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新酒饮大战:成本1元起 同一家酒厂代工


|疯狂的新酒饮大战:成本1元起 同一家酒厂代工
文章图片
图1/1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造酒新势力距离元气森林 , 还差10个RIO 。
文/乔雪 翟元元
来源:Tech星球(ID:tech618)
图片来源 | 视觉中国
年轻人饮品正在成为资本必争之地 。
新式茶饮“奈雪的茶”日前通过港交所聆讯 , 港股即将诞生“新茶饮第一股” 。 喜茶排队上市谋求上岸 , 中国邮政跨界售卖奶茶“邮痒的茶” , 精准踩中年轻人消费的茶饮赛道热闹又拥挤 。
奶茶已然成为现代年轻人的社交新方式 , 然而奶茶之外 , 越来越多的资本、互联网巨头、创业者试图安利年轻人 , 让低度酒成为新的社交硬通货 。
字节跳动继去年跨界打造一款白酒品牌“随我小酒” , 今年又投资了酒类产品生产商厚血酒业 。 此外Tech星球获悉 , 字节还拥有“字节堡”“灵感代码”等低度酒品牌 。
互联网新贵入局做酒的生意 , 京东数科也在今年参投了酒类电商平台搜茅网 。 资本涌入加速了酒类赛道的蓬勃发展 , 公开数据显示 , 2021年截至5月 , 酒类赛道5个月时间发生融资27起 , 总金额约为25.08亿元 。 若将时间轴拉长来看 , 2011至今10年间 , 国内酒类赛道共披露投融资超550亿元 。
单就低度酒细分领域而言 , 从2016年至今 , 至少有20多家低度酒品牌获得融资 。 MissBerry贝瑞甜心、冰青、利口白、落饮、WAT预调酒等品牌背后 , 站立着红杉、真格、经纬中国、天图投资、贝塔斯曼等明星投资机构 。
玩家们试图在暴利的白酒赛道培育一个新市场 , 让低度酒赛道成为年轻人的打卡阵地 , 进而打造出年营收在10-20亿元量级的“元气森林” 。 但目前看来 , 低度酒品牌无论在销量还是品牌知名度方面 , 都与“元气森林”相差甚远 , 甚至无数新式酒饮品牌采用同一家代工厂生产低度酒 , 很难在用户心智上诞生一款差异化爆款品牌 。
让年轻人爱上低度酒这件事 , 眼下更像是资本的一厢情愿 。
千亿市场规模 , 造酒势力争相涌入
“今年低度酒赛道比去年热 , 融资速度更快 , 投资机构活跃度更高 , 酒厂也都挺忙的” ,兰舟创始人郑博瀚如此告诉Tech星球 。
数据显示 , 2021年第一季度天猫、淘宝销售渠道上 , 2449家酒类品牌销售额增速100%及以上 , 其中低度酒品牌多达1415家 , 占比57.8% 。
区别于传统三大酒饮白酒、啤酒、葡萄酒 , 低度酒通常是指果酒、米酒、预调酒、气泡酒等众多品类的新式酒饮 。
近两年 , 低度酒逐渐成为传统酒企的第二增长曲线、互联网新贵创新试验场、饮料巨头横向扩张的新战场 。
传统白酒产销量不断下滑 , 传统酒企于是将目光瞄向度数更低的果酒系列 , 试图在白酒基本盘之外寻找新的增量市场 。
白酒头部品牌五粮液早在2014年便推出仙林青梅酒、石榴酒等果酒;泸州老窖、古井贡酒等酒企专门成立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果酒公司;白酒神话品牌茅台于去年7月推出精酿产品“悠蜜”蓝莓酒 。 今年5月中旬 , 五粮液新零售管理有限公司推出果味露酒和配制型果酒“吾调” 。
互联网新贵也对低度酒市场觊觎已久 。 字节不仅亲自下场做“随我小酒”品牌 , 还在今年3月份投资酒类产品生产商厚血酒业 。 此外 , 字节还拥有“字节堡”“灵感代码”等低度酒品牌 , 不断扩充酒产品矩阵 。
饮料巨头可口可乐也从气泡水扩充产品品类至气泡酒 。 6月1日 , 可口可乐正式进军酒饮赛道 , 在中国推出首款0脂肪低糖的含酒精饮料TopoChico硬苏打气泡酒 。
低度酒赛道已形成传统酒企、新兴创业公司、互联网巨头、饮料巨头等多方造酒势力的角斗场 。
低度酒品牌“走岂清酿”O2O负责人林贻佳告诉Tech星球 , 因为坚定看好年轻人的消费趋势改变和品类趋势改变 , 加上新兴市场尚未诞生一款真正被渠道和消费者接受的酒 , 创始人拥有国际啤酒大厂15年+的背景 , 走岂清酿顺势推出纯天然发酵低度酒 , 试图满足大多数年轻消费者对佐餐酒的需求 。
在走岂看来 , 低度酒赛道是一个有望在2027年达到2500亿元规模的市场 。
兰舟创始人郑博瀚认为 , 低度酒规模是一个可以达到同啤酒规模不相上下的新酒饮品类 。 “单从度数归类 , 啤酒也是低度酒 。 啤酒市场规模有多大 , 新式低度酒的市场就可以有多大 。 ”
千亿市场规模想象空间不断吸引着投资机构入场 。 目前 , 红杉、经纬中国、贝塔斯曼等知名机构均已出手低度酒项目 。 低度酒成为不少投资人寻找的投资标的 , 凯思达资本投资总监黄帅称 , 一次团队聚会时喝到低度酒 , 让他意识到 , 新式低度酒无论是在年轻消费群体个人接受度 , 还是未来文化立意 , 都有无限增长空间 。 于是他们从今年4月份开始关注低度酒赛道 。
“低度酒细分领域有比较大增长潜力 , 虽然可能不像瓶装水、元气森林这种能够跑太大量 。 但成长出来一个年营收10-20亿、估值几十亿的公司还是没有问题的 。 ”
不过 , 黄帅也坦承 , 2个月看下来 , 没有很满意的项目值得出手 。 黄帅认为 , 江小白旗下“梅见”最有可能跑出来 , 最接近“下一个元气森林”标准 , “天猫京东两个渠道 , 梅见销量在上亿级别” , 但江小白尚未上市 , 或许并不会独立拆分梅见 。
成本1-5元 , 大多数低度酒来自同一个酒厂?
“说实话 , 我们对这个赛道没有出手过 , 也不觉得自己看得很懂 , 总体是不太看好 。 ”
低度酒市场吸引着大量资本涌入 , 但也被不少机构拒之门外 。 英诺天使基金投资总监刘佳雯并不看好低度酒赛道 。 在她看来 , 低度酒行业入门门槛太低 , 技术上的革新空间低 , 没有技术壁垒 。 如果要拼团队营销能力 , 则需要大量烧钱 , 对于早期天使投资机构来说 , 很难 。 并且 , 她认为 , 低度甜酒 , 没有足够多的消费场景 。
“我们没有特别喜欢的项目” 。
低度酒创业门槛低 , 源于低度酒创业公司大多依赖于代工厂生产模式 。 从低度酒口味研发到产品上线 , 生产周期最短只用1天时间 。
“赋比兴”酒厂即打出“1日可成品”的口号 , 为低度酒创业客户提供品牌和口味库 , 不同层级客户可依据需求定制 , 对成品酒饮的类型、口味进行DIY搭配 。
一位低度酒代工厂老板告诉Tech星球 , 他们酒厂目前为三家低度酒创业公司生产产品 。 其中两家为已融资公司 , 一家暂未获得融资 。
一般一款低度酒的生产周期 , 从客户提出需求 , 即需要哪种产品开始 , 到研发、试酒 , 最终批量生产成品 , 全流程下来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
低度酒创业者通常只需要参与初期酒方向和口味的定型环节 , 譬如 , 客户需要首先确定生产果酒还是气泡酒 , 预调酒或是米酒 。 其次 , 是确定低度酒口感 , 梅子味或是荔枝、蜜桃 。 除了这些口味 , 客户也可以要求酒厂直接山寨市场上销量很好的低度酒口味 , 酒厂生产能力可以实现 。
研发生产环节是酒厂完成的 , 代工厂老板称 , 他们研发人员在实验室 , 一天大概可以调制出70-80版口味的酒 , 然后从中选取4-5版给到客户第一版产品 , 即“试酒”环节 。 如果客户没有异议 , 酒厂按照客户选定的版本 , 再给到客户一次“终试”环节 , 确认无误后生产 。 若不满意 , 酒厂可以继续对酒的口味调整 。 “口味调制上 , 最麻烦的一个客户曾来回反复调制了8个月 。 ”
低度酒有两种生产方式 , 一种为基酒调制型 , 一种为自然发酵酒 。 前者大多以高粱酒等白酒为基酒 , 加入果汁、糖等添加剂调出满意的口感 。 后者为鲜果直接发酵 , 中间不会有调配的动作 。 虽然后续也会加糖 , 但相对来说是自然发酵 。 两种工艺不同 , 对材料需求也不相同 。 发酵酒生产周期比较长 , 因而成本也更高 。 前者比后者成本低20%左右 。
【|疯狂的新酒饮大战:成本1元起 同一家酒厂代工】一瓶售价十几元的低度酒 , 成本在1-5元不等 。 一位低度酒创业者告诉Tech星球 , 劣质低度酒 , 成本一元就可以生产一瓶酒 , 但一般调配型低度酒成本在几块钱 , 毛利50%左右 。 “低价酒成本可参照百威、喜力这样的公司 , 百威一瓶成本在3-4块钱 , 卖给经销商7-8元 。 经销商卖给网点十几块 , 网点再自己加价卖给消费者 。 ”
低度酒生产方式直接决定了低度酒的门槛 , 因而在低度酒市场存在一个鄙视链:发酵酒鄙视调制酒 。 发酵酒站在鄙视链顶端鄙视调配酒不健康 , 调配酒则吐槽发酵酒原料受限于季节、口感等因素 , 供应不稳定 , 口感单一 , 后期无法保证持续且规模的供应 。
但如果以市场受欢迎程度为检验品牌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 , 年轻人直接用脚投票 , 口味更为多样的调制酒获胜 。 多名投资人、创业者告诉Tech星球 , 市场上调制酒更受欢迎 。
资本卡位战 , 新式酒饮的“元气森林”何在?
抢夺低度酒杯的战线已经打响 。
VC/PE中流行着一个金句:想要生存 , 需要水;想要找钱 , 加点酒精 。
如果按照日本社会观察家三浦展“第四消费”的观点 , 当下的中国消费是处于第三世代向第四过渡时期 , 有力的产品 , 优质的服务 , 现在还要加上文化的滤镜 , 低度酒恰好符合拥有更多的细分市场 , 因此 , 更招资本喜欢 。
才创立品牌3个月的泡泡米酒告诉Tech星球 , 目前已经接触了好多家资本 , 都还在谈 。
低度酒的市场上 , 品牌普遍年轻 , 但都有资本加持 。
2020年5月 , 低度酒饮品牌利口白获得真格基金数百万美元融资 , 成立不到1年的贝瑞甜心先后获得两轮融资 , 同月 , 青梅酒品牌冰青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 9月 , 估值超百亿的江小白获得C轮融资 , 推出水果味低度高粱酒“果立方” , 2021年前3个月 , 低度酒就获得了超5次近千万的融资 。
目前 , 低度酒品牌最后一轮融资轮次也集中在天使轮和A轮阶段 , 获得C轮投资的仅江小白 , 而江小白走的又不仅是低度酒路线 。
从事新消费投资的某家VC告诉Tech星球 , 资本目前也比较谨慎 , 还处在发现空白 , 占领空白的阶段 。
对比在气泡水领域杀出一条生路的元气森林来看 , 发展的路径就更快 。 2019年10月 , 元气森林获得由龙湖资本、高榕资本领投的1.5亿融资 , 2020年3月 , 元气森林完成新一轮融资 , 红杉中国和元生资本纷纷跟投;到了今年3月底 , 元气森林又融资了3-5亿 , 火速获得资本 , 大举开辟市场 , 抢占份额 , 目前估值高达60亿美元 。
而反观低度酒行业 , RIO作为中国预调鸡尾酒市场的“老玩家” , 已经战胜一众竞争对手取得当下的阶段性胜利 , 2020年 , RIO在预调酒行业的市占率为83.9% , 成为无可争议的龙头 。 而背后母公司百润股份已经成立18年 , 翻阅百润2020年的财报 , 数据显示 , 预调鸡尾酒板块在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7.12亿元 , 同比增长33.82% , 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88.86% 。
根据2020年元气森林经销商大会的数据 , 元气森林在2020年销售额约在25-30亿元 , 2021年线下渠道销售目标为75亿 , 这是才发展了5年的元气森林的状态 。
天花板不够高已经足够致命 , 而初出茅庐的低度酒还处于供应链不成熟、线下传统渠道压力的双重夹击 。
2020年 , 鸡尾酒RIO的毛利率为65.37% , 但低度酒从业者告诉Tech星球 , 新兴品牌还远远还达不到 , 控制在20-30%已经是非常可观的水平 , 目前对工厂和渠道的议价权都较低 。
酒业最重要的还是品质和工艺门槛 , 需要相关的酿酒技艺储备和酒体储备 , 优质产品供应链则会成为护城河 , “梅见”相关负责人告诉Tech星球 , 梅见品牌虽然是在2019年推出 , 但至少四、五年前就开始筹备 , 尤其是上游供应链的酒厂和高粱农场、青梅种植基地 , 而酒厂江记酒庄总投资早已超过20亿元 。
虽然是低度酒 , 但酒业的核心逻辑不会变 , 要靠品质和口味去赢得的消费者 。 目前 , 低度酒靠的是大举营销占领消费者的心智 , 你家一个ins风 , 我家一个国风、二次元 , 产品同质化加上场景局限性 , 让低度酒年营收破亿都是难题 。 这场较量 , 关键是要有资本进驻 , 没有资本加持 , 很难行得通 。
新酒饮时代 , “元气森林”们还在路上 , 排位赛远未到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