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有台风 , 但我们精确把握了台风的动向 , 而不是盲目冒险 。 在当时的海况条件下 , 可以进行科考作业 , 但这需要准确的预判 。 ”杜岩说 。
【台风|在“实验6”科考船上,他们跑赢了台风】对此 , 李明深有体会:“朝着台风挺进 , 必须有强有力的实时监测和预报数据支撑 , 否则就不能这样做 。 就像遇到重疾时 , 老中医把脉很准 , 就敢用猛剂;经验不足的中医把脉不准 , 就开稳妥一点的药 。 毕竟 , 安全第一 。 ”
杜岩以前在海上科考作业时也遇到过台风 。 “但以前的话 , 遇到台风早早就避风去了 , 没法做到精确调整 。 ”
而这一次 , 之所以能在台风紧逼之下完成科考作业 , 得益于“实验6”的先进设施 。 杜岩说:“除了抗风能力较强 , ‘实验6’船上有完备的测波雷达、声学海流计、综合气象仪以及良好的卫星通讯系统 , 能及时获得中国气象局的台风预报、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的实时遥感观测数据 , 以及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预报团队的实时预报支撑 。 正因为如此 , 可供判断的综合信息多了很多 。 ”
“如果说以前是单一渠道获取信息 , 现在则是多元、多渠道 。 以前只能依赖岸基工作站做综合判断 , 现在我们在海上就有4—5套实时数据可供同时研判 。 有了科学数据的加持 , 才有了与台风赛跑的条件和信心 。 ”杜岩说 。
相比之下 , 一些同时期在南海进行科考作业的船只 , 由于比较老旧 , 没有完备的系统支撑 , 且船只抗风能力较差 , 已提前一天回到珠江口锚地避风待命 。
杜岩还表示 , 像这种紧急情况 , 对船舶的驾驶技术要求很高 。 在李明看来 , 在海上进行科考作业 , 懂得海洋和气象知识很重要 。 遇到紧急情况时 , 及时会商、团队有效协作也必不可少 。
推荐阅读
- 星链|石豪:在太空,马斯克和美国当局是如何作恶的
- 快报|“他,是能成就导师的学生”
- 建设|这一次,我们用SASE为教育信息化建设保驾护航
- 技术|“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生活|气笑了,这APP的年度报告是在嘲讽我吧
- bug|这款小工具让你的Win10用上“Win11亚克力半透明菜单”
- 重大进展|“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历史|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精度|将建模速率提升10倍,消费级3D扫描仪Magic Swift在2021高交会大显“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