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适应劳动技能迭代需要发展职业本科( 二 )


挑战: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匮乏制约产业发展
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明确发出了一种信号 , 即产业对掌握复杂技术知识的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 但现实是 , 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严重匮乏已成为新常态下制约我国国力提升和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 。
【教育|适应劳动技能迭代需要发展职业本科】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2020年第二季度的统计数据分析显示 , 我国劳动力市场中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级技能人员用人需求缺口较大 , 各技术等级或者专业技术职称的求人倍率均大于1 。 现存劳动力的技能水平无法完全胜任现代化岗位的需要 , 高技能劳动者在数量总体不足的同时还存在劳动力技能的层次错配、类型错配等一系列问题 。
从源头探究我国劳动力技能供需错配的原因 , 在于教育链与产业链衔接不畅 , 现有教育供给难以培养经济转型升级所需的高技能创新型人才 。 就高职高专教育而言 , 虽然重视对人才高水平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 但缺乏对其高阶能力和创新素养的培育 。 办学层次的局限使其难以承担起培养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重任 。 一些企业为了填补人才空缺 , 通常只能提拔高职高专毕业生中工作了五六年的优秀人才 , 人才供给的效率和速度显然难以满足智能化席卷而来的潮流 。
就应用型本科教育而言 , 其来源主要分为两类 , 一类从普通本科院校转型而来 。 此类应用型本科教育带有许多普本的基因和惯性 , 仍然遵循学科发展体系 , 沿袭传统精英主义的人才培养模式 ,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重理论推演应用而轻实习实训 。 这实际上脱离了技能人才的培养规律 , 因此 , 此类应用型本科存在“转基因排异”的困境 , 培养出来的人才很难达到高层次的技能水平 , 有创新思维但不聚焦技术创新 。 另一类应用型本科是由专科层次的地方高校在21世纪初升格而来 。 此类新建本科院校从始至终根植于职业教育的土壤 , 传承着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因 , 因此能很好地适应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 , 育人成效显著 。 但因其占比量很小、专业覆盖面有限 , 也无法弥合技能人才的供需矛盾 。
现有教育供给严重不足 , 造成劳动力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 。 因此 , 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矛盾 , 就要从人才培养的源头出发 , 发展与普通本科同层不同类的教育 , 保证所培养的人才兼具“职业属性”(内隐为技能水平、职业能力等)和“高等属性”(内隐为高阶能力、创新素养等) , 在满足产业需求的同时实现职业教育体系化发展 。
思路: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要赓续职教基因
开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智能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匹配的必然选择 。 要推进职业本科从试点落地到稳步发展 , “如何发展”成为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

推荐阅读