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猎杀存在风险 , 如何防范值得关注 。
最新调查显示 , 土耳其“卡古-2”无人机今年3月在利比亚武装冲突中首次以自主模式猎杀武装人员 , 这可能是人类战争史上首次尝试“无人机自主杀人” 。 这引起人们对自主决策攻击无人机被滥用的担忧 。 如果这种自主杀人技术 , 结合当前的无人机“蜂群”技术 , 那么网上曾经出现的各种微型无人机杀人视频会不会成真?对于这种智能无人机蜂群攻击 , 有没有有效的应对手段呢?
无人机首次自主杀人
据俄卫星新闻网1日报道 , 联合国安理会利比亚问题专家小组表示 , 2020年3月 , 土耳其STM公司生产的“卡古-2”攻击型四旋翼无人机被编程为在不依靠操作员的情况下攻击目标 , 这架无人机跟踪并攻击了正在撤退的哈夫塔尔指挥的“利比亚国民军” 。
“卡古-2”攻击型四旋翼无人机
报道称 , 联合国专家在报告中称 , 这是一次真正的“发射后不管”(攻击) 。 报告说 , 这是第一次在利比亚发现使用这种无人机 , 违反了联合国第1970号决议第9条 , 但这次攻击是否造成人类死亡还有待核实 。 报道称 , 俄罗斯无人机领域著名专家丹尼斯·费杜季诺夫表示 , 无人机自主决定猎杀有生力量 , 这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 出现这种情况也仅是时间问题 , 在赋予“卡古-2”四旋翼无人机这种能力的同时 , 土耳其国防工业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 费杜季诺夫说:“自动自主猎杀有生力量、无人机等目标 , 这在很早以前就被预测到了 。 人们认为 , 不管是从技术方面 , 还是从道德角度 , 人类社会还需要一些时间来接受这一‘事实’ 。 在这种背景下 , 只是哪个国家第一个打开这个潘多拉魔盒 。 ”
自主猎杀+“蜂群”无人机?
资料显示 , “卡古-2”是土耳其STM公司生产的一款自杀式攻击无人机 , 重约6.8公斤 , 最高飞行速度约145公里/小时 , 续航时间约30分钟 , 可携带3种1.36公斤重的战斗部 , 分别是对付人员和轻型车辆的破片杀伤弹头、对付建筑物和掩体的温压弹以及对付装甲目标的锥形装药战斗部 。 该无人机的传感器具备景象识别或人脸识别功能 , 可由地面控制人员进行控制 , 或自主杀伤 , 并可以发动“蜂群”攻击 。
卫星新闻网报道称 , 从技术角度讲 , 自主智能攻击早就可行了 , 无人机可在自动模式下完成许多操作:按照设定的参数发现和识别目标;跟踪目标;武器引导 。 操作员通常仅需要核准这些动作并发出攻击指令 。 费杜季诺夫表示 , 不能放任机器自主决定使用武器的因素包括:技术层面上 , 可能存在识别错误;道德层面上 , 授权机器人做出杀人决定是错误的 。 此外 , 做出错误决定的责任问题也因此变得模糊 。
并非无法防御
那么面对这类无人机“蜂群”的攻击 , 现有手段能否防御呢?
中国军事专家张学峰表示 , 通常而言 , 自主杀人无人机也好 , “蜂群”式无人机也好 , 本质上是无人机 。 现有的以及发展中的对抗无人机的手段 , 对付这类无人机同样有效 。
张学峰表示 , 首先可以进行电子干扰等软杀伤 。 比如 , 使用电子战手段干扰、欺骗导航系统或控制系统 。 微小型无人机 , 出于成本、体积原因可能主要使用卫星信号导航 。 如果对卫星信号进行干扰、欺骗 , 则可以比较有效地对付这类无人机 。 一些无人机需要控制站控制 , 那么干扰、压制对其进行控制的无线电信号 , 则可以很大程度上抵御这类无人机的攻击 。
第二种方式是发展、使用低成本、低附带损伤的硬杀伤武器 。 张学峰表示 , 一些无人机理论上也可以采用景象识别、景象匹配等自主、智能制导方式 , 甚至可以识别人脸 , 可以在城市建筑间飞行 。 这类无人机体积不会太小 , 对其可进行硬杀伤 。 但这些无人机在城市中飞行的话 , 如果使用现有的防空导弹进行拦截 , 不仅成本较高 , 也会造成较大附带损伤 。 那么可以考虑研制小型、低成本拦截弹 。 同时也可使用激光、定向能武器、小口径火炮 , 对其进行硬杀伤 。 目前近程反无人机的激光系统已经比较成熟 , 这种系统可以有效应对诸如“卡古-2”这类四旋翼无人机 。
第三种方式就是打“蜂巢” 。 如果像一些视频中显示的那样 , 只有几十克的微小型无人机像蝗虫来袭怎么办?对每一架无人机进行拦截并不现实 。 除了使用电子战手段 , 干扰其导航通道以外 , 还可以采用打“蜂巢”的办法 。 因为这类微小型无人机的航程都不会远 , 如果进行远程投送 , 那么就需要相对较大的平台 。 在这些平台释放无人机群之前将其击落 , 可以成批消灭“蜂群”无人机 。 另外 , 微小型的无人机虽然比较难以探测、拦截 , 但受限于自身体积、重量 , 其威胁也较小 。
【无人机|人类战争史上首次出现“无人机自主杀人”了!我们怕不怕?】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李强
推荐阅读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公司|外媒:2021,人类太空事业的重大年份
- 文章|美媒文章:古人类领域2021年六大新突破
- 地球|没有了人类,地球气候环境会怎样|澎湃问吧年度盘点(上)
- IT|川崎测试货运无人机机器人K-Racer X1
- 人物|马斯克谈特斯拉机器人:不止重复性任务 或能成人类朋友
- 细胞器|“一不小心”活到200岁 太平洋岩鱼的长寿秘诀人类可否借鉴
- 马斯克|马斯克:SpaceX最快5年将人类送上火星, 最晚10年
- SpaceX|马斯克:SpaceX最快5年将人类送上火星 最晚10年
- 马蜂窝|吸尘器+无人机除马蜂窝?外来马蜂在日本蔓延,日企这样改装设备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