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钦点的“小米技术大神”离职了 在造车请战书纷飞的那天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雷刚
来源:智能车参考(AI4Auto)
一边热情似火 , 另一边心灰意冷 。
这就是小米正在遭遇的技术人才市场两极待遇 。
端午假期都不休息的小米HR , 马不停蹄推进造车大业 , 全球遍寻外部技术大牛 。
与之对比 , 内部的流失更加令人遗憾 。
文章图片
图1/8
甚至要不是因为对大数据和分布式系统人才的加急招聘 , 业界都没发现——
小米该领域的顶尖人才\Apache HBase项目主席\小米开源委员会主席张铎 , 已经悄然离职 。
文章图片
图2/8
雷军都称赞的“小米大神”
张铎 , 江湖人称铎神 。
本硕毕业于清华计算机系 , 毕业后先后在网易有道和豌豆荚任职 。
其后加盟小米参与创业 , 成为小米存储、大数据和云方面的公认技术领军人物 。
铎神也是奠定小米在开源领域和Apache HBase江湖地位的核心人物之一 。
早在2015年 , 铎神就成为了Apache HBase项目的Committer , 2016年成为Apache HBase项目在大陆的第一位PMC成员 , 2019年7月成为 Apache HBase项目的主席 。 2018 年 , 在Apache软件基金会全球近7000名Committer中 , 贡献数量排名第三 。
文章图片
图3/8
△右为铎神
当时小米在大数据和开源领域 , 由崔宝秋博士牵头 , 铎神为旗手 , 创造了HBase项目的中国大陆Committer“半数出小米”的佳话 。
HBase , Apache软件基金会旗下的顶级项目之一 。
参照Google BigTable实现的开源非关系型数据库 , 为用户提供分布式、可扩展的大数据存储服务 。
是全球最大且最具影响力的开源数据库之一 。
而Committer , 中文直译“提交者\贡献者” , 分量极重 , 类似于各大学会里的Fellow 。
在Apache结构中 , 每个项目有个PMC(委员会) , 下含若干Committer 。
Committer除了可以直接提交代码 , 还拥有对任何Patch的一票否决权力 。
一般而言 , Committer不仅需要贡献的代码质量 , 还需要年限 , 快则2年长则3年 , 才有可能晋升Committer 。
而Committer之难 , 也显出小米在该领域之强 。
文章图片
图4/8
铎神最早在豌豆荚当选了Committer , 其后大神带小神的方式 , 在小米带出了HBase Committer梯队 。
【|雷军钦点的“小米技术大神”离职了 在造车请战书纷飞的那天】大陆有10人Committer时 , 5人出自小米 , 4人来自阿里——注意这时候小米还是创业公司 。
当大陆Committer人数达到17人时 , 小米占9席 。
铎神在其中还不断刷新纪录:他是中国大陆第一位HBase的PMC成员 , 第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Apache HBase 项目主席 。
在2018年的Apache软件基金会全球近7000名Committer中 , 铎神贡献数量排名第三 。 2020年成为Apache软件基金会成员 。
文章图片
图5/8
连程序员出身的雷军都忍不住感叹:
这是小米的大神 。
通常来讲 , 小米的产品力印象远高于技术力 。 但一直以来 , 在开源社区和大数据、分布式系统等领域 , 业内有口皆碑 。
文章图片
图6/8
张铎还在2020年荣获了中国开源杰出人物 , 被作为小米技术立业的代表性人物和事件 。
所以当小米造车后 , 急招数据平台方向的人才时 , 铎神第一时间被想起 。
谁知铎神已经悄然离职 。
为什么离职小米?
在离职后不久 , 铎神以复盘的形式分享了原因 。
核心原因归结起来甚至让不少人唏嘘:组织日益庞大的公司 , 已然让这位技术大神无离职之外的路可走 。
一方面 , 如杰克马所言 , 核心人才离职要么是直接上级的关系问题 , 要么就是薪资待遇没到位 。
另一方面 , 已经上市长成巨头的小米 , 组织架构相关的配套没跟上 , 对于这种一直做技术没有进入管理序列的大神 , 有影响力却没有相对应的管理话语权 , 最终想尝试“云业务”拆分和独立发展失败后 , 选择了离职 。
总而言之 , 铎神的离职是个体事件 , 但背后也暴露着小米在技术人才发展方面的组织困境 。
文章图片
图7/8
而铎神之外 , 小米还有其他离职工程师会谈到股价问题 。
最初小米创业 , 吸引了大批名校名企的优质年轻工程师 。
这些工程师不光被雷布斯正臂高呼的梦想和使命吸引 , 也因为未来IPO上市后盆满钵满的聚变期权价值 。
很长一段时间 , 哪怕当时距离上市还遥远 , 千亿美元市值就已经是招聘中常有的许诺和期待 。
正是这种朴素的驱动力 , 让不少年轻工程师对一周六天的工作毫无怨言 。
然而小米上市 , 市值和股价的表现 , 没有达到曾经的许诺和期待 。
涨幅和趋势也始终差强人意 , 创业工程师们心有怨怼 , 再正常不过 。
更何况小米施行了更严格的人走期兑机制 , 离职必须兑现期权股票 , 不能人走了还继续享受公司(可能的)上涨 。
这种机制和要求其实无可厚非 , 但对于一路筚路蓝缕的小米创始员工们而言 , 过于心寒 。
特别还是董事长能在不知情下获得董事会99亿奖励的背景下……不患寡而患不均 。
文章图片
图8/8
在小米离职工程师那里 , 听到最多的就是赶紧去其他地方赚回逝去的时间 。
他们转投美团、快手、字节跳动 , 拼多多等等 , 短期结果确实更好 , 这进一步加剧了对小米的粉转路、路转黑 。
也有些对梦想远大的大公司不再感冒 , 选择了更小更朝阳的垂直赛道 。
比如铎神 , 他去了一家叫神策数据的创业公司 。
又比如铎神旗下的另一个年轻有为的HBase Committer“肉神”杨哲 , 更早跳槽去了小马智行 , 一路见证PonyAI的估值从1亿美元翻至53亿美元 。
但这些技术大神的流失 , 在小米悄无声息 。
这一定程度上是一种保护 , 保护了小米陷入不必要的人才热议里 。
但这又一定程度上令人伤感 , 因为希望强化技术标签的小米 , 鲜于出现在技术人才转会传闻中 。
以致在小米官宣造车后 , 得到的评价是——完全“无人”驾驶 。
而这种技术人才的困境 , 又在招聘公开后 , 在内冷外热的背景里被进一步凸显 。
在雷总超燃的造车演讲之后 , 曾透露内部的转岗请战术纷至沓来 。
但另一边 , 一个叫张铎的技术大神 , 排在离职交接的长队中 。
他说以后只能以米粉的身份继续支持小米 。
那天在雷军钦点夸赞张铎是“小米大神”的微博下 , 很多人翻到故纸堆艾特、评论小米掌舵者:
你可知大神就这样走了?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
- 星链|石豪:在太空,马斯克和美国当局是如何作恶的
- 快报|“他,是能成就导师的学生”
- 区块|面向2030:影响数据存储产业的十大应用(下):新兴应用
- 年轻人|人生缺少的不是运气,而是少了这些高质量订阅号
- 生活|气笑了,这APP的年度报告是在嘲讽我吧
- bug|这款小工具让你的Win10用上“Win11亚克力半透明菜单”
- 苏宁|小门店里的暖心事,三位创业者的雪域坚守
- 历史|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生活|数字文旅的精彩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