激光汉字照排系统原理性样机 。
文章图片
只不过王选院士觉得 , 这种高新科技还是要全面推向市场进行商业化 , 才能算得上 “ 利国利民 ” , 于是才有了北京大学理科新技术公司的成立 。
北京大学理科新技术公司一开始卖的就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 , 在短短的三年之内 , 订货金额就突破了一亿元 。
1992 年 , 北京大学理科新技术公司正式更名为 “ 方正集团 ” 。
文章图片
凭借着这些科研成果以及配套的软件硬件系统 , 方正集团拿下了港澳、东南亚以及北美地区将近 80 % 的中文报业市场 。
甚至连央视都曾经点名表扬过方正集团 , “ 只要你读过书、看过报 , 你就要感谢他 , 就像你每天用到电灯要感谢爱迪生一样 ” 。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 @ 酷玩实验室
1993 年之后 , 王选院士宣布退居二线 , 开始培养年轻人 , 之后的方正集团管理层就开始吃老本了 , 随着市场逐渐饱和 , 利润也逐年下降 , 1998 年甚至开始了亏损 。
1995 年的时候 , 方正集团进入了 PC 行业 , 虽然只比联想晚了两年 , 可是电脑品质和联想相比却差了不少 。
文章图片
1999 年 , 任教于北京大学的魏新临危受命 , 成为方正集团副董事长 , 改组了旗下延中实业 , 改名为方正科技 。
文章图片
当时因为联想几乎把整个技术团队开除了 , 魏新表示要在 “ 三年之内赶超联想 ” 。
可是科技创新需要大量的科研投入 , 也不是能立竿见影帮助营收上升的手段 , 于是魏新放弃了这个 “ 天真 ” 的想法 。
文章图片
“ 方正的发展要多元化 ” , “ 要请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 , 于是方正从一个 IT 技术公司开始向金融公司转型 。
随后方正集团就开始了自己的买买买之路 , 收购了浙江证券、苏州钢铁集团、西南合成制药等公司 。
文章图片
这些公司基本上都在经营上遇到了困难或者身背债务 , 低价收购这些公司后方正对它们进行了债务重组 , 增资扩张 , 形成了新的子公司 。
从证券到钢铁制造到医药领域 , 方正集团居然同时涉及了这么多风马牛不相及的行业 , 这操作谁看得懂啊?
文章图片
可是有的公司却不一定只是因为 “ 缺钱 ” 才出现了问题要低价变卖 , 可方正却无法为这些公司带来根本性的改变与技术创新 。
这些公司该亏钱还是亏钱 , 到最后只会成为方正集团的 “ 拖油瓶 ” 而已 。
随后的时间里 , 方正用同样的方式在 “ 发展 ” 着 , 逐渐变成了一个涉足信息技术、金融、房地产、医药的庞然大物 。
文章图片
方正集团虽然靠着这些公司拥有很高的营收数额 , 但是却忽视了这些公司带来的巨大负债 。
与方正集团的兴亡息息相关的 , 还有另外一个关键词 , “ 内斗 ” 。
图为李友▼
【视点·观察|前两年还在到处告人侵权的方正集团,怎么就破产重组了?】
文章图片
他背后代表的是 “ 凯地系 ” 资本 , 李友在成为 CEO 后 , 大量地任用自己的亲友为高管 。
文章图片
简单来说 , 李友和他的亲友想要通过内幕交易来牟利 , 甚至是控制方正集团 。
方正集团在 2002 年的时候净资产已经超过 20 亿元 。
可是 2003 年 3 月 31 日 , 内部的评估却把集团净资产评估一下子砸到只剩 1.5 亿元 。
文章图片
等到了 2003 年年底 , 方正集团净资产又上上到了 40 亿元 , 此时30%的股权价值12亿元 , 这一波要说没内鬼 , 谁信啊?
文章图片
直到 2014 年 , 李友的某个朋友直接反手一个举报 , 把李友告上了法庭 , 说他进行内幕交易 , 侵吞国有资产 。
2016 年 , 李友入狱 , 被罚款 7.502 亿元 。
2017 年 , 方正集团员工带着招润公司公章、营业执照等来到工商局办证柜台 , 结果却被余丽他们守株待兔 , 抢走了证件和公章 。
这东西在余丽他们手里 , 就代表着他们的股东身份依旧有效 。
直到 2019 年 , 控制着 70% 方正集团股权的北大资产还在和提前出狱的李友在法院扯皮 。
文章图片
虽然之后方正集团把偿还时间通过商议调节延迟到了 2020 年 2 月 21 日 , 但却在 2020 年 2 月 14 日 , 收到了北京银行对于方正破产重组的申请 。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 , 截至 2019 年 12 月 , 方正集团本部负债高达 700 亿元 , 整个北大方正总负债 3030 亿元 , 资产负债率 83% 左右 。
如同大家所见 , 这个曾经被誉为 “ 中国之光 ” 的公司 , 最终走上了破产重组的道路 。
曾经的方正集团 , 拥有着仅次于 “ 两弹一星 ” 的二十世纪我国重大工程技术成就 , 承载着王选院士 “ 高科技产业要顶天立地 ” 的信念 , 一路成为了中国科技企业的领头人 。
可现实却是有关方正的新闻 , 是股东抢公章、是在法院分股权归属、是被称为字体界的 “ 视觉中国 ” , 实在是可悲、可叹 。
图片、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 ,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酷玩实验室 , 从“中国之光”到倒闭破产 , 北大方正做错了什么?
富途 , 方正集团破产重组案内情
新华网 , 计算机“接纳”汉字 , 永远要感谢一个光辉的名字
推荐阅读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视点·观察|张庭夫妇公司被查 该怎样精准鉴别网络传销?
- 社交|Facebook被指试图在美政客中抹黑前雇员Frances Haugen声誉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
- 制造业|稳健前行开新局 制造业未来五年转型升级迎来“加速度”
- 器件|6G、量子计算、元宇宙…上海市“十四五”聚焦这些前沿领域
- 陈明永|行业观察|OPPO陈明永:对的路,不怕远
- 测评|【横评】5年前的老机型测评 苹果华为三星小米魅族一加现在卡吗
- 前瞻|6G、量子计算、元宇宙……上海市“十四五”聚焦这些前沿新兴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