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新基民大量涌入市场,中小基金们开始抢滩互联网


|年轻新基民大量涌入市场,中小基金们开始抢滩互联网
文章图片
图1/4

中小基金抢滩互联网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冯晓亭编辑 | 饶霞飞
来源:燃次元
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这届年轻人 , 与谈钱色变的父辈们观念不一样 , 他们“赚钱”的路子宽了许多 。
“上大学以来 , 每个月生活费我会留一小部分 , 然后假期做兼职赚点小钱 。 每个月用这两部分钱在网上做基金定投 , 不知不觉就攒了一台MacBook Pro的钱 。 ”在广东读大三的林沐桐告诉燃财经 , 这是她在入学前向同辈哥哥学到的 。
像林沐桐这样的年轻人并非少数 。 上海高金金融研究院发布的《2020国人理财趋势报告》显示 , 理财人群呈年轻化趋势 , 90后成主力军 。
在这些年轻的基民背后 , 是一个巨大的基金市场 。 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 , 2020年各类新发行的公募基金合计1441只 , 募集规模高达31589.07亿元 , 是2019年募资规模的两倍多 。
但爆款新基金仍是头部基金公司的天下 。 据Wind数据统计 , 2020年首募规模达百亿元的新基金多达40只 , 合计募资规模超6100亿元 , 占新基金发行总规模的两成 。 而这些“巨无霸”基金基本聚集在易方达基金、汇添富基金、华夏基金等头部基金公司 。
基金出圈 , 但基金市场冷热两端 。 一些小型基金公司至今难以迈过10亿管理规模关口 , 尚有30余家基金公司管理规模低于50亿元 , 行业马太效应显现 。
值得注意的是 , 随着大众理财意识觉醒 , 特别是年轻新基民大量涌入市场 , 在传统销售渠道中相对处于弱势的中小基金公司 , 纷纷招兵买马建团队开拓自己的电商部门 , 将产品和服务搬上支付宝等互联网平台 ,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 而对一些中小基金公司而言 , 拥抱互联网平台被视作由小到大的机会 , 重要性堪比“二次创业” 。
正如一位中小基金公司负责人所说 , “各凭本事去拓业务 。 ”
困境:
马太效应之下 , 中小基金公司发展遇挫
初入职场的95后女孩阿馨 , 希望手里的六万元积蓄能保值增值 。 在金融机构工作的她 , 接触的理财产品并不少 。 “年化利率不到4%的银行定期存款产品 , 以及高风险高收益并存的股票投资 , 都被我第一时间排除掉 , 我觉得基金定投才是最适合我的理财方式 。 ”
不过 , 一开始没有找到合适的渠道 , 也不知道怎么挑选基金 , 阿馨的理财规划一度搁置 。 直到今年初 , 阿馨通过微博接触到一些“网红基金”时 , 规划再次被提上日程 , “那段时间身边的人都在讨论基金 , 突然感觉到基金普及率大大提高 。 ”
保守起见 , 阿馨在选择基金产品的时候 , 会更关注这些头部基金公司的网红基金 , ”头部基金公司的产品 , 感觉可靠性会更高一些 。 “
这并非阿馨一个人的想法 , 在基金出圈的背后 , 是愈演愈烈的马太效应:头部基金公司的基金热度和规模越来越高 , 缺乏曝光的中小基金公司往往容易被市场忽视 , 弱者式微、强者更强的现象愈发凸显 。
“爆款基金聚集头部公司这种情况早就成为业内常态了 , 不可否认 , 头部公司在品牌优势、渠道优势、产品研发能力等方面都占据了高地 , 拥有着不言而喻的话语权 。 ”从事基金销售工作的张京告诉燃财经 , 与频出爆款基金的头部基金公司相比 , 品牌和资本实力都一般的中小基金公司 , 甚至迈不过线下代售渠道的高门槛 。

|年轻新基民大量涌入市场,中小基金们开始抢滩互联网
文章图片
图2/4

“基金发售目前还是以银行、券商为代表的传统渠道为主 , 渠道资源拥挤的情况下 , 中小基金公司自然不具备优势 。 据我所知 , 业内一些尾部基金公司在去年甚至近几年 , 没有成立过一只新基金 。 ”
部分中小基金公司“掉队” , 和头部基金公司的规模差距逐渐拉大 。 天相投顾今年4月份的数据显示 , 剔除货币基金和短期理财债券基金之后 , 排名前30的基金管理人合计管理规模超9万亿元 , 占全市场管理规模的73.61% , 该比例较去年底有所提升 。 然而也有管理规模低于50亿元的小型基金公司 , 不及头部基金公司的零头 。
与此同时 , 无论是从爆款基金产品还是明星基金经理维度来评估 , 公募基金的头部化趋势都在进一步增强 。 除了排名前10%的基金产品占据约3/4的规模外 , 在目前全市场1000多位主动偏股型基金经理中 , 管理规模前50名的基金经理操持着近一半的市场规模 。
不过 , 虽然中小基金公司与头部基金公司在管理规模、单只基金规模 , 乃至明星基金经理数量对比中都相差悬殊 , 但也不乏收益表现突出的基金产品 。 从行业数据来看 , 2020年以及2021年近六个月以来 , 收益靠前的混合、股票型基金 , 并非出自张坤、葛兰、刘彦春等明星基金经理 , 反而来自前海开元基金、创金合信基金等中小基金公司 。
“不可否认 , 中小基金公司也有收益不错的基金产品 , 但总的来说 , 这些基金的规模都不算大 。 ”张京认为 , 这种现象恰是基金头部效应的最直观体现 。
“在传统发售渠道 , 规模小意味着议价能力差 , 但议价能力差又会影响到规模大小 。 ”让李之江有些困扰的是 , 即使一些基金产品收益表现很好 , 规模起不来 , 也会制约基金经理的成长 。
“投资研究方面 , 我自认为中小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也是有能力做好的 , 但可惜 , 在明星基金经理和头部基金公司不断吞食市场份额的背景下 , 中小基金公司本就很难出现明星基金经理 。 ”李之江坦言 , 即便中小基金公司能够出现一位明星基金经理 , 但用不了多久人家就会跳槽或者被挖走 , “更多时候我们是苦于招不到人 。 ”
规模小→渠道议价能力差→用户难以增长→基金经理成长空间有限→人才流失……一些中小基金公司生存状况堪忧 , 甚至陷入了恶性循环 。
求变:
同一起跑线上的竞技
要想让行业不沦为属于头部基金公司的游戏 , 中小基金公司只得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 寻求线下销售渠道以外的新路径 。 随着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量年轻基民涌入市场 , 这些中小基金公司看到新的机遇 , “电商化”成了越来越多中小基金公司主动迎合年轻基民的趋势 。
李之江很看好互联网销售渠道 。 “这块是个待开采的大宝库 , 如若还是一味比拼渠道优势、产品规模优势、基金经理优势 , 我觉得公司会受到局限 。 但来到线上后 , 发现互联网渠道大有可为 。 ”
一些积极开展电商业务、拥抱大众互联网平台的中小基金公司 , 开始出现肉眼可见的变化 。
作为一家中型基金公司 , 永赢基金虽然电商业务起步较晚 , 但电商业务的拓展被看作公司的顶层战略之一 。 永赢基金告诉燃财经 , 自2019年开始推动线上业务发展 , 永赢基金的电商业务实现了较大突破 。 “虽然公司只有超20%的零售规模来自线上 , 但线上零售用户数量十分庞大 , 占到所有零售用户数的80%左右 。 支付宝、天天基金等互联网平台都是永赢基金的重要合作伙伴 , 针对这些互联网平台的用户画像 , 我们会制定不同的互联网运营策略 , 达成了意料之外的效果 。 ”
在永赢基金看来 , 这两年整个电商部门都在摸着石头过河 。 “2020年5月 , 我们首次在支付宝平台上开展理财直播 , 一年的时间内 , 我们一共直播超过250场 , 尝试了答题、早评、辩论等接地气的直播活动 , 邀请过基金经理、研究员、行业大咖等专业人士到永赢基金直播间 , 分享专业知识和进行投资者教育 。 ”

|年轻新基民大量涌入市场,中小基金们开始抢滩互联网
文章图片
【|年轻新基民大量涌入市场,中小基金们开始抢滩互联网】图3/4

这些积极尝试的效果 , 在数据上有直观的显现 。 据介绍 , 永赢基金在支付宝财富号和理财直播间的订阅用户数突破了160万人 , 每场直播都有10万以上的观看量 。 在充分了解后 , 当中不少人买了永赢基金的产品 , 成为其线上零售用户的一员 。
阿馨正是在2021年年初接触到支付宝财富号的 。 在这里 , 基金公司一边把基金搬上来交易 , 一边上线直播、科普视频等内容 , 接触投资者 。 观察了一周 , 阿馨觉得各家基金公司的财富号就像淘宝店 , 基金产品相当于店铺商品 。 “也有不同点 , 虽然都有直播 , 但淘宝直播间主要是‘带货’ , 而理财直播间更多是分享一些市场观点和投资知识 。 ”
对所物色的几只基金产品过往业绩、基金经理风格整体判断后 , 阿馨申购了一家中小基金公司的主动权益类基金 。
在一位基金从业人士看来 , 和电商卖货不一样的是 , 基金交易并非一锤子买卖 , 投资者购买基金 , 只是基金公司服务的开始 。 基于线上的互联网平台 , 基金公司可以在投资者卖出基金前 , 进行更丰富、直接的线上沟通和陪伴 , 加深了解与信任 , 从新用户中慢慢积累老用户 。
4月底 , 永赢基金投资消费领域的基金经理常远 , 到支付宝基金讨论区开了基金经理专栏 。 在讨论区 , 常远有时会和投资者交流消费领域长期的发展空间 , 希望不过分受短期波动影响 , 有投资者互动时留言 , “买常远 , 就是买长远” 。
除了基金讨论区、理财直播等形式 , 也有基金公司在支付宝建起了基金持有者沟通群 , 有专人去维护 。 在购买前述基金产品后 , 阿馨就加入了类似的沟通群 , 能看到基金知识、产品动态播报 , “虽然是第一次在互联网平台进行理财交易 , 但体验很不错 。 ”
有了这些互联网平台的线上运营方式 , 一些中小基金公司收获不少老用户 , 带动基金规模增长 。
汇安基金电子商务部负责人尤聪透露 , “在入驻支付宝财富号前期 , 汇安基金在支付宝平台的保有规模仅有几百万元 , 如今单日的申购量都已经超过这个数字 , 增速很明显 。 从交易数据来看 , 老客户复购对规模的贡献远远超过新用户首购 。 ” 。
据了解 , 除了偏渠道、品牌营销的尝试外 , 也有中小基金公司基于互联网运营 , 更准确地分析客群需求、特点 , 做有针对性的资产配置分析、新基金发售等 。
在投入了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后 , 浙商基金在互联网平台上找到一些突破口 。 “今年年初 , 我们在支付宝平台上发售了一只爆款新基金 , 有三十多万的认购户数 , 其中八成以上持有人是通过支付宝认购的 。 对于非头部基金公司来说 , 能在头部基金公司产品频频告捷的销售战场上脱颖而出 , 实属难得 。 ”浙商基金互联网金融部副总经理李青说 。
“我们团队为此做了不少功课 , 通过不同平台的客户画像 , 找到适合平台的产品 , 并根据平台的属性 , 充分挖掘公域和私域流量 。 ”李青告诉燃财经 , 由于支付宝流量池的开放 , 无论是在直播、还是新发基金专区上 , 每家基金公司可以统一拉到同一起跑线上 , 各凭本事去开拓业务 , 所以在线上平台还存在着巨大发展空间 。
危与机:
创新和持久力的比拼
不止支付宝代表的互联网平台 , 如猫头鹰基金研究院创始合伙人矫健所言 , “在当下 , 传统渠道的银行其实也在积极发展线上化业务 。 在招商银行APP上 , 就有独立的基金板块“ 。
年轻新基民规模持续扩大 , 让中小基金公司有机会脱离线下的存量用户竞争 , 将线上渠道视作“二次创业“的机会 。 互联网数据挖掘平台MobTech数据显示 , 2020年上半年 , 新增基民突破2000万 , 移动互联网基民数量正稳步上升 。 新增基民年轻化趋势明显 , 25-34岁群体占比达43.9% , “90后”成为这批基民的主要群体 。
但是 , 互联网年轻基民规模稳步上涨的同时 , 也给在互联网平台做基金销售的基金公司带来新难题 。 大部分还处于“理财小白”阶段的年轻基民 , 所储备的专业理财知识略显薄弱 , 会过度关注短期基金收益波动 , 也容易陷入频繁申购赎回、追涨杀跌等投资误区 。
“今年一二季度 , 市场出现了较剧烈的震荡 , 不少投资者陷入焦虑情绪中 , 投资热情下降 。 ”在市场震荡的情况下 , 永赢基金在支付宝等平台上加大了对用户的投资者教育 , “尤其是对于去年底、今年初入场的新用户 , 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市场变化以及所持有的基金 , 输出长期投资、资产配置等投资理念 , 做好用户的情绪疏导 , 培养用户良好的投资习惯 。 ”
不过 , 相比新基民短期大量的沟通压力 , 中小基金公司在线上面临的长期挑战 , 依然是头部基金公司的竞争 。 无论是打造明星基金经理IP , 还是搞直播做分享 , 头部基金公司同样动作频频 。

|年轻新基民大量涌入市场,中小基金们开始抢滩互联网
文章图片
图4/4

“我觉得头部效应在互联网渠道也不可避免成为长期趋势 。 “张京表示 , 现在不少中小基金公司在天天基金和支付宝平台上的销量也都不错 。 但是两个平台的流量扶持规则又有不同 , 在规则利用上 , 头部或多或少占据的优势要多些 。
“在天天基金平台上 , 为了促进销量 , 基金公司需要在渠道进行广告投放 , 这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作为基础 , 头部优势自然比中小公司要大得多;虽然支付宝的投放规则要公平些 , 还会考虑多重因素 , 但是不同因素综合考核下 , 头部也比中小公司要占优势 。 ”张京告诉燃财经 , 业内的头部效应不可避免会蔓延各处 , 但电商业务对于中小基金公司来说 , 仍是个有发展前景的方向 , “酒香不怕巷子深 , 关键还得靠实力说话 。 ”
在张京看来 , 无论是头部基金公司要求保持地位 , 还是中小基金公司要挤进头部或是专注成为“小而美”的精品 , 都需要继续比拼创新力和持久力 。
*题图来源于视觉中国 。 文中林沐桐、李之江、阿馨、张京为化名 。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 , 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 , 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