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中国AI芯片提前进入肉搏期( 三 )


这种情况下 , 高端AI芯片 , 一般会被纳入到大公司下面去做 。
反观中国 , AI芯片概念在开始中国火起来的时间点恰好是AI算法公司进入残酷淘汰期 , 由于专业的半导体产业投资人看到这个趋势更早 , 2017年 , 他们已经在开始看和投一些AI芯片公司了 。 2018年 , 一些非半导体专业投资基金开始进入AI芯片领域 。
也正是在这第一年 , 赵立东辞去紫光集团副总裁的职位 , 和AMD的老同事共同创立燧原科技 , 瞄准人工智能高端训练芯片领域 。
训练芯片和推理芯片不同 , 面向消费级和面向超算中心的云端AI芯片也不同 。
举个例子 , 云端训练芯片的逻辑是 , 一遍一遍教一个完全不懂水果的小孩从零开始认识水果 , 一遍不会就再教一遍 。 这就是云端训练芯片 。
推理芯片的逻辑则是 , 小孩的脑中已经建立对各类水果的印象 , 不是零基础学习水果 , 这时候 , 只需要拿出一个苹果 , 他们能指出这是苹果 , 这就达到目的了 。
简言之 , 训练是从现有的数据中学习新的能力了 , 而推理则是将已经训练好的能力运用到实际场景中 。
这也造成了不同的投资门槛 , 专注于科技产业的精品投行及投资机构 , 云岫资本董事总经理符志龙发现 , 从投资角度 , 训练芯片的研发难度和商业化落地更难 , 而推理则更易 , 增速更快 , 故而训练芯片对于投资人的专业度考验更高 。
因此 , 很多AI芯片公司都是先选择从较为简单的云端推理芯片入手 。 例如英特尔此前收购的以色列人工智能处理器企业Habana Labs , 走的就是从推理再到训练的路径 。
不管如何 , 不论是AI推理芯片公司 , 还是AI训练芯片 , 都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上的香饽饽 。 只是 , 在赢家通吃的芯片行业 , 一场竞争激烈的淘汰赛必将发生 , 谁能生存到最后?
在半导体的投资领域多年 , 杨磊总结了一家能够持续生存的AI芯片公司的特点:一是时间 , 三年以上成立时间;二是团队 , 正如赵立东所说 , 芯片之所以难 , 就在于环节太多 , 链条式地一环扣一环 。 此时 , 一个合作多年、配合默契、在芯片各环节都有成熟经验且完整建制的团队极为重要;三是创新研发能力 , 花两年以上打造的核心IP 。 杨磊总结的这几点 , 在一笔又一笔的投资中得以验证 。
杨磊所说的成建制的、有成熟经验的团队 , 在半导体领域究竟有多难?从产品定义、芯片设计、推向市场 , 每个环节需要几十名工程师 , 而一名成熟经验的工程师培养起来起码要有5年的一线工作经验 。
目前 , 国内的AI芯片公司 , 例如登临科技、燧原科技、黑芝麻智能 , 都是从AMD、英伟达等大厂出来的 , 成建制的团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